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8 h入院.患者于饱餐后活动2 h突发右中腹持续性绞痛,伴有腹胀,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腹胀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腹胀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收集33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腹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急诊介入患者腹胀出现时闻早,择期介入腹胀出现时间以术后6~17 h为主,腹胀原因主要为肢体制动(90.9%)、穿刺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2.7%)、饱餐或进食产气食物(42.4%).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17 h易发生腹胀,应针对导致腹胀的因素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23岁.因腹痛、腹胀40余天,突发上腹胀痛8h来我院就诊.患者40d前曾行食管裂孔疝手术治疗,术后常有腹胀,无呕吐,进食量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观察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全麻下行后路矫形手术的脊柱侧弯患者200例,收集其术后返回病房、首次排气、进食、下床活动的时间,是否发生腹胀及腹胀程度。结果 42.0%的患者术后发生腹胀。术后12 h腹胀发生率为22.0%,之后逐渐上升,在术后36 h达高峰;术后12 h腹胀程度已较重,平均分达4分,之后逐步上升,在术后36 h达最高值。使用PCA镇痛泵组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使用组(P<0.01)。结论脊柱侧弯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高且程度较重,症状出现早,应及早予以预防与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术前灌肠预防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腹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预防老年患者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腹胀与便秘.方法 将180例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又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不予灌肠,观察Ⅰ、Ⅱ、Ⅲ组分别于术前2 h灌肠1次,术前12 h灌肠1次,术前12 h、2 h各灌肠1次.结果 观察组预防术后腹胀与便秘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Ⅰ、Ⅱ、Ⅲ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前灌肠有利于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可预防术后腹胀、便秘的发生,其中术前2 h灌肠既不影响患者休息,又可节约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32岁.2010年12月9日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0 h"在我院急诊就诊.患者30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有少量排气排便,不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逐渐转为上腹痛,为持续性钝痛,与体位、活动、进食无关,无放射痛;12 h前腹痛转移至右下腹,程度较剧烈,伴发热38.5℃,恶心,停止排气排便.患者20余年前行左腹股沟疝修补术,发现右侧交通性鞘膜积液20余年,未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腹胀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腹胀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收集33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腹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急诊介入患者腹胀出现时间早,择期介入腹胀出现时间以术后6~17h为主,腹胀原因主要为肢体制动(90.9%)、穿刺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2.7%)、饱餐或进食产气食物(42.4%)。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17h易发生腹胀,应针对导致腹胀的因素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剖宫产产妇产后腹胀发生率及程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00例剖宫产产妇的基本资料,记录产妇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观察产妇腹胀发生情况以及腹胀程度.结果 腹胀发生率、程度随时间进展而变化:术后12h出现腹胀,腹胀程度评分为3.8分;12~h腹胀发生率和腹胀程度逐渐升高,术后36~96 h腹胀发生率和腹胀程度又逐渐下降.术后36 h腹胀发生率和程度达最高峰,腹胀程度评分为4.5分;共32例产妇出现不同程度腹胀;年龄、术前禁食、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是否使用PCA、下床活动时间5个因素与腹胀发生密切相关(P<0.05、P<0.01);术后是否使用PCA、下床活动时间是术后腹胀的2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产妇产后腹胀发生率较高,程度较重,腹胀持续时间长,护理人员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促进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膀胱压力(UBP)监测在术后腹胀所致移植肾间隔室综合征(RACS)中的意义.方法 监测59例亲属肾移植受者术后0、12、24、48、72 h膀胱压力,结合同一时间点腹胀程度及尿量变化,分析三者间关系.结果 57例患者术后72 h内出现腹胀,且随着腹胀程度不同尿量亦有所减少,平均减少(13.44±11.11)%;而UBP在4~36 cm H2O[(15.40±6.99)cm H2O].腹胀程度与UBP升高呈正相关(P<0.05),而UBP与尿量变化呈负相关(P<0.05).随着腹胀缓解,UBP可降至10 cm H2O以下,多数患者尿量改善,仅4例发生RACS.结论 UBP监测是早期发现RACS的有效手段,及时进行处理可有效减少此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2岁.腹痛8 h,加重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7 h.2006年2月3日患者上午8时排便1次.9时突感腹部不适与疼痛,又排黄色稀便1次,后腹痛加重,某院按"急性肠炎"观察,注射"阿托品"1支和输液,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腹胀、恶心、头昏、乏力等症状,于下午5时来我院,门诊以"急性肠梗阻"收入住院.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2岁,农民.因腹胀、腹痛、腹泻3d,突发左下肢肿胀、疼痛7h于2009年6月7日入院.患者于3d前出现脐周腹部隐痛,伴腹胀、腹泻,大便4~5次/d,便稀,色黄,未治疗.7h前感左小腿处酸胀,疼痛明显,并发现大腿处肿胀明显,遂即出现全下肢酸胀、沉重、疼痛不适,伴腹胀、腹泻,无肺动脉血栓栓塞表现.1个月前在驻地医院因“宫外孕”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