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高龄发热病人应用各种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口服解热药治疗的高龄病人147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口服解热药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的体温,对其降温速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平均降低温度最大时间段末的时间点.[结果]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60 min,口服柴桂解表颗粒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90 min,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120 min.[结论]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最佳时间均大于降温后30 min,应用不同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施行物理降温后不同时间降温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0例感染科高热患者,实施物理降温后30、60、90min分别观察体温情况,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降温后60min降温幅度明显大于30min。经统计学检验,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降温后90min降温幅度和30min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实施物理降温后60min的体温更能有效地反映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施行物理降温后不同时间降温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0例感染科高热患者,实施物理降温后30、60、90min分别观察体温情况,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降温后60min降温幅度明显大于30min。经统计学检验,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降温后90min降温幅度和30min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实施物理降温后60min的体温更能有效地反映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工作中,常采用冰袋局部降温法对发热病人进行物理降温,并于复温后30min复测腋温,判断降温效果。但实际工作中发现,此时测得的腋温数值与病人实际情况似乎不符合,往往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撤掉冰袋30min后,局部组织的温度仍然没有回升至身体的整体温度。为了验证这种假设,选择了该研究课题。目的是探讨腋下冰袋降温后在何时间、何部位复测腋温,能够及时得出较为准确的降温后体温,以判断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6.
《护理研究》2015,(33)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种类针剂降温药不同方式对高龄发热病人给药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方法]选择我科使用针剂降温药降温的高龄发热病人206例,分为赖氨匹林注射液莫菲氏管入组40例、赖氨匹林注射液静脉输注组42例、赖氨匹林肌肉注射组40例、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组52例、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肉注射组32例。分别测量并记录基础体温(T0)、降温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的体温,分别计算T1-T0、T2-T1、T3-T2、T4-T3间的差值,得出每隔30min的降温速率,进行统计分析,降温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末是病人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结果]应用赖氨匹林注射液莫菲氏管入降温病人,最佳复测体温为给药后60 min;使用赖氨匹林注射液静脉输注降温的发热病人最佳复测体温为给药后90 min;使用赖氨匹林、柴胡、复方氨林巴比妥肌肉注射降温的发热病人最佳复测体温时间均为给药后120min。[结论]高龄病人循环、代谢水平低,降温治疗后30min体温变化较小,不能测得有效的体温数据,应根据年龄及给药途径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复测体温时间点,才能为临床提供有效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热患者药物降温后不同时间体温降幅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施行药物降温后不同时间降温效果,准确反映降温后体温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0例高热患者施行药物降温后30,60min分别观测体温下降幅度进行自身对照。结果降温后60min降温幅度明显高于30min,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降温后60min体温能够有效地反映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物理降温应用于患儿的特点,对小儿高热常用的物理降温法进行总结,探讨临床上使用物理降温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影响降温效果的各种因素,以指导护士正确实施物理降温措施,促进发热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10.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对发热病人采取的降温措施有两种:一是药物降温,二是物理降温。根据《基础护理学》的要求,应将降温30min后所测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我科对180例住院发热病人退热时间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采用降温措施后30min所测得体温有大部分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高热(39℃以上)期间,机体代谢率和氧消耗量增加,引起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及时采取降温措施。由于药物降温方法简便且效果显,临床上常被医生们采用,药物降温后要多久观察降温效果呢?许多书本明确说明物理降温30min后测体温,没有具体说明药物降温的测量时间,很多人也同样于30min后测体温。结果发现降温效果不明显。我院通过112例临床观察60min后测体温,95%的患体温明显下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发热是住院患者常见的问题,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热的发生率可以达到23%~70%[1]。临床上经常使用体外物理降温方法帮助患者降温,以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或防止发生高热惊厥,如温水或酒精擦浴、大动脉处敷冰袋、使用冰毯等。尽管物理降温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一些综述类文章也回顾了物理降温的好处及方法[2-3],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都没有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体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体热的产生和散热系统的调节来维持机体的体表温度。由于各种疾病的原因而使体温升高称为发热。在安静状态下的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或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体温超过39℃称为高热,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在骨折术后发热患者中应用物理降温的效果及物理降温的适应证.方法 选择450例骨折术后发热患者,分别对影响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温水擦浴的水温、发热程度、发热时相进行分组研究.观察以上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 水温控制在38~40 ℃擦浴的实验组降温有效率明显高于水温32~34℃擦浴的对照组;发热体温高峰恒定期擦浴效果明显好于体温上升期;中度热以下降温效果显著优于高热.结论 单纯物理降温适用于骨折术后体温在38.5℃以下中度发热患者,感染性高热应联合药物降温.擦浴水温控制在38~40℃,擦浴时机在体温高峰期降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物理降温在治疗感染性发热和中枢性发热中的疗效.方法:对59例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后体温的变化进行了统计.结果:中枢性发热组物理降温后大部分于30分钟左右体温开始下降,2小时后能降到37.9℃左右(P<0.01),维持时间不很长,在8小时左右体温开始上升,继续物理降温体温仍能下降.感染性发热组予物理降温后30分钟左右体温也略有下降,但2小时左右体温又开始上升.提示:物理降温在感染性发热的降温治疗中,降温幅度过小,疗效不明显,而物理降温在中枢性发热的降温治疗中,降温效果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医用电子低温毯是近年来推出的新产品 ,是脑外科“亚低温治疗”必需的设备 ,在脑外科应用较多。我们将该设备用于神经内科 ,治疗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人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认识到电子低温毯是治疗高热、控制体温最有效的工具 ,具有传统“物理降温疗法”无可比拟的优点。现将我们用降温毯控制体温治疗发热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998年 6~ 12月 ,我们用降温毯控制温度在37℃ ,治疗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人 17例 ,与 1997年同期 2 7例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例 (未用降温毯 )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降温毯设备由主机 …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进行发热门诊病人物理降温健康宣教效果的电话随访调查,评价发热门诊物理降温宣教效果及其作用。方法选择初次到发热门诊就诊初步排除急性传染病后返回家中居家治疗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成2组,一组进行物理降温的健康宣教,指导其在药物降温的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另一组未进行物理降温的健康宣教。在病人就诊后的第4天,对两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并记录是否已经退热、返家后是否进行物理降温等问题。结果本次电话随访成功102例。其中51例接受了物理降温的健康宣教,另51例未给予物理降温的健康宣教。98.0%的人在就诊后4天内退热。回家后的最高体温为39.8℃,平均38.4℃。37.2%的人回家后应用了物理降温。61.8%的人回家后服用了退热药物。34.1%的人门诊复诊。102例中只有1例有家人发热。对二次就诊率、电话随访时的退热率、应用物理降温的种类、是否休息等指标进行比较,宣教组与未宣教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未宣教组比较,宣教组的口服退热药次数减少(0.67±0.74vs.1.69±1.68),退热所需的天数减少(2.0±0.7vs.2.45±0.94),回家后的最高体温(℃)较高(38.5±0.5vs.38.2±0.6),物理降温的使用率较高[66.7%(34/51)vs.7.8%(4/5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发热门诊病人进行门诊物理降温健康宣教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