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味甘露消毒丹方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毒副反应34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已成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但TACE后常产生发热、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目前临床上均以西药对症处理。本科自1998-12/1999-07,对3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TACE的患者发生的毒副反应采用了中药加味甘露消毒丹方治疗,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98-12/1999-07经TACE治疗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在38岁~73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7例,每组男女均分别为15例和2例,其中10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3例为胆管细胞癌,其余均为临床诊断,符合中国抗癌协会1989年制定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根据1986年国际防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肝癌TNM分期,均属Ⅲ~Ⅳ期患者,KPS计分均在60分以上,采用常规TACE治疗,化疗药物选用5-Fu,ADM,MMC,两组患者进行TACE后均采用预防感染、补液常规处理。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对原发性肝癌诊疗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肿瘤血管生成和微循环中起一定作用,有关NO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临床变化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含量及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和灌注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5FU、丝裂霉素(MMC)、顺铂治疗(TACE)进展期肝癌(HCC)21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应用TACE治疗21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Ⅱ期15例,Ⅲ期6例.结果接受TACE患者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9%,平均生存期91mo,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715%和424%.Ⅱ期患者获得的平均生存期、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105mo,867%,60%;明显优于Ⅲ期患者的53mo,367%,0%(P<001).多次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112mo,明显优于单次治疗的68mo(P<001).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异常.结论羟基喜树碱经肝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是治疗进展期HCC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将88例肿块直径≥8cm、无手术指征的肝癌随机分成肝动脉栓塞化疗(TAE)组、超声导向瘤体注射无水酒精(PAI)治疗组、TAE和PAI结合治疗组,对比观察治疗后肿瘤缩小率(≥20%)和AFP下降率(≥20%)。结果显示,TAE+PAI疗法与单纯PAI疗法、单纯TAE疗法与单纯PAI疗法,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而TAE+PAI疗法与单纯TAE疗法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对≥8cm的肝癌,单纯PAI疗效差,应以TAE疗法为主,PAI疗法仅可弥补TAE疗法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对晚期消化系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含羟基喜树碱化疗方案治疗(羟基喜树碱由贵州中联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其中,男20例,女16例;食管癌4例,肝癌8例,胃癌10例,大肠癌12例.其中6例大肠癌及5例胃癌为术后复发,淋巴结广泛转移.根据不同部位的肿瘤用不同的化疗联合用药及不同的用药途径.肝癌选用动脉灌注化疗;大肠癌选用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静脉化疗,其他选用全身静脉化疗.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36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CR6例,PR13例,NC12例,PD5例,总有效率52.7%,其中大肠癌的有效率为66.0%(8/12).有两例大肠癌术后复发,淋巴结广泛转移,皮肤转移和1例广泛淋巴结转移无法手术的患者经治疗达到CR.结论羟基喜树碱对晚期消化系肿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视原发性肝癌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患者宜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适应证选择最佳方案。应依据肿瘤的大小和数目、肿瘤侵袭的部位和范围、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情况、患者肝功能代偿程度以及全身状况而全面衡量决定。进一步规范肝癌的治疗,为患者确定最佳首选方案和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肝癌的总体疗效,是当前肝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出现发热、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入组的方式,将拟行TACE初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及腹水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最高体温及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可以减轻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对晚期肝癌癌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肝癌癌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联合组4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给予吗啡缓释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痛散外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吗啡用量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显效率为64.3%,总有效率为69.0%;联合组显效率为75.0%,有效率为95.0%,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患者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0.75, P=0.041),随着VAS评分的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吗啡用量无显著变化,分别为(50.5±2.3) mg/d和(48.3±2.5) mg/d,而联合组治疗前后吗啡用量分别为(51.1±3.0) mg/d和(31.3±2.1) 