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排CT检查及其后处理功能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64排CT对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36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运用工作站后处理技术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判断64排CT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检查前32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结果 36例中,X线检查发现48处,64排CT扫描共发现肋骨骨折75处.各种后处理图像中,容积再现技术(VR)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及曲面重建技术(CPR)在显示细微肋骨骨折上效果较好.结论 64排CT检查及其后处理技术可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伟成  邱建国 《右江医学》2011,39(5):590-591,68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组成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胸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胸部容积扫描,经重组后行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 Thin)、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和容积再现(VR)重组成像,并对重组成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例胸外伤患者中共发现55例147处肋骨骨折,VR、MIP、CPR可显示骨折的位置、数量、骨折处移位情况。在重组图像中,VR在显示骨折移位上有优势,MIP、CPR在显示细微骨折上效果最好。SSD在显示肋骨骨折上不具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肋骨重组成像能明确诊断肋骨骨折。VR图像能直观显示骨折移位及所致骨架畸形程度,但对细微骨折的显示不如MIP Thin、CPR清晰。MIP Thin、CPR能清晰显示肋骨骨折的位置、形态及程度,但在显示骨折的空间结构上不具优势。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应在横断位图像的基础上联合多种重组成像技术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 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80例外伤骨折及可疑骨折患者行计算机X线成像(CR)及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对CT数据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不同重建方法 对骨折的显示效果. 结果 80例中总肋骨骨折数为376根,CR显示骨折327根,检出率87%.多层螺旋CT多种图像后处理中,表面遮盖法(SSD)发现骨折363根,检出率96.5%.容积再现法(VR)显示369根,检出率98.1%.曲面重建(CPR)和多平面重建(MPR)显示全部骨折376根,检出率100%.并将CR、SSD、VR、MPR、CPR进行配对做x2检验,显示SSD、VR、MPR、CPR准确率显著高于CR,SSD、VR与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D与V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多种重建方式对肋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各种重建方法 中以曲面重建(CPR)和多平面重建(MPR)对骨折显示最佳,将轴位与各种重建方法 相结合,可更准确发现骨折,是常规肋骨平片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86例胸部外伤临床考虑有肋骨骨折患者行胸片检查后,再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组技术(MPR)显示肋骨骨折。结果 86例患者中,胸片显示167处肋骨骨折,25处可疑骨折,16例未见明确骨折;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并运用VR及MPR结合共显示肋骨骨折213处;胸片25处可疑骨折,在多层螺旋CT图像上显示22处骨折,排除3处骨折;胸片16例未见明确骨折,在多层螺旋CT图像上显示24处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组合对肋骨骨折的诊断较常规的胸片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信息,能显示肋骨骨折位置、形态、数量及合并症,在对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的扫描技术和后处理功能在无错位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外伤怀疑肋骨骨折或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曲面重组技术(CPR)及轴位图像结合分析.结果 829例患者中肋骨骨折数为1 820根,其中无错位性肋骨骨折601根,占骨折总数的33.0%.601根中,前肋141根,腋中线处238根,后肋185根,多发骨折37根.发生于肋软骨交界处89根,胸肋关节处103根.结论 无错位性肋骨骨折X线平片准确诊断困难,应用MPR、VR、CPR及轴位图像结合分析更能准确诊断无错位性肋骨骨折,可清晰、直观、完整地显示肋骨结构、骨折位置、形态及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不完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不完全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MSCT常规扫描图像拆薄至1.25 mm,并利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三项后处理重建技术对不完全骨折图像进行分析,对比各技术诊断肋骨不完全骨折的效...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胸部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运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优缺点。结果 65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共发现骨折287处。各种后处理技术中,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技术在显示微细肋骨骨折上效果较好,三维表面遮盖法和容积再现技术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对判断肋软骨骨折效果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熊春  徐先  曾博 《当代医学》2016,(32):81-82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6例通过X线片检查阴性或可疑的胸部外伤患者,在受伤以后2周时间内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图像拆薄重建,然后将其传输至随机工作站进行处理,获得相应的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construction,CPR)图像。然后通过2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一起阅片,判断是否为骨折。结果96例患者中92例显示存在骨折,总计有156处,阳性率为95.8%,包括肋软骨骨折10例(共计有16处),肋骨骨折82例(共计有140处),VR诊断肋骨骨折133处,确诊率85.2%,CPR诊断肋骨骨折156处,确诊率100.0%。结论64排螺旋CT曲面重建对肋骨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年来我院行64排螺旋CT肋骨骨折重建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薄层扫描,并进行MPR、MIP、SSD、CPR及VR等方法后处理,与DR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例中DR显示106处肋骨骨折,螺旋CT扫描各种重建方法发现肋骨骨折146处。结论 64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更高,MPR、MIP、CPR重建成像技术在显示肋骨轻微骨折上效果较好,SSD、VR成像在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和空间位置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肺栓塞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收集2008年2月~2010年12月经CT肺动脉增强扫描证实为肺动脉栓塞患者15例,并将图像进行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建再处理,回顾性分析其像学表现.结果 通过64层螺旋增强扫描以及各种图像后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以表8例肋骨CT检查漏诊病例,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的限度。资料和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127例行肋骨CT检查患者,男83例,女44例,年龄18—88岁,平均51.83岁。应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或GE Lightspeed64层VCT行肋骨CT扫描,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电影显示等方法观察骨折情况。