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方法:改变原有的排班模式,责任护士直接包干患者,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连续、优质的护理服务,制定各班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结果:实施扁平化责任制后,护士工作效率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满意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结论:实施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体系中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创新管理机制。方法:统一思想,强化护理服务理念,从提高护士服务、操作技术、急救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病情观察、患者转运陪送陪检、培训带教、优化流程等方面进行细节控制。结果:逐步推出急诊特色优质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达96%,门诊输液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5%,急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达98%,较往年同期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服务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全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每一位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者都认认真真关注细节,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护理、保障了护理安全、增进了护患和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以卫生部<201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及<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导精神,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结果 急诊护理满意率提高,实现了急救护理服务连续、全程、无缝隙的目标.结论 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优化急诊输液流程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解决病人就诊高峰期输液等候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方法 对急诊环境作了改建,使环境结构更有利于工作流程,并在排班方面进行改革,实行以病人为需要的排班制,设计科学的工作流程。结果 在急诊抢救、输液等护理工作逐年大幅度增加时,能全面系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 合理的环境设施,以病人需要出发的弹性工作制,科学的流程设计是提高优质高效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急诊特点、满足急诊人群需求、优质高效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急诊健康工作方法。方法:根据急诊科的患者的特殊性,确立急诊健康教育服务的主体意识。结果:针对制定急诊科健康教育职责制度、实施方法和标准工作程序;有的放矢地实施专职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营造满意服务、建立互动服务、推行延伸服务等,创建出富有特色的急诊健康教育服务。结论:主动满足急诊人群的健康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拓宽了急诊护理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急诊抢救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其客观评价和满意度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诊患者各500名并分为A、B组,按照急诊抢救护理工作流程对A患者施行治疗性的普通护理,对B组患者则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规范护理服务后的护理流程,并对其结果时行评价。结果优质的护理服务活动的客观评价较好,可以极大提高急诊抢救室患者的满意度,可在急诊抢救室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创建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2010年4月,我科室被确定为我院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对现有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排班模式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实施APN弹性排班,简化护理文书,加强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操作规程,进行细节管理。结果:经过8个月的临床应用,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率提高到100%,病房治疗时间实现"零呼叫",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9%。细节管理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必要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科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及规章制度,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加强急诊护士培训等。结果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预防、减少了护理差错、缺陷的发生。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急诊科护理中推广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其应用中的价值,以提高急诊科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急诊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患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表现满意率达到98.0%,对照组满意率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优质护理方式,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还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实施层级排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传统排班原有人力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护理人员的职称、年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综合搭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班.结果 在实施层级排班一年来,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率,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差错事故发生率和护理纠纷率绝对值减少.结论 以层级排班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责任心及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减少护理纠纷,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与优质.  相似文献   

11.
何玉华 《河北医学》2011,17(8):1096-1098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门急诊部门全部护士按照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进行层级管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门急诊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前后其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基础护理落实良好率、护理差错率、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等经卡方检验,P〈0.01或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层级管理优化了门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及工作的积极性,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践,观察实施效果。方法:贯彻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改革护理分工方式,制定护士的分层管理制度,建立护士能级结构,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实施高分险患者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有效利用护理支持系统。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5。结论:在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细节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0例。观察组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运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入院、治疗、出院等一系列的护理过程给予评分,对所给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结果运用护理细节管理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除用药指导外的其他项目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细节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运用于急诊室护理工作中,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方法将24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按照优质护理理念,规范服务程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差错、投诉发生次数。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工作的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投诉发生次数比较,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着以"病人为中心",规范了急诊科护理服务行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做到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贴近患者,从而达到了六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抢救案例分享结合应急预演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5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常规急诊期,此段时期护理人员以常规的急诊抢救等工作安排,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新管理急诊期,此段时期护理人员在常规急诊期的有关管理安排下,加入抢救案例分享+应急预演新管理内容。观察对比不同阶段的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新管理急诊期的急诊分诊准确率为99.11%、抢救成功率为97.90%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期的95.61%和94.01%,新管理急诊期抢救单元物品缺失率为0.80%显著低于常规急诊期的8.13%,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 < 0.01)。新管理急诊期的帮助角色能力、教育-指导能力、评估判断能力、应对能力、护理干预能力、质量评价能力和工作角色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新管理急诊期的护理总满意率是90.91%,常规急诊期的总满意率是76.36%,新管理急诊期明显优于常规急诊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 < 0.05)。  结论  抢救案例分享+应急预演的急诊管理措施,提高预检分诊的整体正确率,提升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因素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实行各工作区负责制,重新设计护理岗位职责,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结果实施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利用双因素理论指导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PET/CT中心应用的效果.方法对受检者、科室成员及临床科室发放满意度测评表,对测评表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窗口”活动实施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5.79%上升为99.23%.其中护士医疗服务意识、专业素质及综合服务态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窗口”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社会价值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创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开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急诊手术的重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手术护理,优质护理组则采取优质护理计划,包括增加术前探访程序、加强术中的心理护理、优化急诊手术护理程序等。比较两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1);手术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4.6%,而对照组的成功率为65.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有利于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与手术时间,对提高抢救质量与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促进了急诊手术护理向有计划的、整体的、科学的工作程序化发展,为重创患者的抢救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改善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病区中存在的护理服务缺陷进行调查分类,根据分类分别成立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为目标的三个品管圈,应用品管圈的活动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结果 2009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94.54%上升到97.55%,护士综合素质从90.06%提高到93.32%,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由90.22%提高至97.18%,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得到了持续改进和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病区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有效地提高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病区护士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