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吗啡用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消痛散外敷联合吗啡缓释片可有效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吗啡的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多抗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化疗中预防白细胞下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抗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化疗过程中预防白细胞下降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肝胆外科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变化,治疗组在患者化疗前后给予5%GS 500ml 多抗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对照组未加多抗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复查白细胞计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抗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化疗中应用,可有效地预防白细胞下降,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化疗时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癌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型患者后,对证候、甲胎蛋白、肿瘤形态、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64位原发性肝癌患者(辨证属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人,治疗组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口服抗癌方煎剂,对照组患者单纯行TACE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29/32)、65.63%(21/32),肿瘤初次复发率分别为9.40%(3/32)、34.38%(11/32),治疗组患者在血清AFP水平的降低及中医证候显著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癌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型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肿瘤的复发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肝癌患者96例,男66例,女30例,年龄28岁~70岁,平均年龄48.2岁.肝癌体积占肝脏55%以下,门脉无癌肿侵犯者.应用同轴导管系统,超导选择技术,介入治疗,药物选择:丝裂霉素20mg,表阿霉素50mg,5-FU500mg,配成40%的碘油冲注后,再进行栓塞术,对发现AFP回升肿瘤增大,栓塞动脉再通者再进行化疗栓塞,治疗问隔2mo~6mo不等,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生升指标进行临床评价.结果96例患者中,30例经一次治疗后病情稳定,20例患者进行第二次化疗栓塞,10例进行三次化疗栓塞,临床症状改善占70%,病灶缩小车55%,甲胎球下降率65%,术中1例瘤体破裂死亡,发热反应占30%,恶心、呕吐占35%,肝功能异常者占20%,1a存活率占70%,2a占15%,5a存活率1.2%.结论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对不能手术切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下131Ⅰ-碘油内放射治疗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20例晚期肝癌的患者采用CT引导下将同位素131Ⅰ-碘油注入肝癌瘤灶内,进行内放射治疗.为肝癌的介入性治疗开辟了新路.方法准备好器械和药品,做好穿刺前准备.患者体位根据肝癌的位置,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CT扫描选择穿刺的最佳层面,体表定位后,皮肤常规消毒,局麻,进行穿刺.CT扫描核实后将计算机算好的131Ⅰ-碘油经穿刺针注入瘤灶内.术后严密观察4 h~6 h.结果 14例肝癌肿瘤直径<10 cm,治疗后影象学随访,肿瘤缩小率为方便用户42.5%以上,2例肿瘤缩小率为10%以上.6例肿瘤直径>10 cm,治疗后随访,3例肿瘤缩小率为避免20.3%以上,2例为10%.患者症状普遍得到改善,肝区疼痛减轻,饮食增加.结论 CT引导下131Ⅰ-碘油内放射治疗晚期肝癌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是治疗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的非手术疗法.每克癌组织给予9.25MBq的放射剂量,可完全杀灭癌细胞.通过内放射治疗使肿瘤细胞在短期内受到最大程度杀伤,而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控制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研究中药“生命力7号─消痞退黄胶囊”治疗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肝癌“癌中之王”,中位生存期平均在3mo左右.肝癌病机在于正气虚损,邪气乘袭,蕴结于肝,肝气郁结,气机受阻,血行不畅,痰瘀相互,形成痞块,乃至肝癌.我们审因论治辨析肝癌其主要症状及病理有四,治当疏肝理气,除湿醒脾;行气活血,化瘀消积;清利湿热,泻火退黄;养阴益气,养血柔肝.我们辨证论治,辨病用药特研制“生命力”纯中药治癌系列中的“生命力7号─消痞退黄胶囊”A.B.C用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及肝硬变腹水、脾肿大等症的对症治疗.结果“生命力7号─消痞退黄胶囊”由近20味中药组成.经临床治疗156例晚期肝癌疗效表明:肝癌患者服用“生命力7号─消痞退黄胶囊”后,一般在12h~24h内即见效果.主要表现为:止痛或疼痛明显减轻可耐受,二便增多排气多,腹胀见消,肢肿见消,继续服药疗效稳定:1wk~2wk黄疸退,腹水消,精神好,气色好,体力增,胃纳佳,2wk~4wk肿块变软变小,1~2个疗程癌肿缩小一至几个厘米,病情控制,体质增强,继续完成巩固治疗,则疾病转归,生命延年.经统计我院肿瘤科1995/1997临床治疗肝癌156例,疗效表明:“生命力7号─消痞退黄胶囊”用于治疗晚期肝癌总有效率达88.47%.  相似文献   

14.