结果127例患者中,共检出骨折患者115例,骨折565处。14例复查患者中,6例骨折情况无变化。另有8例可见原未显示的新骨折,共检出14处。结论虽然MSCT作为诊断肋骨骨折的必要检查手段有重要意义,但是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可能发生的“隐匿性骨折”嫡例应提示必要复查,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V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普通X线平片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VR、SSD图像处理,评价各种后处理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 60例患者通过后处理技术显示,最终均确诊为隐匿性骨折,其中环枢关节15例,膝关节8例,肩关节7例,足跗骨6例,肋骨5例,腕关节3例,踝关节4例,肘关节3例,骶尾骨2例,颞颌关节2例,颈椎棘突、胸肋关节,下颌骨,甲状软骨、舌骨各1例,CT横断轴位、MPR、VR、SSD诊断骨折阳性率分别为86.7%(52/60),100%(60/60,75%(45/60),68.3%(41/60)。结论 64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后处理技术,尤其MPR技术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武建民 《河北医学》2013,19(7):1026-1029
目的:探讨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7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37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确诊52处骨折,其中,6处(11.54%)位于第l、2肋,33处(63.46%)位于肋骨角,5处(9.62%)位于前肋,8处(15.38%)位于后肋。排除4处,其中3处位于第1、2肋,l处位于肋骨弓部,新增3处,2处位于肋骨角,1处位于后肋。共确诊骨折52处,4处(7.69%)为完全线性骨折,48处(92.31%)为不完全线性骨折。结论:对可疑肋骨骨折患者给予MPR为主,VR定位,CPR重点观察的CT检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性。螺旋CT检查方法图像显示清晰,能满足对隐匿性骨折定位、定性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郑穗生  周勇  陈坚 《安徽医学》2007,28(4):288-29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的58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GE Light Speed V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VR、MPR、CPR、MIP图像后处理重建,并对照手术或DSA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58例中脑血管无异常21例、发现动脉瘤21例、动静脉畸形9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及烟雾病2例。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的脑内血管性病变的检查方法,它可以作为颅内血管性病变筛查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5.
周俊  陈庆  许文渊 《甘肃医药》2011,(6):333-33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部外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采用16层螺旋CT胸部(包括全部肋骨)平扫获得原始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肋骨重建观察和分析,并与胸部X线平片对比。结果:58例胸部外伤患者16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图像确诊肋骨骨折54例、162条、198处,并发气胸13例(24.07%),血胸18例(33.33%),肺挫伤9例(16.67%),胸壁皮下气肿4例。胸部X线平片漏诊肋骨骨折6例(11.11%)、39条(24.07%)、48处(24.24%)、气胸5例(38.46%)、血胸17例(94.44%)、肺挫伤7例(77.78%)。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是胸部外伤患者胸部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能准确诊断肋骨骨折及其并发症,从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胸部外伤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对照其X线平片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普通X线摄片诊断肋骨骨折22例,可疑骨折4例,正常4例;肋骨骨折45根,可疑4根,后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28例62根,包括1例肋软骨骨折。X线明确诊断的有22例,肋骨骨折为45处,不能显示肋软骨骨折,骨折显示率为72.6%;而多排CT扫描后MIP及CPR及3D后处理后肋骨骨折显示率几乎可达100.0%,同时还发现创伤性湿肺1例,气胸1例,胸腔积血5例。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疑难复杂重症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何小川  罗新 《当代医学》2010,16(9):87-88
目的如何避免肋骨骨折的漏诊。方法对17例胸部外伤患者行双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经多平面重建与容积再现技术及表面掩盖法等后处理技术,获得三维重建图像来观察全部肋骨轮廓,再应用曲面重建,沿肋骨长轴重建,以显示整根肋骨全貌。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与胸部DR片对照分析,找出漏诊原因。结果37例肋骨骨折共136根肋骨骨折,肋骨骨折以4~10肋(81.6%)、腋段(48.5%)、单发(81%)常见。胸部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50例,共85根肋骨骨折(61%).可疑骨折9例(6.6%),螺旋CT发现胸部DR平片漏诊7例(18.9%),53根(38.97%)肋骨骨折。胸部DR平片漏诊的肋骨骨折多位于肋软骨及近肋软骨部位和无移位的骨折。结论双层螺旋CT平静呼吸扫描,结合临床体格检查及胸部平片所见,可明显减少肋骨骨折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容积扫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对328例腰腿痛患者行全腰椎CT容积扫描及MPR、VR和CPR等图像后处理,观察腰椎峡部裂的显示情况。结果 328例中发现腰椎峡部裂26例,占8.0%。共检出50处腰椎峡部裂,斜矢状位、曲面重建、容积再现、MPR均可清晰显示腰椎峡部裂的直接征象,椎弓关节间部的骨性缺损,包括椎弓峡部骨质增生和碎骨片等继发改变。而轴位发现峡部裂仅21例(80.8%)。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及重建技术的运用能明显提高腰椎峡部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cclusivedisease,ASO)诊断中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疑有ASO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将数据在AW4.1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其反转像(Inverse—MIP)、曲面重建(cra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及高级血管分析(advanced vesselanalysis,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9例的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正常4例,5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塞,呈节段性或跳跃性,闭塞动脉周围较多代偿侧支血管。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可清楚地观察下肢动脉的血管形态及管壁的钙化斑块,了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病变的术前评价、诊断和筛选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拟诊为茎突综合征并行64排螺旋CT扫描的18例患者,分别行三维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等图像后处理,测量其双侧茎突的长度和内倾斜角度。结果:18例患者(36侧)均通过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VR和MPR(包括CPR)重建,36侧茎突中35侧显示清晰,其中1例左侧茎突缺如。茎突长度〉301mm者23侧(63.9%),内倾斜角〉25度者32侧(88.9%)。双侧茎突长度均〈30mm,同时双侧内倾斜角均〈25度者仅有1例。结论:茎突过长结合角度异常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重要依据。64排螺旋CTMPR和VR重建能清楚、直观地显示茎突在三维空间的全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角度以及反应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一种较准确、且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