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类固醇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基础、药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吸入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2.
不少研究报道证实,即使临床症状轻微的哮喘患者,其气道也存在炎症过程。临床短程应用皮质类固醇吸入对哮喘患者的症状减轻和气道反应性的降低极为有效。β_2-激动剂目前已被列为减轻支气管缩窄的首选药物之一,但有人报道长期应用短效β_2-激动剂不能降低气道反应性,甚至会使症状恶化。为此进行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探讨常规支气管扩张药加皮质类固醇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远期疗效,并与单纯常规支气管扩张药治疗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类固醇抵抗型哮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固醇抵抗型哮喘为难治性哮喘。糖皮质激素受体异常、免疫激活及糖皮质激素药动学异常可能与其形成有关。临床上根据口服泼尼松后FEV1的改善程度区分类固醇抵抗型哮喘与料类固醇敏感型哮喘。环孢菌素A可望用于治疗类固醇抵抗型哮喘。  相似文献   

4.
皮质类固醇能有效地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性反应,但在严重哮喘病例,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引起许多并发症。氨甲喋呤是叶酸拮抗剂,小剂量(7.5~15mg/周)可有抗炎作用。作者采取双盲对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医师Hippocrates 首先应用蜂毒治疗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蜂毒有抗炎、抗渗出和脱敏作用,类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类固醇激素,并具有抗菌性能和局部麻醉作用。作者介绍用天然蜂毒(蜂螫疗法)治疗呼吸系疾病的经验,治疗感染过敏型支气管性哮喘61例,其中11例为激素依赖型(经常接受类固醇治疗3~10  相似文献   

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气管哮喘有免疫调节作用,归纳其方式可能有⑴调控变态反应,⑵抗气道炎症作用,⑶“节约类固醇”作用,本文进行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红霉素减轻哮喘患者的支气管高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数篇报道提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三乙酰夹竹桃霉素对慢性哮喘患者临床状况具良好效用,其机制曾被认为并非抗微生物效应,而系药物的少许类固醇效应作用于类固醇依赖性哮喘的结果。一些研究者搞清了红霉素本身有抗炎作用,但能否改善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反应性仍不明了。作者评价红霉素对非类固醇依赖性哮喘患者对支气管高反应性的作用.支气管哮喘患者23例,以皮肤划痕试验结果分为变应型与非变应型两组,并进行了组织胺吸入激发试验,确定使FEV_1下降20%时组织胺的浓度值(PC20).初次吸入后,对患者进行10周的口服红霉素治疗,200mg tid,停用红霉素24小时后再重复  相似文献   

8.
由于哮喘具有慢性炎症和支气管痉挛的双重特点,推荐用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ICS)和长效β_2激动剂治疗哮喘。对有症状的患者,ICS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比双倍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更有效。本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三组两药——氟替卡松加沙美特罗、ICS(氟替卡松除外)加沙美特罗、ICS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ITM)联用控制哮喘的应用和费用开支情况。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综述了支气管扩张剂和非支气管扩张剂类抗哮喘药以及免疫药物等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应用现状和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Enprofylline 是新型黄嘌呤衍生物,因其仅有很小的腺苷受体拮抗作用,故无茶碱的利尿、增加胃分泌、游离脂肪酸释放及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副作用,而有较好的抗炎及舒张支气管作用。本文观察该药不同剂量对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选择206例均为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实验中一般不用口服支气管舒张剂,但必要时可吸入基础需要量的β2受体兴奋剂,同时亦可吸入或口服类固醇,吸入色甘酸钠、抗胆碱药和口服抗组织胺药物,也允许在整个试验期持续应用。所有患者先服用安慰剂bid,3~7天,作为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大剂量丁地去炎松(budesonide)气雾剂治疗类固醇依赖性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病人和方法 18例重症哮喘患者,平均年龄46.1岁,男7例。女11例。平均哮喘病程17.8年。所有患者依赖类固醇至少2年,每天需口服泼尼松龙7.5mg 以控制症状,且均出现了类固醇副作用。开始应用丁地去炎松气雾剂1mg 每天2次,然后增至2mg 每天2次(部分患者增至4mg 每天2次),总疗程12~18个月以上;同时继续应用其它抗哮喘药。于研究前及结束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呼气流速峰值(PEFR)等;记录患者哮喘症状、口服泼尼松龙用量以及每年因哮喘发作住院的次数。  相似文献   

12.
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介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协同效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说明同时吸入这两类疗效已非常确切的药, 可同时针对支气管哮喘(哮喘)的不同发病环节,从而改善哮喘的症状,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全世界约有1亿 5千万哮喘患者。在许多地区近 10~ 2 0年哮喘患病率增加了 1倍 [1 ]。吸入皮质类固醇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 ,国内外研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无统一意见。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综述。1 抗炎机制皮质类固醇吸入疗法药理机制的核心是抗炎作用 [1~ 3] ,主要包括 :1减少气道局部免疫球蛋白 E( Ig E)合成和降低Ig E的活性。通过作用于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而抑制 IL- 4、IL- 5、IL- 13等的合成与活性 ;抑制 CD+ 4 细胞活性 ,抑制 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  相似文献   

14.
Kasayama  S  朱小玉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33(3):138-138,F0003
目前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激素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长期治疗。已有研究表明长期应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绝经后哮喘妇女患者,可引起患者腰椎骨密度(BMD)减少。本研究旨在比较阿仑膦 (Alendronate)和阿法骨化醇(Alfacalcideol)治疗因上述原因引起BMD减少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必酮碟吸入12个月对成人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普遍认为,支气管炎症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原因。皮质类固醇有抗炎作用,因而类固醇吸入治疗可能会达到减轻或控制哮喘发作以及改善肺功能的作用。为此,我院1995年4月至1997年6月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探讨常规支气管扩张剂加类固醇吸入治疗哮喘的...  相似文献   

16.
控制哮喘哪一种方案较好?是增加吸入的皮质类固醇剂量还是增加吸入的支气管扩张药的剂量?根据新西兰的研究,增加皮质类固醇剂量较好。 研究者们将皮质类固醇的剂量(二丙酸氯地米松250μg或budesonide 200μg,平均每天1478μg )增加2~5倍。吸入增加的皮质类固醇剂量和间歇β-兴奋剂的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以免疫反应诱导的气道炎症和可逆性气道狭窄为特征的疾病。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由于其强有力的抗炎作用,仍属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但长期应用常有严重的副作用。探索不影响疗效而又降低激素副作用的问题,已备受关注。本实验作者目的是评价静注免疫球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亚临床型的,尽管缺乏症状和体征,却有值得注意的生理异常。在需要肾上腺类周醇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病人中,抑制疾病所需要的最适宜剂量标准至今尚未取得。因而找出一个简单准确的方法来检验支气管哮喘的活动性并确定肾上腺类固醇的适宜剂量就很必要。  相似文献   

19.
类固醇治疗引起急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并发症,而类固醇在支气管哮喘中是常规治疗方法,现将我科近三年中收治15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病人出现精神障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环胞霉素A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因子、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对激素领事型哮喘患全身应用激素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副作用明显,有些患表现对激素的抵抗。最近提出用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哮喘的新构思,并已取得一定疗效。本系统阐述了一同铲免疫抑制剂-环胞霉素A的药理学特点、抗炎机制、以哮喘的初步疗效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