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0例细菌性痢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35例临床表现典型,5例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确诊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结论: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流行于夏秋季节。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临床特点,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则以高热、反复惊厥、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为特点,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腹泻,用直肠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留取大便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可作为诊断依据,大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可确诊。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 shigellosis)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 [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 可分为普遍、中毒、慢性3型. (1)普通型 一般有高热,病初可有1次惊厥,但可低热或无热.便脓血、黏冻或黏液,伴腹痛与里急后重.轻症及乳儿大便可似一般腹泻.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可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还可出现惊厥、休克,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及生命.本院2003年6月份集中收治了78例细菌性痢疾患儿,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652例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北京市近年来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肠道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7年4月至2007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肠道门诊652例临床诊断急性细菌件痢疾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职业分布、症状体征、病原检测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以青壮年发病为多,职业构成以干部职员、学生为主,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发热为最常见症状,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少见,大便细菌培养阳性率17.7%,细菌性痢疾确诊率8.9%.结论 临床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患者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低,与其他感染性腹泻不易鉴别,易造成传播.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主要通过手和苍蝇所污染的食品经口而传染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每年夏秋发病率最高,任何年龄皆可得病,但以小儿患者为多见。其临床症状为发病较急,畏寒发热,便次增多,腹泻粘液样或脓血样大便,腹痛及里急后重。中毒型菌痢则发病急骤,可在不见肠道症状前即出现高热、惊厥、神志不清、面青肢冷,呼吸微弱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诊治抢救常因呼吸循环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中毒型菌痢的临床特点,寻找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6月~2002年6月我院收治20例中毒型菌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中14例(70%)疑似乙型脑炎,6例(30%)疑似败血症。结论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的儿童,夏季发病,起病急骤,高热40℃,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休克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与腹泻。往往要用直肠拭于或生理盐水灌肠,采取大便检查才发现黏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可作为诊断主要依据。大便培养分离出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可确诊。  相似文献   

7.
小儿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小儿常见肠道传染病。目前常用肠道抗生素有时治疗效果不佳。为了解小儿菌痢对药物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治疗,现将1998年住院的小儿急性菌痢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4O例为本院住院患儿,并经大便培养确诊为急性菌痢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Zmo~12a。1.2临床特点本组患者普通型为主33例,占82.5%,中毒型7例,占17.5%。发热时间平均4~sd,最长ZOd,腹泻持续时间平均10d,腹泻频繁,每日10余次,单用一种抗生素临床疗效差。1.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白细…  相似文献   

8.
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多发病 ,其中粘液脓血便约占 30 % [1] ,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 ,而最常见的病原菌就是痢疾杆菌。其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水电解质紊乱为主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选用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住院患儿 5 2例 ,应用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例全部为 2 0 0 1年 6月— 2 0 0 1年 9月间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住院患儿 ,大便常规均有异常改变 ,大便培养均为福氏志贺氏菌。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1治疗组 35例 ,男2 5例 ,女 1 0…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该病呈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病后仅有短暂和不稳定的免疫力,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引起该病爆发流行。我们于2004年6月--2006年10月使用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耐药细菌性痢疾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粘腋脓血便、里急后重.严重可短期内出现抽搐、休克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既往病人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现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30例,取得了很好效果,明显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11.
闻颖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8):1707-1708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脑型中毒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之一,多发生于2~7岁儿童(成人以休克型为多见),以突发高热或超高热起病,出现意识不清、反复抽搐,部分患者腹泻症状轻,且腹泻较中毒症状出现晚,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2.
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多发病,其中粘液脓血便约占30%[1],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而最常见的病原菌就是痢疾杆菌.其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水电解质紊乱为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选用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住院患儿52例,应用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断方法,比较磷霉素钙与利福昔明对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诊治的28例儿童细菌性痢疾患儿,采集一般资料并行实验室检查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采用磷霉素钙治疗,治疗组采用利福昔明治疗,疗程5~7天.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腹泻缓解时间.结果 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的患儿其志贺菌阳性率为25%,与阴性患儿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利福昔明治疗组与磷霉素钙治疗组,二者在退热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腹泻缓解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在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面,磷霉素钙与利福昔明是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有全身中毒症状和肠道症状二方面,根据病情可分为普通型、轻型、中毒型三型。急性普通型菌痢是人体感染痢疾杆菌后最多见的一种临床类型,菌痢临床症状的轻重及自然病程长短与所感染的痢疾杆菌的型别、数量、感染个体的健康状况和反应性有关。感染痢疾杆菌质潜伏期一般1~2天,也可短至数小时,长至1周。典型的细菌性痢疾呈急性起病过程、常有突然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是结肠粘膜溃疡、化脓性炎症。突出的临床特点为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以结肠溃疡性、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笔者采用甲硝唑灌肠治疗菌痢 1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 8例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 8个月~ 60岁 ,成人 8例 ,小儿 1 0例 ;对照组 1 0例 ,成人 8例 ,小儿 2例。2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型和中毒型 ,治疗组轻型 1 5例 ,重型 3例 ;对照组轻型 9例 ,重型 1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 ,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 ,中毒型以高热、抽搐等中枢神经症状为主。实验室检查 :大便肉眼观察脓血便或稀便、无臭。镜检 :大量脓细胞、…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夏秋季节的多发传染病,临床上以中毒型菌痢为最严重。后者特点是起病急骤,可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时即有高热、抽搐、精神极度萎糜、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节律不整,神志有时不清,甚至出现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我科1987~1989年共收中毒型菌痢10例,其中成人8例,小儿2例,经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粘腋脓血便、里急后重。严重可短期内出现抽搐、休克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既往病人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现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30例,取得了很好效果.明显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诊断体会(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该组42例均因腹泻发烧等收入院,但其中31例有阵发性腹痛史,26例有果酱样大便,35例可扪及腹部包块,钡灌肠和腹部B超有助于确诊.结论小儿非典型肠套叠即使有明显的伴随症状或并发病,但腹痛、果酱样大便及腹部包块仍是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肠侵袭型大肠杆菌腹泻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细菌性痢疾与肠侵袭型大肠杆菌(EIEC)腹泻的临床表现。方法分析EIEC腹泻的临床表现,并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定鉴别两类疾病。结果急性细菌性痢疾和EIEC腹泻都有相似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消化道表现,但是急性细菌性痢疾全身症状较重且可发生中毒性痢疾,EIEC腹泻全身症状较轻,用药效果明显。结论细菌性痢疾与EIEC腹泻临床症状相似,但表现轻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