健脾理气法治疗26例Ⅱ期肝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统计,在1000例左右初诊肝癌病人中90%为中、晚期:当今肝癌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尽管手术疗效最好,但仅适用于5.3%肝癌病人,因此在我国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肝癌比较普遍。有人观察到中、晚期肝癌有90.3%的病人自始至终或在某一阶段表现为脾虚证,为此作者应用健脾理气中药治疗26例Ⅱ期肝癌病人,并与非健脾理气中药治疗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时肝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时肝损伤的程度.方法本文对我院1999-07/2000-02间采用多电极射频治疗45例小肝癌患者后,对其肝功能损伤指标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如下:本组患者45例,男42例,女3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55.4岁.原发性肝癌39例(其中32例HBV阳性,16例在肝硬变基础上发生肝癌),转移性肝癌6例(结肠癌肝转移4例,胆管癌肝转移1例,肺癌肝转移1例),肝癌组织位于右叶34例,位于左叶8例,左右叶均有3例.肿瘤组织均<5.0 cm.平均病史4.3mo(15d~8mo).AFP>200μg/L有14例(31.1%),6例转移性肝癌AFP<20μg/L.全部病例经B超,CT和病理学活检证实.在B超引导下将直径3.5cm的多电极射频针(美国达隆公司产)直插至肿瘤底部,在一定发射功率、一定时间及一定加热次数后将多电极射频针退出.术后平均2 d后静脉抽血,用日产全自动生化仪(7070A)测定肝损伤指标.结果 45例小肝癌患者经多电极射频治疗前后,肝损伤指标分别表现为治疗前:Ⅱ(μmol/L)14.1±1.34,治疗后:26.7±1.81(P<0.01);治疗前:Bi-L(μmol/L)7.8±0.72,治疗后:12.7±0.92(P<0.01);治疗前:AST(u/L)47.5±3.82,治疗后:192.1±4.83(P<0.01);治疗前:ALT(u/L)51.3±3.54,治疗后:346.1±4.01(P<0.01);治疗前:TP(g/L)70.1±0.78,治疗后:71.2±0.25(P>0.05);ALB(g/L)39.1±0.83,治疗后:38.4±1.21(P>0.05);治疗前:AKP(u/L)133.7±1.79,治疗后:139.1±1.63(P>0.05);治疗前:r-GT(u/L)130.1±1.27;治疗后:134.1±1.18;治疗前:胆固醇(mmol/L)3.01±0.75,治疗后:3.17±0.63(P>0.05);治疗前:甘油三脂(mmol/L)1.08±0,75,治疗后:1.1±0.35(P>0.05).结论多电极射频治疗小肝癌时肝损伤指标具有一定影响,主要以:II,AST,ALT为显,但并不影响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整体治疗.  相似文献   

16.
海螵蛸大贝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海螵蛸、大贝母组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62例经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海螵蛸、大贝母、炒糯米混合末,疗程2mmo;对照组服雷尼替丁、硫糖铝,疗程相同.疗程结束后按内镜下积分判断疗效.治疗中定期检测血象、尿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80%,统计学处理u=0.12,P>0.05,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有3例(10%)出现血象、尿常规和肝功能改变.结论中药海螵蛸、大贝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适宜轻中度患者,未发现对血象和肝肾功能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腕踝针对肝癌疼痛的镇痛疗效及对神经肽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中重度肝癌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体内神经肽类物质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癌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分为5组,中度疼痛2组,重度疼痛3组,观察各组的缓解率、不良反应及对体内血浆β-内啡肽与P物质(SP)的影响.结果:腕踝针对中度疼痛缓解率为85%,对重度疼痛缓解率为63%,针药结合缓解率为83.33%.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β-内啡肽指标分别为(29.4±22.57)、(67.47±40.34)pg/ml,治疗前后体内的SP指标分别为(42.26±13.00)、(30.92±8.34)pg/ml.结论:腕踝针治疗中重度肝癌疼痛疗效肯定,对重度疼痛结合药物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引起体内血浆β-内啡肽的释放与SP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35例脂肪肝患者,采用0.25%灭滴灵250ml静滴,每日一次,并用中药降脂汤联合治疗,并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照分析.其总有效率为83.3%,提示本组药物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62例均经B超、CT、MRI、肝动脉造影和(或)AFP检查确诊为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1例;治疗组入院后即服用八宝丹胶囊,对照组为入院后即服用水飞蓟宾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TACE术后ALT、AST、γ-GT、TBil等指标均上升,与TACE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患者TACE术后以上各项指标未见明显上升,与TACE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TACE术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症状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热、腹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八宝丹胶囊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并发症,如肝功能损伤、术后发热、术后腹病等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肝舒宁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同期临床随机对照观察,肝舒宁组110例用"肝舒宁颗粒剂"治疗,对照组106例用"乙肝宁冲剂"治疗,疗程为6mo.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肝穿病理、肝功能化验评价疗效.结果肝舒宁组治疗后两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肝舒宁组治疗后血清清蛋白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肝舒宁组治疗前、后完成两次肝穿者21例,对照组为11例.肝舒宁组肝脏炎症计分由治疗前的8.96±4.3变为治疗后的5.51±2.4(P<0.01),肝纤维化计分由治疗前的9.93±6.2变为治疗后的5.82±4.4(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肝脏炎症计分分别为8.75±3.9和7.52±2.1(P>0.05),肝纤维化计分治疗前、后分为9.09±5.7和10.97±5.3(P>0.05).结论中药肝舒宁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减轻肝纤维化、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