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燕 《广东医学》2004,25(3):320-321
目的 观察手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及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将 7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8例 ) ,采用米非司酮 1 0mg,1次 /d ,连服 3个月后手术。对照组(36例 ) ,纠正贫血后 ,择期手术。详细记录两组术前 ,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均闭经 ,症状消失 ,贫血纠正。子宫缩小 32 5 % ,肌瘤缩小 4 6 7% (P <0 0 1 )。②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 2 4h平均血红蛋白 ,横切口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疗效显著 ,使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2.
张玉娟  刘静  宋卫 《河北医学》2002,8(9):858-859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良性肿瘤 ,在 30~ 50岁妇女中 ,其患病率可达 70 %~ 80 % [1 ] 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但由于较大的肌瘤 ,可出现手术所致的创伤、出血和相关的并发症 ,及因子宫肌瘤引起出血而导致贫血 ,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等因素。近年来 ,我们运用米非司酮的非手术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1 998年至 2 0 0 1年三年期间 ,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 ,自愿接受药物治疗的 36例 ,其中多发性子宫肌瘤 1 9例 ,子宫肌瘤伴有出血量多者 1 2例 ,合并贫血者 1 5例 (血Hb68~ 90g) ,浆膜下子宫肌瘤伴有…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6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每日睡前服用1次,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变化、月经的变化以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60例用药过程中均闭经,月经复潮者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日月显缩小,血红蛋白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9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采用2.5 mg小剂量米非司酮连服6个月,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病程记录。结果: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有效率达89%,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患者可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28例,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续3个月,治疗期间每月用B超测量子宫和肌瘤体积,并测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及询问一般情况。结果 治疗后所有人均闭经,腹痛消失,肌瘤体积缩小42.6%,贫血均得以纠正,病人一般情况明显好转,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10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术前和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于月经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 g,1次/d,共3个月,3个月后住院手术治疗。对照组36例直接住院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住院费、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监测研究组用药前后月经情况、肌瘤大小、血常规、肝肾功能、BBT、FSH、LH、E2、P、PRL、T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住院费和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在用药期间全部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BBT单相,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血FSH、LH、E2、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0.01)。而PRL和T变化不明显。结论:术前短期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诱导闭经、纠正贫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子宫肌瘤术前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8例以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用药后 3月有效 4 0例 (83.3% ) ,6月有效 2 5例 (5 2 .1% ) ,12月有效 5例 (10 .5 % )。7例用药后 12月子宫肌瘤较用药前明显增大 ,最大径线 >5cm ,行手术治疗。 2例用药前B超最大径线 <1cm者 ,服药后 12月内未见复发。服药 3月时复查肝功能无一例异常 ,用药后感轻微潮热 9例 ,恶心、食欲减退 4例 ,性欲减退 2例 ,,体重增加 9例。 4 6例在停药后不同时间恢复月经 ,2例未恢复月经。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明显疗效 ,但停药后易复发 ,故适用于术前用药或近绝经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方法应用米非司酮10mg自月经d1~d3开始服用,连服3mo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副作用反应。结果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子宫及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方法 应用米非司酮10mg自月经d1~d3开始服用,连服3mo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副作用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子宫及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 2 0 % 2 5 %。月经过多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 ,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 ,术前、术中常需要输血。笔者探讨子宫肌瘤并发贫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3月从妇科门诊选择3 6例子宫肌瘤并发贫血 ,拟行子宫切除的患者。血红蛋白均低于 10 0g/L ,其中 2 0例术前应用米非司酮为观察组。血红蛋白 5 0 99g/L ,平均为 68.8g/L。另 16例术前不用米非司酮 ,为对照组 ,血红蛋白为 5 3 10 0 g/L ,…  相似文献   

11.
唐兴艳 《中外医疗》2013,32(3):99+101-99,101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经过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用量为12.5mg/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3个月)。结果 64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贫血症状纠正,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是一种理想的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组(治疗组)48例与米非司酮治疗组(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片12.5 mg,每天1次;治疗组每天1次服用米非司酮片12.5 mg基础上,结合患者月经周期及其证候,给予中药复方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和体内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和血清激素水平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朱晓文 《黑龙江医学》2003,27(3):177-178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 (TVS)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过程中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连续动态观察异位妊娠组织及不均质包块形成、发展与转归。结果 本文 2 2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给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 6~ 12周内 ,异位妊娠包块消失 18例(81 82 % ) ;未破裂流产型 3例 (13 6 3% ) ;无效 1例 (4 5 5 % )。结论 TVS可对异位妊娠提早做出准确诊断 ,协助临床随时掌握病情变化 ,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并发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并发贫血的临床效果以及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方法米非司酮组为2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不同程度贫血,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连续30d,第31~91天8mg/d口服。停药后立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36例未服用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组患者于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妇科检查和B超测定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两组手术后子宫标本均采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肌层、肌瘤组织的ER,PR表达,同时采用Ⅷ因子标记法观察两组子宫肌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米非司酮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血红蛋白明显上升(P〈0.01)。②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仍高于肌层组织(P〈0.05);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肌层组织中ER,P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③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降调肌瘤的ER和PR,缩小子宫和肌瘤的体积,通过引起闭经缓解贫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入院确诊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米非司酮+中药)和对照组(米非司酮)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瘤体体积的变化。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瘤体体积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血红蛋白及瘤体体积比较,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及瘤体体积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缩小瘤体体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殷肃洁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74+137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瘢痕子宫妊娠自愿要求引产孕妇90例,本组患者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观察本组患者引产情况。结果:引产成功共88例,引产成功率为97.8%。单次给药引产成功率为84.4%,米索前列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的肌层、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的变化,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捌。方法20例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连续90d,停药后立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36例未服用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组患者于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妇科检查和B超测定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两组手术后子宫标本均采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肌层、肌瘤组织的ER,PR表达。结果①米非司爵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②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均高于肌层组织(P〈0.01)。③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④两组肌层组织中ER,P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其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可能是降调肌瘤局部的高ER,PR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最佳有效剂量。方法 :5 7例患者随机分为 4组 :A组 12例 ,米非司酮5 0mg/d ;B组 15例 ,米非司酮 2 5mg/d ;C组 15例 ,米非司酮 12 5mg/d ;D组 115例 ,米非司酮 6 2 5mg/d ,每晚临睡前用凉开水 1次口服 ,连服 3个月为 1疗程。结果 :A、B、C、D各组经 2个疗程治疗 ,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分别为 5 1.9%、5 1.5 6 %、2 8.3%、2 1.0 9%。结论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且缩小程度与口服剂量有关。如为保守治疗 ,以 6 .2 5mg/d为宜 ,若为手术前准备 ,以 2 5~ 5 0mg/d为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卡巴克洛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所有患者在行刮宫术7 d后,治疗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和卡巴克洛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卡巴克洛治疗,均连续服用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的疗效,测定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3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共10例(15.38%),对照组为27例(41.5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轻,以恶心为主,随访期间3例复发,而对照组7例复发。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卡巴克洛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邓农 《中国医学创新》2013,(36):148-150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甲基睾丸酮和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在本院妇科就诊并确诊为子宫肌瘤的180例患者,1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6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d,90 d;B组:口服甲基睾丸酮5 mg,1次/d,90 d;C组: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3.75 mg,每4周1次,共3次。通过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33%、61.67%、93.33%,A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成本-效果分析A、B、C组分别为333.52、246.15、4786.88。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出发,甲基睾丸酮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