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进芳  杨红 《医学综述》2014,20(18):3411-3412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衡水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一级直系家属7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问卷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经过住院期间心理干预,SCL-90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家属生活负担、生活的影响、身体不适、社交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常人,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则能显著改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A)及问卷调查,对8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因素进行测评,并对其进行6周心理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心理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9.16±6.11)和(54.13±5.67)分,心理干预后则分别为(45.35±5.25)和(47.95±4.12)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干预后患者家属心理获得有效疏泄方法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家属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然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均有某些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某些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干预有利于家属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对其不良心理采取心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80例符合特定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采取相关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置,两组家属均在患者入院当天及患者入院治疗4w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填表调查,对两组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所得SDS、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SDS、SAS评分显著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心理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因其复发率、致残率、治疗费用均较高,且病程长,给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家属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因此,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改善帕金森患者家属的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家属的影响。方法将60例帕金森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加常规护理;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问卷(SAS)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评定并作组间比较;所得数据通过SPSS 11.5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9 1,P〉0.05;t=0.378 3,P〉0.05);②实施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属SDS评分和SAS评分的比较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8.702 8,P〈0.01;t=5.594 4,P〈0.01);③干预组患者家属SDS评分和SAS评分在干预前后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409 2,P〈0.01;t=6.309 2,P〈0.01),而对照组患者家属均无统计学意义(t=1.808 5,P〉0.05;t=1.979 4,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家属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纪红玉  张鸿  傅列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83-2285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了病区内符合诊断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经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研究的57例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对他们进行调查,然后将测定结果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除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t=4.78,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往往表现为各种躯体化不适感、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且易表现过分强烈的心身反应,通过开展综合心理干预来影响家属的不舒服感和不良的情绪反应,发现积极的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支持,并对患者的预后、康复及复发后再治疗有积极的促进、正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晓芳  徐保锋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02+1208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然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均有某些因子高于国内常模,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等3项因子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干预有利于家属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探索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面对面沟通、信件邮寄、电话访谈、心理行为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40名透析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分析。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患者家属间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偏执以及强迫等情绪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和恢复,而在采取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看望、照顾患者的时间较原来增加了三分之一,患者情绪明显稳定,对治疗信心明显增加,病情复发率明显减少,透析后并发症明显下降。结论 对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去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26名家属进行评分,并对其进行2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家属年龄、患者住院次数、患者的家庭收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抑郁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病患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心理干预组于第一次测试时即开始实施为期半年的连续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个别深入的心理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等;对照组无特殊干预措施。两组均于开始时测试一次和半年后测试一次,其两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的测验。结果:半年后心理干预组的抑郁因子较对照组抑郁因子低(P〈0.01).对照组生活质量有下降,心理干预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改善,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P〈0.01)。结论: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病患家属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由本院11位精神科医师每月上门对104例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进行为期1年综合式干预。内容包括药物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教等。结果干预前后家属在对患者病情恢复信心上有极显著差异;干预后家属抑郁。焦虑分值有明显下降。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患者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社区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为有心理问题的精神分裂症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提供心理干预的依据;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进行评分比较,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及恐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家属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他们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SAS心理干预前与心理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SDS心理干预前与心理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4.
郭影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740-274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家属了解相知识,家属自身心理状况及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112名患者家属分为两组,对75名家属进行心理干预2年,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精神疾病知识了解调查表(自编)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评定,同时与37名家属进行对照.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显示总分,阳性症状指数,阳性症状平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家属有精神疾病知识了解的增加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患者病情BPRS总分及复发率均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华文球  张程赪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308-1308,131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4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56名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各78例,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在其患者入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各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家属在其患者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减分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家属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的因子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较重,应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心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应用个别心理咨询和电话跟踪心理咨询方式对患者家属实施心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比较。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干预前后的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属S-AI均分降低,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S-AI前后则无显著性差异。干预效果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城乡差别有关。结论:临床上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实施心理干预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心理干预前后家属心理障碍改善情况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强迫等方面因子分超过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遵医行为、重视医患沟通、治疗信心状况等在干预后得到积极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通过对患者家属有效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69名家属进行测评,并对其进行4周(2至4次)的心理行为干预,4周后重新测评.结果: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明显,而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全程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AMI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可对病情的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方法:在恐慌期、焦虑期、恢复期、给予患者及家属具体的指导,进行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患者及家属能避免误区的羁绊。结论:进行心理干预,对恢复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