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栾风彩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45-14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防护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防护套400例)和对照组(未使用静脉留置针防护套400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脱出率降低,留置天数减少,舒适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对照组为15.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防护套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留置针的脱出,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延长保留时间及减少并发症效果。方法:将临床8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延长保留时间及减少并发症效果。方法:将临床8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完全推进血管后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延长,有效防止了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完全推进血管后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延长,有效防止了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和防止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浅静脉留置针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按常规进行腹穿抽液术,观察组34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腹穿引流术。[结果]观察组患者耐受率为94.1%,引流中导管阻塞3例(占8.8%),出现并发症1例(占2.9%);对照组患者耐受率为82.4%,引流中导管阻塞12例(占35.3%),出现并发症9例(占26.4%);两组耐受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导管阻塞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引流抽放腹水耐受性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10-113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6例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照静脉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94例)和观察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62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197.64±96.73)d,对照组为(95.01±34.23)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对照组为14.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比,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显著延长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栓形成发生率、血栓形成特点、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栓形成发生率、感染率分别为8.0%、4.0%,与对照组的32.0%、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导管血栓形成原因中中导管留置时间过长3例,患者血液高凝4例。另外,两组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护理服务、溶栓护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主要与导管留置时间过长、血液高凝状态等有关,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立平 《海南医学》2012,23(7):146-147
目的评价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中的作用。方法将248例在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中心静脉导管组(对照组120例)和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组(抗感染组128例),观察两组CRI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抗感染组的CR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3%vs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I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但两组患者CRI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可明显降低ICU患者CR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郑瑞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28-1929
目的观察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8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PICC)和对照组43例(静脉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一次置管后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置管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后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结论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化疗中,PICC在留置时间、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方面,都较静脉留置针有着更为突出的优点,是中长期输液治疗一条安全、方便、有效的给药通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陶玲玲 《当代医学》2016,(35):180-182
目的 探讨自制带绦纶套导管保护袋在血液净化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行带绦纶套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使用自制带绦纶套导管保护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中和治疗后的辅助固定,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医用透明胶布粘贴固定.观察比较2组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自制带绦纶套导管保护袋进行血液净化颈内留置导管的辅助固定可减少颈内导管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英  张小钰  阎东 《甘肃医药》2011,(12):761-762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不同夹管部位对化疗患者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化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留置针输液结束封管后夹闭延长管远段(延长管后段任意处),观察组在留置针输液结束封管后夹闭延长管近段(延长管前1cm处);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导管内回血、导管堵塞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导管堵塞率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疗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夹管部位在延长管近段明显提高留置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留置针局部加温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患者1 20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留置针局部加温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堵管、溶血发生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堵管率35.8%,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血率7.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3±13.4)h,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1.5±15.6)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针局部加温可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减少堵管及溶血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输液中的安全系数,减少对血管损伤及机体危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创伤性血胸患者采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54例早期创伤性血胸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普通胸管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创伤性血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具有较小痛苦、较好治疗效果、较小创伤等优势,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琳  吴小玲  薛秒 《西部医学》2012,24(3):590-59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规格型号静脉留置针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老年肺心将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BD-22G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30例,BD-24G静脉留置针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留置针在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和堵管率的发生及留置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穿刺时及留置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堵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4G留置针比22G安留置针更适合运用于老年肺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使用医用葡萄糖酸洗必泰棉片护理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接头,对降低导管相关感染事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进行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血透导管接头不同的消毒方式,将90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碘伏棉签消毒导管螺纹接头,观察组使用医用葡萄糖酸洗必泰棉片对导管螺纹接头擦拭消毒。观察2组患者血液透析置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  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感染13例,发生率28.9%,观察组感染3例,发生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91.96±2.76)分,对照组(87.16±2.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使用医用葡萄糖酸洗必泰棉片擦拭消毒血液透析导管螺纹接头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操作、感染防控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预防对策。方法选择该院肝胆外科颈内静脉留置CVC患者564例,采用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取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内静脉留置CVC患者感染率为4.07%。革兰阴性菌感染占43.5%,革兰阳性菌感染占34.8%,真菌占21.7%,感染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占52.1%。导管留置14d以上感染率为8.5%,14d以下感染率为2.1%,感染患者多为晚期肿瘤和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同导管接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留置CVC感染不容忽视,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病情、置管时间、接头装置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邓朝  唐小华 《吉林医学》2014,(22):5009-5011
目的:观察24G静脉留置针在骨科老年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400例骨科老年患者抛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上海锦泽夏本公司生产的22G防逆流Y型留置针,观察组采用上海锦泽夏本公司生产的24G防逆流Y型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不舒适度、静脉炎、导管堵塞、针眼发红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舒适度、静脉炎、导管堵塞、针眼发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G静脉留置针比较22G静脉留置针更适合骨科老年患者的静脉治疗,24G静脉留置针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更关键是满足骨科患者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形成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后血栓发生率(40.00%)高于观察组(10.00%)(P0.05);其护理的满意度(50.00%)亦低于观察组(95.00%)(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以及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对其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则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王兴远  周伟  江波  李程  王颖  应伟 《西部医学》2012,24(2):317-318
目的评价胸腔灌注血凝酶与拓扑替康治疗癌性血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9例癌性血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血凝酶与拓扑替康针腔内灌注化疗。结果 29例经治疗2~4次后,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86.2%,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血凝酶与拓扑替康腔内灌注化疗,对癌性血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就诊的SAP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置管后7d和14d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和穿刺点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7d和14d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和穿刺点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SAP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李丽华  杨筱敏 《西部医学》2011,23(1):164-165
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途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采用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置管而发生感染的差异。结果股静脉发生感染率最高(31.2%),锁骨下和颈内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次之(13.7%、15.4%),经外周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最低(3.8%),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结论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与留置途径有明显的相关性,采用外周静脉置管途径可以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