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铺片技术在氪激光诱发挪威棕色(BN)大鼠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挪威棕色大鼠20只,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于氪激光光凝后第7、14、21和28天用高分子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对脉络膜血管进行灌注。灌注固定后,祛除眼前节,小心揭除神经视网膜层,获得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巩膜复合体标本。荧光显微镜观察CNV形态并照相。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CNV区域面积。结果视乳头周围的CNV与周围的脉络膜比较呈网状高荧光斑。从第7天至28天新生血管的面积逐渐增加(P<0.01)。第7、14、21和28天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12408±2988)μm2、(28543±4422)μm2、(32823±4028)μm2和(34003±5126)μm2。第14天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近似7d的2倍(P<0.01),第14、21和28天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脉络膜血管平铺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定性定量分析的可靠方法,可用于CNV病因学、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直视引导下,提高氪激光诱导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成功率的可行性。方法青紫蓝兔20只随机分2组,选取右眼进行激光诱导CNV:A组为非3D-OCT引导组,B组为3D-OCT引导组。A组在每只兔视乳头下方2PD处氪激光光凝10点,出现气泡或少量出血即停止光凝。B组在眼底激光光凝的同时,3D-OCT同步扫描显示光凝点击穿Bruch膜为止。光凝21 d后行眼底照相、3D-OCT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随后处死动物,摘取眼球,观察光凝处视网膜组织学病理改变。结果光凝后21 d,A、B两组兔视网膜水肿基本消退、灰白色斑、出血斑周围见黄白色渗出物,均可见荧光素渗漏。A组64点出现Bruch膜破裂、45点出现CNV;B组100点Bruch膜破裂、86点出现CNV。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Bruch膜破裂与CNV出现率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Bruch膜的破坏是诱导CNV模型的关键,3D-OCT直视引导法可提高诱导兔CNV模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氪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评估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脉络膜血管铺片和PECAM-1免疫组化标记血管内皮细胞3种方法对于评价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优缺点.方法氪激光光凝BN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建立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后2周,分别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脉络膜血管铺片检测和PECAM-1免疫组化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光凝后2周,FFA显示光凝区出现大片圆盘状荧光素渗漏;脉络膜血管铺片在低倍镜下可见分布在视神经周围的激光斑处弥漫的高荧光,高倍镜下表现为圆形网状结构;PECAM-1免疫组化标记的内皮细胞分布在瘢痕的中心和周围.环状的内皮细胞增生活跃形成了管腔,光斑内PECAM-1强阳性表达.结论3种方法结合可以细致描述激光光凝后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更为准确地定性定量评价脉络膜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16只BN大鼠随机分成2组进行单眼氪激光视网膜光凝。光凝后第1周,一组玻璃体内注射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rhPEDF);另一组玻璃体内注射平衡盐溶液(BSS)作为对照组。光凝后第2周和第4周,分别对两组动物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FFA)及光凝区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比较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密度。结果光凝后第2周和第4周,FFA检查同一时间点rhPEDF组荧光素渗漏平均密度低于对照组。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经半定量分析,对照组由第2周至第4周可见光凝区内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增加,而rhPEDF组光凝区内的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无增加;视网膜光凝后第2周和第4周,rhPEDF组光凝区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分别低于对照组。结论玻璃体内注射PEDF对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具有抑制作用,PEDF有可能成为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CNV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波长激光的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治疗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 choroidal vasculopathy, PCV)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53例PCV患者(53只眼)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给予相关影响学检查,对比影像学表现。结果 观察组在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SFCT)、脉络膜血管分布指数(choroidal vascular distribution index, CVI)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密度(choroidal capillary layer density, CCVD)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对象眼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涡静脉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低于对照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对象睫状后短动脉的PSV及涡静脉血流速度与SFCT、CVI呈负相关,与CCVD呈正相关,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对高度近视性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使用IRIS810nm半导体激光对26例28眼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为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了激光经瞳孔温热治疗。男10例11眼,女16例17眼,平均年龄40.2岁。屈光度-6.00~-12.00,均伴有不同程度矫正视力下降、注视性暗影、视物变形等临床症状。采用光斑直径为1.2、2.0及3.0mm光斑,功率为100~300mW的激光照射60s。6眼进行了2次治疗。随访4~40周,通过视力、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10眼(36%),无变化者16眼(57%),视力下降者2眼(7%)。12眼注视性暗影及视物变形等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眼底检查出血渗出完全消退或减轻者共6眼。复查眼底造影者中7眼脉络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出血减轻。结论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出血有一定的效果,该法较安全、经济。但其治疗参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仍需更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炎症、高度近视等多种眼科疾病,常见于黄斑部,可引起眼底出血、渗出,导致严重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相似文献   

9.
