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秀 《中外医疗》2007,26(23):50-50
目的 胃复安针足三里穴位注射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顽固性呃逆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试验组采用胃复安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注射,从而观察呃逆缓解的情况.结果 胃复安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平均起效时间为15min,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顽固性呃逆,持续时间长,治疗很棘手,采用胃复安针实施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顽固性呃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导致的顽固性呃逆8例,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8例,三天内治愈8例,治愈率100%。结论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强调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能迅速有效地制止呃逆发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对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经1~2次治疗,痊愈52例,占86.7%,好转6例,占10%,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胃汤治疗癌症患者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对83例(肺癌65例,鼻咽癌18例)放、化疗后患者顽固性呃逆以益胃汤随证加减治疗.结果 痊愈64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6%.结论 益胃汤治疗癌症患者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军  井辉明  孙秀萍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228-1229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及阿托品0.5mg注射于两侧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结果 30例中,痊愈1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除消化系统疾病外,颈椎钩椎关节移位压迫或刺激隔神经引起的顽固性呃逆.用综合疗法,使颈椎钩椎关节复位治愈呃逆.方法 用仰头推正法,侧向摇正法,侧向搬按法,配合牵引下正骨法,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结果 总有效率95%.结论 顽固性呃逆与颈椎钩椎关节移位有关.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灸治疗单纯性呃逆与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对比.方法38例患者中有单纯性呃逆24例为第一组,顽固性呃逆14例为第二组,第一组通过针刺鸠尾穴配中脘、内关、足三里,第二组在第一组针刺基础上加温针灸并观察治疗5次与10次疗效对比.结果第一组治愈率100%,第二组5次治疗治愈率50%,10次治疗治愈率达85%.结论单纯性呃逆预后良好,而适当延长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时间(次数)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654-2联合屏气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芳  王学玲  王效然 《重庆医学》2005,34(12):1878-1879
目的观察654-2联合屏气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胃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中观察用药前后呃逆症状轻重变化、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654-2联合屏气法治疗组30例中显效2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654-2联合屏气法治疗胃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疗效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价格低廉等优点,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膈神经阻滞联合氟哌啶醇静脉或肌注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膈神经阻滞辅以氟哌啶醇静脉或肌注治疗的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膈神经阻滞治疗1次治愈,12例2次治愈,3例3次治愈,1例治疗3次效果仍不明显.所有患者无长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膈神经阻滞联合氟哌啶醇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顽固性呃逆的患者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以减轻和制止呃逆的发生.结果:对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和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失眠、无力、精神差、抑郁、感染和体质质量下降加重脑卒中,因此及时终止呃逆的发生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李晓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32-1333
目的:探讨治疗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对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减轻和制止呃逆的发生。结果:对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顽固性呃逆早日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可引起疼痛、失眠、乏力、精神萎靡、抑郁、电解质紊乱及营养缺乏等症状,使患者体质质量下降,影响患者健康恢复,因此及时终止顽固性呃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患者顽固性呃逆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及脑出血患者顽固性呃逆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关系。结果19例患者中13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中12例经治疗出血控制呃逆停止,有1例仍间断呃逆;6例无消化道出血者经治疗呃逆停止。结论顽固性呃逆的发生与脑干受损伤及消化道出血相关。顽固性呃逆的出现,无论是延髓受累还是消化道出血,均提示预后不良,所以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确诊,积极治疗消化道出血是治疗脑出血患者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晋小勇 《当代医学》2011,17(24):146-146
目的探讨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通过对4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每遇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时运用三联治疗方案,每获良效。结论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时运用三联治疗方案,能够很好地得到控制,防止中风病情的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深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顽固性呃逆患者4例,用长效局麻药施行颈深丛阻滞治疗。结果 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应用长效局麻药施行颈深丛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弥可保与利多卡因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给予弥可保与利多卡因联合作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肌内注射,注射1~2次后作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与利多卡因联合作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并探讨顽固性呃逆病因、分类及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分析间苯三酚注射液对于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结果:间苯三酚注射液对于胃肠痉挛所致的顽固性呃逆有效。结论: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繁多,间苯三酚注射液所具有的胃肠解痉作用能缓解部分周围性呃逆的患者症状,不失为一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晓英  杨强 《当代医学》2011,17(31):144-145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均使用浮针治疗,连续治疗三天。结果经治疗有效率95.24%。结论浮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易施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呃逆.方法:于足三里注射山莨菪碱、尼可刹米治疗顽固性呃逆.结果:通过对47例呃逆的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本方法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利多卡因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脑卒中所致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顽固性呃逆患者53例,男29例,女2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利多卡因治疗组27例。利多卡因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中观察用药前后呃逆症状轻重变化,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利多卡因治疗组27例中,治愈15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92.6%;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静滴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操作简单,用药量小,起效快,疗效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价格低廉等优点,是治疗呃逆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尚无一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确实有(?)的方法。笔者自1989年5月以来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取得满意疗效。本组男34例,女6例,年龄25~78岁,平均59岁。单纯呃逆13例,呃逆并上腹部术后16例;呃逆并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支气管哮喘及失代偿性肝硬化各2例;呃逆并多发性骨髓瘤、胃窦部腺癌、胃窦部息肉、食道癌、脑血管检塞偏瘫各1例。顽固性呃逆呈阵发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