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困发病为多.我国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江苏、福建为大肠癌的高发区,发病率钉上升趋势.31-60岁年龄发病约占75%,趋向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它的发病率也有所增高.大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国乃至世界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我国的有关资料显示,大肠癌发病率为15.7/10万人,占恶性肿瘤的第4~6位,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城市较农村高,大城市又比中小城市高.早期大肠癌手术后5年存活军高达90%以上;而晚期癌即使进行了各种治疗,存活率也不足10%.在统计资料中,显示中年人患大肠癌的机会有增加趋势.国内大肠癌的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较欧美要提前15年.因此,中年人尤应警惕大肠癌的侵袭.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高危人群分级筛查方案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岸高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8):3385-3387
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年发病近120万例,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4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1]).据美国癌症学会估计,2009年美国有146 970例大肠癌新发患者,并有49 920例患者死于大肠癌~([2]).在我国,2002年大肠癌年龄标化发病率为男性13.6/10万人,女性9.2/10万人~([3]).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经济发达的城市,大肠癌发病率日益上升,是与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目前已位居3位.大肠癌在所有消化道肿瘤中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如果早发现,绝大多数大肠癌完全可以治好.75%大肠癌发生于31-60岁,且趋向老龄化.以男性发病为多,男女比例为1.65:1.本文抓大肠癌四早一重视必要性,谈点自己不成熟意见,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的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以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发病为多,发病率高达35-50/10万.在我国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为大肠癌的高发区,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靶向治疗进入个体化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肠癌高危人群 大肠癌是高危害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已占到常见肿瘤的第4位.2008年大肠癌居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我国发病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2%的国际水平,直逼5%,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0万,这其中很多都是30~40岁的中年人.大肠由直肠、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等几个部分组成.大肠癌的发生与环境和个体因素密切相关.在环境因素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会造成大肠癌发病率升高.美国食物中脂肪含量为41%,日本的食物脂肪含量为12%.研究发现,日本人移民到美国之后的第2代和第3代,其大肠癌发病率和当地美国人是一样的,说明大肠癌与人种无关.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属低发区。但近年来研究表明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之增长速度居肿瘤之首,发病高峰年龄较欧美早10余年。我院近8年来肠镜和手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4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28例,占总数的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我国的第4~6位.以 40~60岁年发病率最高.但是30岁以下发病者并不罕见.大肠癌多为腺癌生长缓慢,转移晚,极易误诊.因此,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大城市有更快的增幅,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化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可能是其唯一治疗手段.自20世纪60年代Rosenberg首次观察到铂类化合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来[1-2],铂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肿瘤化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美国和欧洲的发病率较高,亚洲较低.目前大肠癌占全世界癌症发病的第3位,且全球大肠癌发病率仍以2%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升高趋势.我院2000年2月-2004年7月共行结肠镜检查820例,经内镜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大肠癌50例,占6.09%,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处于第2位。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排在恶性肿瘤和致死因素的第4位。在实体瘤中,大肠癌的发病机制是最先得到阐明的。目前认为,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和多种基因改变协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大肠恶性肿瘤的97%左右。欧美国家发病率较亚非国家高,美国居各种癌的首位,而我国居第六位。但是,随着平均年龄的增长,饮食中脂肪成分的增多,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确已日渐增高,且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5岁左右,较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我院经内镜检出239例大肠癌,年龄分布20~79岁,高峰年龄50~59岁,<40岁者占20.1%,<30岁者仍占7.9%;而联邦德国Fruhmorgen经内镜检出184例中年龄分布21~85岁,高峰年龄66~70岁,<40岁者占9.1%,而<30岁者仅2例,占1%。可见我国青壮年患病率相对较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是人类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肠癌仅次于肺癌列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也呈上升趋势。在发病率上升的同时,其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发病部位趋向近端结肠。研究表明,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大肠癌的外因包括: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及缺少新鲜蔬菜等)、生活习惯(缺少体力活动)及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外源性激素等) ,其中饮食因素在外因中占主要地位,约占了大肠癌归因危险度的80 % [1] 。大肠癌的内因即大肠癌的遗传易感性,目前主要集中于外…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术后化疗致腹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萍 《广西医学》2008,30(11):1823-1824
大肠癌是消化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死因的第3位.大肠癌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所增加,由于我国老龄病人的增多,大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大肠癌手术切除后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化疗相关腹泻是化疗的副作用.腹泻能使患者变得虚弱、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延迟治疗,降低病人的依从性,以致影响化疗全程实施.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我科收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54例,经治疗护理,腹泻完全停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浙西地区恶性肿瘤谱及其变化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衢州中心医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恶性肿瘤检出情况、发病排序、高发年龄等情况,并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本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恶性肿瘤患者共3658例,肿瘤发病排序前5位依次为胃癌、大肠癌、乳腺癌、肺癌、宫颈癌;45岁以上是高发年龄。[结论]本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癌种为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等。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已上升至第4位。大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3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我院近lO年来共进行电子肠镜检查1988例病人.检出大肠癌274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32例.占检出大肠癌的8.5%.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及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前三位和第五位。因此在我国研究消化道癌的发病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七五”和“八五”期间研究人员对食管癌和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胃癌和大肠癌病因发病机制研究也显露出可喜的苗头。现将主要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colorectal caxlcer,CRC)是我国位居第五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高。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基因改变和多阶段的致癌复杂过程。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是我国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胃肠道癌的第1~2位[1],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饮食、环境的变化,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华北、西北几个主要城镇十余万无症状人群的普查结果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已达23.31/10万,居世界中等发病水平。1992~199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抽样调查显示,恶性肿瘤是我国人口第二位死亡的原因,而大肠癌、肺癌是两个死亡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2,3]。大肠癌的发生主要认为与环境、饮食、肠息肉、慢性结肠炎、遗传、癌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