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感染280例病原菌分离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外科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AmsSystem和Kirby—Bauer法,对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2324株细菌,居前5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检出菌对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23%-98%。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依然很好,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可能与产超广谱酶菌株的增多有关。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检测对临床外科感染的治疗,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发展,提高疗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五年来本院小儿感染性疾病中革兰阳性细菌学分类,并对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7年6月~2012年7月五年间常见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并对五年间革兰阳性细菌进行细菌学分类及耐药状况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138株,血液标本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呼吸道标本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尿液标本主要为肠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革兰阳性菌种类及耐药性在不断发生变化,败血症患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发病率上升,应高度重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特别是要根据临床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选用感敏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吴艳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5):113-115
<正>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而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多种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导致抗感染治疗失败,细菌耐药性已是治疗感染性疾病面对的最大难题。本文对我院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动态检测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外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分离的260株细菌,前6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克雷伯菌、沙雷菌属.耐药性试验表明,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高达2%~95%.抗生素最好的有: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他啶.结论 提示开展细菌耐药性检测对外科感染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及分析本院以及本市临床细菌及真菌院内感染的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及指引,以达到减少院内感染和控制耐药率上升的目的。方法采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与手工K—B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院2006年1~12月临床各类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WHONET5软件,从送检科室、标本类别、分离菌种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一系列有建设性的研究数据。结果共检测标本13391例,阳性3758例,阳性检出率28.1%,院内感染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真菌亦有6.01%的检出率;院内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泌尿道及外科感染为主;所有检出的菌株对临床各种常用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其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开展院内感染及其致病菌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缓细菌耐药率以及控制院内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智山  邓三季 《医学新知杂志》2002,12(3):165-165,168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为了解泌尿系常见感染菌的耐药性,更好地为临床治疗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我们对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全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主要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美国 BD 公司 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培养,湖南天地人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 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123株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46株,占37.4%,革兰阴性菌70株,占56.9%,真菌7株,占5.7%。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3%和5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耐药性较高,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血培养致病菌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早期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医生准确使用抗菌药,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1-2004年临床细菌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耐药分析;所有病原菌株均以传统方法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NCCLS)判断结果。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86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占70.72%(611/864),革兰阳性细菌占29.28%(253/864);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 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应重视医院感染,规范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对医院感染菌的治疗非常重要,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致病菌菌谱以及药敏情况,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成人树脂需氧瓶和含溶血素厌氧瓶、儿童树脂需氧瓶培养,所有菌株按照常规操作流程进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细菌菌谱及耐药性分析用WHONET 5.5软件。结果 1 290例血液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28种109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8.4%。革兰阳性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各菌属对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率;均未发现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株。结论血液培养病原菌菌谱较广,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次之,且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及时对血液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我院2006年6月-12月2760份临床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临床送检2760份标本中分离出的634株病原菌分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13株,占17.8%,革兰阴性菌395株,占62.3%,真菌126株,占19.3%。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细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液、泌尿道、皮肤软组织为多。常见G^+、Gˉ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1.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临床分离的致病菌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增大了感染性疾病的控制难度。这不仅增加了患的痛苦,也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细菌的耐药性有地域性差异,及时了解临床致病菌的菌株分布及药敏情况对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分析了2003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及药敏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5-2016年在本院主要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筛选出4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标本的主要来源为:ICU的标本(500例),外科的标本(1000例),内科的标本(1300例),儿科的标本(1200例),对全部的标本都进行了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检验,将各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的耐药菌株构成的情况进行对比,并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应用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ICU的标本中耐药的菌株为100例,占20.00%,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为200例,占20.00%,在内科标本中耐药的菌株为150例,占11.54%,儿科标本中耐药的菌株为100例,占8.33%,经比较,ICU和外科送检的标本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显著的比儿科和内科的要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儿科和内科耐药菌株检出率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耐药菌株的检出阳性率是很高的,在实际的临床中我们要加强对抗菌药应用的规范性与安全性的管理,对细菌的耐药性监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预防耐药菌株的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刘丹  黄震 《九江医学》2004,19(3):49-51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变化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3年29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92份标本中培养阳性的菌株有184份,阳性率63%,其中细菌164株,酵母样菌20株。结论:呼吸道感染痰液标本细菌趋向多样化,不同病原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不同,多重耐药菌株增多,须经验性地使用抗生素,有效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 03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按本实验室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耐药性诊断和ESBLs检测结果均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操作标准进行判断。结果:3种产ESBLs菌株中大肠埃希氏菌60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302株、产酸克雷伯氏菌130株。大肠埃希氏菌对广谱青霉素类、所有头孢菌素类包括四代头孢、单环类、部分氨基糖苷类都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在60%~95%;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酸克雷伯菌对广谱青霉素类有更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在90%~100%,头孢类耐药率都在40%以上。结论:产ESBLs菌株耐药性高,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中,革兰氏阴性菌仍占较大比例,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不断上升。因此,合理、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十分重要。现将我院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41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并结合我院常用的16种抗生索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从3172份标本中,分离出416株G^-杆菌,比值60.2%,同时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克雷伯菌等条件致病菌仍显各种感染的优势菌,在各种抗生素中,常见G^-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最低(14.2%~34.3%),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索、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总耐药率大于80%,头孢噻肟、先锋必、丁胺卡那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为28%。  相似文献   

16.
杨月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636-638
目的了解临床不同分离、不同来源标本,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ESBLs内的情况及耐药特点,以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结合双纸片确认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微生物室检测各类标本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23株进行检测。结果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占26.3%,肺炎克雷伯菌占23.3%;ESBLs的发生情况为ICU病房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呼吸科病房;其他内科病房、外科病房、门诊患者ESBLs的发生率为10.5%,儿科病房最低;产ESBLs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呈现多重耐药。结论产ESBLs菌在我院各个病房、不同标本均有发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除亚胺培南外,产ESBLs对多种抗生素均出现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南昌市目前外科临床分离菌的常见菌谱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 Am System和K-B法,对江西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等教学医院2000年9月~2002年9月的外科临床标本行常规细菌培养,检测临床分离菌对3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利用“WHONET5”软件对结果进行录人及分析。结果 三所教学医院分离的外科临床分离细菌计631株.其中G^ 菌6种199株占分离菌的31.54%,G菌为29种432株占分离菌的68.46%。排于前四位的临床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阴性菌在外科分离菌中仍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南昌市三所医院外科临床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所有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 03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按本实验室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耐药性诊断和ESBLs检测结果均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操作标准进行判断。结果:3种产ESBLs菌株中大肠埃希氏菌60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302株、产酸克雷伯氏菌130株。大肠埃希氏菌对广谱青霉素类、所有头孢菌素类包括四代头孢、单环类、部分氨基糖苷类都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在60%~95%;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酸克雷伯菌对广谱青霉素类有更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在90%~100%,头孢类耐药率都在40%以上。结论:产ESBLs菌株耐药性高,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临床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对分离出的 15 0 4株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调查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 15 0 4株病原菌分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 0 4株病原菌G 菌占 2 6.1%、G- 菌占 49.7%、真菌 2 4.2 %。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细菌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为多。常见G 、G- 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 ,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丁波  刘家瑞 《西部医学》2005,17(4):312-313
目的了解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896份外科感染的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890份标本中的427份标本分离出440株细菌(含混合感染13例)。阳性率为48.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的比例最高(28.4%)。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4.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1%)、不动杆菌(9.5%)、铜绿假单胞菌(7.3%),占所有感染菌的83.4%。感染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加强外科感染性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耐药性监测,减少经验用药。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降低外科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