<正>为探讨脑血流速度(VM)和脑血管搏动指数(PI)与年龄的关系,作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检测技术,对年龄21~70岁的2 228名健康查体者进行了TCD超声检测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70例(88只眼)CNV患者行PDT治疗.以治疗前、后第1周,1、3、6和12个月的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的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评价PDT治疗CNV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1个月复诊,78只眼视力提高,占88.6%;8只眼视力稳定,占9.1%;2只眼视力下降,占2.3%.治疗后第3个月,73只眼视力提高,占83.0%;12只眼视力稳定,占13.6%;3只眼视力下降,占3.4%.治疗后第6个月,73只眼视力提高,占83.0%;10只眼视力稳定,占11.4%;5只眼视力下降,占5.7%.治疗后第12个月,72只眼视力提高,占81.8%;10只眼视力稳定,占11.4%;6只眼视力下降,占6.8%.结论 PDT可单次或重复治疗黄斑部CNV,封闭新生血管后可使渗漏消退或减轻,是改善或稳定患者视功能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氪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BN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单眼视网膜氪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分别在光凝后3 d,1、2、3和4周摘除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凝区进行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检测以观测CNV形成,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VEGF、PED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1周开始形成CNV,3~4周达到高峰.正常BN大鼠视网膜中,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EDF在神经节细胞、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表达.视网膜光凝后,除上述部位外,VEGF和PEDF均在外核层和脉络膜的光凝损伤区阳性表达.光凝后3 d至4周,光斑区内FⅧR:Ag、VEG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PED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下降(P<0.05);FⅧR:Ag与VEGF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89,P<0.05),与PEDF阳性染色密度负相关(r=-0.84,P<0.05).结论 CNV形成与VEGF表达正相关,与PEDF表达负相关,VEGF和PEDF表达失衡可能是CNV形成和增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实验性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组织学改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对5只有色家兔(10只眼)进行眼底光凝,诱导出CNV,每周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3周后采用波长810nm半导体激光进行TTT治疗,术后随访2~11周,不同时间点处死家兔,行光镜检查。结果光凝后第3周部分光凝斑出现荧光素渗漏。TTT治疗后1~8周光镜观察,可见病灶局限,视网膜与脉络膜粘连,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论TTT治疗后,加速了CNV损伤的瘢痕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氪激光诱导 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因子Ⅷ相关抗原( FⅧ R∶Ag)的表达,探讨 CNV形成的过程及特征. 方法对 7组 42只 BN大鼠单眼行氪激光光凝,分别在光凝后第 3天及 1、2、3、4、8和 12周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 FFA)、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PCNA和 FⅧ R∶Ag蛋白表达. 结果激光光凝后第 1~ 12周的 FFA检查见光斑处圆盘样荧光渗漏.病理学检查光凝后第 1周可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光凝后第 3天光凝区 PCNA表达最强, 3 d~ 4周逐渐减弱,损伤区各种细胞处于增殖状态,是 CNV形成的主要阶段.第 1周时光凝区内 FⅧ RAg阳性表达围成管状, CNV开始形成; 2~ 4周 FⅧ R∶Ag表达增强( P<0.05), CNV形成最多,达到高峰;此后 FⅧ R∶Ag保持较强的阳性表达( P>0.05), CNV持续存在. 结论通过氪激光诱导 BN大鼠 CNV形成,至少在光凝后第 1~ 12周内 CNV形成并稳定存在,作为 CNV发病机制基础研究的动物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15.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眼科很多疾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及血管样条纹等视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的根本原因。目前,治疗CNV的方法主要有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手术及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单克隆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及其它)等。  相似文献   

16.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眼科很多疾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及血管样条纹等视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的根本原因。目前,治疗CNV的方法主要有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手术及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单克隆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及其它)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CT引导下的氪红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10只色素兔按氪红激光光凝后1、2、3和4周分为4组,每组2只。在OCT引导下用氪红激光光凝小鼠双眼视网膜,以击穿Bruch膜为标准,光凝20点,于光凝后1h、7、14和28d观察眼底情况,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8.
利用激光打孔技术使缺血的心肌再血管化,近年来发展较快。现就激光打孔的临床应用现状、适应证选择、目前激光种类和使用技术作一综述,提供同道参考。1 心肌激光打孔技术的由来早期心肌打孔再血管化的设想源于对心肌结构的研究。1933年Wearns[1]观察到心肌内有薄壁的窦状间隙,为单层细胞结构,直径50~250μm,连接毛细血管,并沟通冠状动脉末端及心腔。这与蛇类心肌结构雷同,蛇心肌没有冠状动静脉系统,就是靠窦状隙由心腔供血营养心肌。这一见解发表后,引起人们新的构思,如何能使缺血的心肌与左心腔相沟通,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氪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探讨CNV形成的过程及特征。方法对7组42只BN大鼠单眼行氪激光光凝,分别在光凝后第3天及1、2、3、4、8和12周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FFA)、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CNA和FⅧR∶Ag蛋白表达。结果激光光凝后第1~12周的FFA检查见光斑处圆盘样荧光渗漏。病理学检查光凝后第1周可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光凝后第3天光凝区PCNA表达最强,3d~4周逐渐减弱,损伤区各种细胞处于增殖状态,是CNV形成的主要阶段。第1周时光凝区内FⅧR:Ag阳性表达围成管状,CNV开始形成;2~4周FⅧR∶Ag表达增强(P<0.05),CNV形成最多,达到高峰;此后FⅧR∶Ag保持较强的阳性表达(P>0.05),CNV持续存在。结论通过氪激光诱导BN大鼠CNV形成,至少在光凝后第1~12周内CNV形成并稳定存在,作为CNV发病机制基础研究的动物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 ,占眼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较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 ,可试行激光光凝治疗。现将我院治疗 1例的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患者女 ,4 0岁 ,因右眼前黑影遮挡伴视力下降 1个月于1997年 10月 2 7日就诊。眼部检查 :视力 :右眼 0 5 ,左眼1 0 ,双眼前节无异常 ,晶状体、玻璃体无混浊。右眼底视盘正常 ,视盘颞下方 7:0 0~ 8:0 0距视盘 4 5mm处可见一直径约 4 5mm的灰黑色圆形隆起病变 ,病灶中央区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左眼底正常 ,双眼眼压 16 30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