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绞窄性肠梗阻临床并不少见,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基层医院没有CT等影像检查,因此常常在肠道坏死后出现典型腹膜炎表现和全身情况严重变化时,才行手术探查.故手术可能切除较长的坏死肠袢,甚至切除的长度足以给患者带来短肠综合征.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以避免或减少肠袢的切除,最大限度地避免肠坏死及其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小肠扭转(small bowel volvulus,SBV)是指游离肠管的一段或全部沿其系膜为轴线旋转超过180°,使扭转肠袢的两端及肠系膜血管均受压,肠管发生完全的或部分的闭塞和血运障碍,从而形成闭袢性肠梗阻.由于同时伴有肠系膜血管受压变化,亦称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不典型,辅助检查特异性差,易引起误诊及延误治疗,其危险性在于肠绞窄坏死常可在短时间内发生,病死率15%~40%[1],可造成患者早期死亡或广泛小肠切除致短肠综合征,死亡原因主要是就诊过晚及治疗延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肠系膜上动脉硬化狭窄致肠缺血坏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 ~ 2011年收治的肠系膜上动脉硬化狭窄致肠缺血坏死患者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均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小肠部分切除加肠系膜上动脉探查,1例死亡.6例仅行坏死肠管切除,3例死亡.结论 对于老年伴长期吸烟史或慢性胃肠道症状及消瘦病史患者,突发腹部剧痛应高度警惕肠系膜上动脉硬化狭窄致肠缺血坏死可能.早期行全腹CT或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提示诊断.术中应积极探查肠系膜上动脉使血管再通,快速恢复缺血肠管血供,尽可能保留正常肠管避免短肠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切除,壶腹部移植于空肠,尚未见有文献报告.本文介绍一例胃切除后,因输入空肠袢梗阻引起空肠和十二指肠坏死,第五天施行坏死肠段切除,壶腹部空肠移植手术.病例摘要:患者傅××,男性,31岁,工人,81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再手术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81年到1999年收治的11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中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中再手术11例。早期再手术4例,为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后2-4d发生切口裂开、吻合口瘘、辅助外引流不畅等。远期因吻合口狭窄和盲袢综合征再手术各1例,单纯囊肿引流术后返流性胆道感染再手术5例(其中4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Y吻合术,另1例因胆总管穿孔引流术后腹腔广泛粘连作了囊肿空肠Roux-Y式吻合术),5例均于术中胆管空肠袢加做套叠瓣,全部获得治愈。结论:胆肠对等吻合、缝合严密和通畅引流可减少早期再手术;胆道返流、吻合口狭窄和盲袢存在是远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囊肿切除、胆肠Roux-Y吻合套叠瓣成形术可有效预防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腹内疝引起的肠梗阻的病因、诊治与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腹内疝性肠梗阻19例,其中先天性大网膜裂孔疝2例,肠系膜裂孔疝1例,麦克尔憩室粘连形成疝环1例,大网膜与胆囊粘连形成疝环1例,后天性各种腹部手术所致内疝14例.结果 本组19例中术前确诊仅5例,手术前高度疑诊为腹内疝患者10例,本组1 例病例死亡于术后短肠综合征.结论 腹内疝原则上应早期进行手术,高度怀疑嵌顿疝症状明显者,则应急诊手术,消除疝环、解除梗阻、切除坏死肠袢.尽量减少医源性的外科手术所致的腹内疝.  相似文献   

7.
王立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791-479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继发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行剖腹探查术,其中1例整复扭转肠袢;另1例切除坏死肠管,2例均切除阑尾。结果: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注意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一旦确诊,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腹内疝的发病原因及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腹内疝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11~67岁平均 (39±9) 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 h至7 d,平均 (3.9±1.5) 天;有手术史1次者7例,2次及2次以上者11例.结果 36例经剖腹探查确诊.15例坏死肠段切除肠管端端吻合术或结肠造口术;21例行脱入的肠袢复位;裂孔周边切除硬靭部分,修复裂孔或疝囊颈间隙.全组病例经手术治疗3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脓毒性休克;20例随访1~15年,再发1例.结论 先天性腹内疝与胚胎发育期中肠的旋转与固定不正常及肠转位时脏层与壁层腹膜愈接不全或肠系膜的部分退化或薄弱有关;后天性腹内疝与手术或外伤有关.处理为及时手术治疗,在使肠袢复位和修补疝颈或裂孔时,不可损伤肠系膜上动脉等重要血管.  相似文献   

9.
