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长脑瘫基本知识、康复情况、依从性等。[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小儿脑性瘫痪进行门诊康复治疗的40例和住院的40例共80例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以上的家长不知晓脑瘫是一种什么疾病,60%以上的家长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80%的家长没有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家庭康复治疗及早期干预,表示没有家庭康复的相关内容,没有家庭康复的指导方案,没有相关专业人员在家里进行指导。[结论]3岁以下脑瘫患儿家长基本知识缺乏,没有家庭早期干预和家庭康复指导方案及评价,家长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家庭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42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由固定家长陪伴患儿治疗全过程,对患儿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康复医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环境优化及家庭康复方法培训。对照组因经济及其他因素放弃康复或间断康复,未采取家庭康复环境优化措施。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 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88 总百分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高危患儿运动功能和智力的影响.方法在80例脑瘫高危患儿中,观察组50例,在常规脑瘫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规范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只进行常规脑瘫综合康复治疗.主要因为其家长忙,没时间或担心做不好会损伤孩子等原因而放弃家庭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和智力明显提高.2组疗效比较,p<0.01.结论家庭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高危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接受康复的脑瘫患儿及所在家庭的情况,以及社会予其的关注度。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对接受康复治疗的150例脑瘫患儿的基本状况、家庭情况、社会关注度及家长对社会支持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收到有效调查表150份。75例首次治疗年龄1岁以内;130例康复治疗有效;126例有情绪及人格特征变化。患儿以家庭教育为主(133例);59.4%母亲学历中专或高中以下。76.7%脑瘫患儿家庭年收入不足6万元,而54.7%年治疗费超过4万元。119例患儿父母单、双方放弃工作,其中93.3%有精神压力;56.7%对脑瘫知识了解匮乏。81%的家长认为社会应在政府福利、社会保障、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社区训练及法律帮助等6个方面给予支持。结论社会各层面都应关心脑瘫患儿,为其康复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康复训练指导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采取以集体授课为主、单个指导为辅的方式对患儿家长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并鼓励其阅读有关脑瘫康复的书籍.结果大多数患儿家长掌握了简单的家庭训练方法,如仰卧位抬头、翻身训练、坐位训练、四爬位姿势等.结论让患儿家长了解脑瘫的病因、症状及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配合治疗师的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对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康复作用及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40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强调家长参与(在家中坚持治疗)。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17.5%,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0%,对照组3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家长参与治疗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应加强脑瘫患儿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本组主要通过对脑瘫患儿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包括运动及语言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指导家长掌握一些康复护理训练的基本知识,对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治疗。结果:大部分脑瘫患儿的肌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智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家长对脑瘫康复治疗树立了信心。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训练及家庭康复指导,使脑瘫患儿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社区与家庭结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虹 《中国康复》2009,24(1):69-70
目的:探讨家长树立正确心态参与脑瘫社区家庭结合康复的重要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家长参与组(家庭组)各40例,均接受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家庭组同时增加家长理论培训和家庭康复训练。2组均观察1年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评定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GMFM分值,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2组间比较,家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树立正确心态参与社区家庭结合康复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的疗效显著;社区家庭结合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经济的治疗模式,对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保证患儿的终身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对患儿的父母来说,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脑瘫患儿的康复主要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患儿家长根据在院时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康复护理.良好的家庭康复护理可促进脑瘫患儿护理目标的实现,并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总结康复经验,提高脑瘫患儿康复质量。方法:根据190例脑瘫患儿的病情,制定与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性的物理、作业、言语等康复训练治疗,而观察组另加家庭康复训练。结果:16例康复痊愈,151例治疗有效,23例治疗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应遵循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基本原则,经长期正确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特别是家长参与下的家庭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儿残疾程度,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张晓丽  钟晨 《护理与康复》2013,12(8):775-777
总结对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家长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内容包括心理指导、睡眠护理、穿脱衣护理、喂养姿势、运动训练、言语训练及癫痫护理。脑瘫患儿经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3月后,康复总有效率0~1岁为75.0%、2~3岁为82.4%、4~6岁为100.0%、>6岁为75.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家庭生活现状、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为提高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324例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脑瘫患儿病情重、病程长,家长精神压力大,经济负担重。[结论]脑瘫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对脑瘫的认识不足,临床应对家长加强脑瘫疾病康复治疗的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加强残疾儿童医疗救助,缓解家长的负性情绪,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对提高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8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Bobath、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综合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综合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该组患儿家长均接受了我院家庭康复指导后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包括头部控制训练、坐位、爬行、站立、步行、训练与游戏结合以及饮食护理等,比较患儿家庭康复护理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患儿家庭康复护理后在大便、小便、修饰、如厕、吃饭等生活能力指标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对于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6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观察及康复护理,包括推拿按摩与功能训练相结合,认知训练和手功能训练相结合,家庭指导训练及理疗等。认为采用医院康复结合家庭训练相配合的门诊康复治疗方法,能使治疗总有效率大幅提高,达到96.7%。并且,家长与医院配合康复时间越长,疗程越长,疗效越好;脑瘫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医院康复结合家庭训练门诊康复方式比较适合基层医院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及态度,研究制订相应的引导对策,提供心理支持,变消极为积极,以提高家长对脑瘫康复的正性影响,尽可能康复。方法通过临床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脑瘫患儿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患儿家长普遍有明显悲伤自责、迷茫无助、盲目求医、侥幸心理、替代保护、逃避责任等心理状态。结论通过调查,针对性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使家长情绪稳定,树立信心,了解康复,并积极介入康复,从而最大程度改善预后,降低残疾,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探讨家庭康复结合机构康复对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疗效。方法:将本中心2014年10月—2016年3月所有在训的42例6—45个月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机构康复,试验组除机构康复训练外,增加家庭康复,需进行家长康复指导和家庭康复记录、家长康复课程培训、家长心理辅导。采用儿童残疾量表(PEDI)、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项)和Peabody精细运动评定量表(PDMS-FM)对两组患儿进行自理能力、移动、社交、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的评定。结果:试验组PEDI各项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在PEDI功能技巧自我照顾(P0.01)和照顾者辅助下的自我照顾(P0.05)方面较前有显著提高,在功能技巧和照顾者辅助下的活动和社交方面均无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各项分值提高更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PDMS-FM抓握和视觉运动、GMFM-66项得分均较前提高显著(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各项分值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脑瘫患儿早期家庭康复结合机构康复使其在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移动能力、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更显著。专业人员需制定方案,有效督导家庭康复的实施,并给予家长心理支持,才可使脑瘫患儿得到更有效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脑瘫患儿分为医院康复组和医院-家庭康复组,两组均接受医院康复治疗,医院-家庭康复组的家长接受康复培训,为患儿实施家庭康复,治疗师定期随访。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末和治疗6个月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末评估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末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家庭康复组的评估结果优于医院康复组。连续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组评估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家庭康复组随治疗时间增加的上升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医院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家庭康复对脑瘫患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的方式及作用.方法 脑性瘫痪患儿60例分为医院康复组及医院一家庭康复组,2组分别给予医院康复及医院-家庭康复治疗1年.治疗前后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进行评定,对治疗前后智力发展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的平均值和平均增长值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MDI及PDI均有增长(P《0.05),医院-家庭康复组平均增长值优于医院康复组(P《0.05).结论 家庭康复是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不可缺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与家长参与治疗相结合的疗效。方法16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者予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按摩推拿、言语治疗等综合治疗,同时要求患儿家长参与治疗全过程,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效11例,占68.7%;有效4例,占25%;无效1例,占6.3%;总有效率93.7%。结论 合康复治疗与家庭康复结合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