王立军 《实用医技》2007,14(34):4791-479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继发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行剖腹探查术,其中1例整复扭转肠袢;另1例切除坏死肠管,2例均切除阑尾。结果: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注意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一旦确诊,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切除,壶腹部移植于空肠,作者尚未见有文献报告。本文报告一例胃切除术后,因输入空肠袢梗阻引起空肠和十二指肠坏死,第五天施行肠切除,壶腹部空肠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的原因,预防方法。方法:对2002年以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改变胰肠吻合方式,重视吻合端腔内引流,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情况分析。结果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要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关键在于吻合方法的改进,良好的手术技巧,吻合口肠袢内的引流减压,早期使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治疗方式,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9年间收治的34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乙状结肠扭转所致的乙状结肠坏死或形成囊袋状扩张的患者,采取三管法行Ⅰ期切除吻合术避免了肠造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采取三管法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可以避免乙状结肠造瘘、Ⅱ期还纳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9年收治的19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60岁以上者占78.9%;15例术前确诊,4例经剖腹探查确诊.非手术治疗成功7例;12例行剖腹手术,8例先行乙状结肠复位后排列固定于降结肠旁,4例乙状结肠坏死者行乙状结肠切除术,2例一期吻合,2例切除乙状结肠坏死肠袢、降结肠Ⅰ期造口.治愈17例,2例肠坏死者术后分别死于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及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为10.5%.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适时手术,选择合理治疗方式,减少并发症发生,积极处理合并症,是降低乙状结肠扭转病死率、提高疗效的关健.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血管病变主要是肠系膜血管阻塞或供血不足,导致肠壁营养和运动功能障碍,最终可发生受累肠段坏死。肠系膜血管疾病虽然较其它血管病变的发病率低,但其后果严重,死亡率可达50%~80%。即使坏死肠段手术切除后患者得以存活,但若肠段切除过多,则需终身经胃肠道外供给营养,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提出急诊早期诊治原则.方法 对2004-2008年5月在同仁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的2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患者中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1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首诊时确诊5例,余20例在诊断为其他疾病并对症处理病情不缓解后被确诊.首诊确诊的5例早期保守治疗后治愈,18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手术取出栓子、坏死肠管切除加端端吻合术10例及单纯坏死肠切除并吻合术8例;2例因全身情况恶化未行手术死亡.共死亡9例.结论 急诊早期应提高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警惕,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Li YS  Li N  Li YX  Ren JA  Zhu WM  Zhao YZ  Wang J  Zheng L  Li JS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91-93
目的 探讨慢性放射性肠损伤( CRII)外科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外科连续治疗的206例CRII患者资料.其中男64例,女142例,年龄(50±11)岁.总结手术原因、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206例CRII患者手术治疗229次,其中手术≥2次者31例.手术原因为肠梗阻142例次、肠瘘56例次、直肠炎12例次、出血6例次及其他手术13例次.229例次手术包括:病变肠切除+Ⅰ期肠吻合术142例,病变肠切除+肠造口术57例,病变肠袢旷置术14例,其他手术16例.术后肠道相关并发症53例(25.7%),术后28 d内病死率2.4%( 5/206).结论 合并肠梗阻、瘘、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CRII需要外科治疗,选择合适的患者可以成功地实施病变肠切除Ⅰ期吻合,合理地应用肠造口术能够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Ⅰ期手术行肿瘤切除肠吻合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1~2006-12收治的28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工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治疗的经验及效果.其中,Ⅰ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10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12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近端结肠造口6例.结果 全组病例Ⅰ期肠吻合成功26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肿瘤无转移、无肠管坏死穿孔、重要脏器功能好者,行Ⅰ期手术肿瘤切除肠吻合的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用早期削痂植皮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已在国内外普遍开展,此项手术的主要困难是在术前和术中正确判断坏死组织的范围和深度,避免因坏死组织切除不彻底造成手术失败,或因切除过多造成健康组织的不必要损失。1980年 Davies 报导用亚甲兰(Methylene blue)配制的兰霜作为烧伤坏死组织的染色剂,在烧伤面积10%以下的病人中试用,取得满意效果。我们最近将此法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前坏死组织的染色,初步认为有临床实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9例全小肠扭转的诊治与观察,提出诊断上与一般性机械性肠梗阻显然不同,治疗上强上期手术探查,手术方法上认为复位扭转肠袢的同时要进行肠减压,对阻断中毒性休克的发展甚重要,此外对肠粘膜保护,逆转肠生机及广泛小肠切除后的短肠综合征提出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男,56岁,住院号19568。因左侧阴囊内有可复性肿块3~4年,于1986年11月23日入院。入院前6小时突然剧烈咳嗽,肿物再次脱至阴囊,局部疼痛难忍,自行用手回纳未遂。伴恶心,无呕吐,亦无腹痛。在当地卫生站治疗无效,转送来我院急诊。经检查,诊断为左侧腹股沟疝嵌顿,入院施行急诊手术。切开疝囊后,见疝内容物为小肠肠管,颜色正常,血运良好。松解内环口后检查,发现腹内连接疝囊内两个肠袢间一段长约80cm的肠管变黑,刺激肠管无蠕动,已呈坏死状态。该段肠系膜有轻度粘连,部分肠系膜较正常稍短。坏死肠段距回盲部约100cm左右。其它未见异常。手术切除坏死肠段作对端肠吻合,加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切口一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