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儿科会阴部手术的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不给予麻醉诱导前药物.实验组给予麻醉诱导前0.05mg/kg咪达唑仑,两组患者均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差异,P>0.05;实验组躁动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小儿七氟醚麻醉期间的躁动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但会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七氟醚麻醉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均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儿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给予观察组患儿右旋美托咪定缓慢静脉推注,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T_1、T_2时的平均动脉血压与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可降低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3.
牛政 《甘肃医药》2015,(3):204-206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法,将60例外科手术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生命体征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患儿更为平稳,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能够达到手术麻醉要求,而且明显降低苏醒躁动发生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正华 《吉林医学》2013,34(11):2079-2080
目的:研究七氟醚辅助骶管麻醉及传统氯胺酮麻醉在小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中的麻醉体会。方法:选择60例小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S组和K组两组,S组吸入七氟醚后行骶管穿刺注射罗哌卡因;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术中根据情况追加氯胺酮0.05~1 mg/kg。均静脉给予镇痛药和肌松药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术毕苏醒及躁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辅助骶管麻醉适用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儿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后给予生理盐水。对比观察2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心率、应激反应及躁动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醛固酮、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除喉罩时间略多于对照组,但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能促进患儿心率稳定,缓解患儿应激反应,有效减少患儿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状况,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对婴幼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0例1~3岁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10),采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5mg/kg、阿曲库铵8mg/kg静脉复合诱导。其中,A组加注咪唑安定0.05mg/kg,B组加注咪唑安定0.08mg/kg,C组不用咪唑安定。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约5min停吸七氟醚,拔管送入PACU。记录七氟醚用药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躁动评分、苏醒期呼吸道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的例数。结果:围术期患儿呼吸、心率、血压波动均在正常范围,SpO2〉95%,术后所有患儿均无恶心、呕吐、喉痉挛、舌后坠等并发症发生。七氟醚用药量C组明显多于A、B组(P〈0.05);A组与C组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较A组和C组明显延长(P〈0.05);与C组比较,A、B组苏醒时间显著延长(P〈0.01),B组较A组亦显著延长(P〈0.01);苏醒后躁动评分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安全用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婴幼儿,并能减少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但却不同程度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马多复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防治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择期七氟醚全麻下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3组均用8%七氟醚、芬太尼2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全麻诱导,术中以七氟醚(1~1.5 MAC)维持麻醉。 A组:术前10 min对乙酰氨基酚栓剂20 mg/kg塞肛+手术结束前20 min静注曲马多1 mg/kg;B组:手术结束前20 min静注曲马多2 mg/kg;C组:手术结束前20 min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评分、躁动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躁动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而Reme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 P<0.05),结论:曲马多1 mg/kg复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20 mg/kg用于防治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睿  缪冬梅  赵薇 《海南医学》2014,25(4):506-508
目的 比较研究小儿麻醉前口服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围术期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1~4岁行腹腔镜疝气手术儿童随机平分为两组,七氟醚诱导前30 min,D组患儿口服盐酸右美托咪定4 μg/kg,M组患儿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最大剂量15 mg).持续监测心率(HR)、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 SEV)等指标,记录镇静评分、麻醉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镇静评分及术中BIS值相近,D组患儿用药后HR、SBP值及术中Cet SEV低于M组(P<0.05),而M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D组且麻醉苏醒时间较长(P<0.05).结论 小儿麻醉前口服右美托咪定4 μg/kg与口服咪达唑仑0.5 mp/kg镇静效果相当,且比咪达唑仑术中七氟醚用量少,术后躁动发生率低,苏醒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预注射喷他佐辛对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40例,ASAⅠ~Ⅱ级,年龄1~3岁.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 例.麻醉诱导采用潮气量法,起始刻度为8%,回路预充,给患儿吸入七氟醚混合气体,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经口异型管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P 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15mg/kg)5mL,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根据患儿生命体征调整吸入浓度,稳定吸入七氟醚在0.8~1.2MAC,氧流量2L/min维持麻醉.采用浓度递减洗出法排出七氟醚.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P组苏醒期躁动率明显低于C组(P< 0.05);P组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 0.05),但2组患儿转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预注射喷他佐辛可降低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对提高小儿七氟烷麻醉围术期安全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佐辛预防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90例,年龄1~3岁,随机分为三组,其中D1组30例患儿手术结束前给予地佐辛0.05 mg/kg;D2组30例患儿给予地佐辛0.10 mg/kg;C组30例患儿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三组患儿均以面罩吸入方式给予6%的七氟醚,睫毛反射消失后以静脉方式给予瑞芬太尼1μg/kg并置入喉罩,术中吸入浓度为1.5%~2.5%七氟醚,以静脉滴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以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价其躁动程度,记录各组患儿拔除喉罩时间、在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停留时躁动发生情况;于患儿入PACU即刻(T0)、15 min(T_1)及30 min(T_2)对其进行FLACC和Ramsey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D1组与D2组躁动发生率、PAE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各时点FLAC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msey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D2组Ramsey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PACU停留时间较其他两组均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5 mg/kg与0.10 mg/kg地佐辛均可以使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效减少,而0.05 mg/kg地佐辛在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同时其镇静强度较适合,PACU停留时间并没有明显改变,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曲马多预防七氟醚小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下腹部手术的77例患儿根据气管插管后注入曲马多的不同剂量分为A组(n=40,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入曲马多lmg/kg)和B组(n=37,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入曲马多2mg/kg),对2组患儿躁动及麻醉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A组与B组轻度或无躁动的比例分别为45.00%和70.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中度躁动和重度躁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躁动评分[(2.1±0.5)分]高于A组[(1.4±0.9)分](P〈0.01);B组镇静评分[(2.4±0.5)分]显著高于A组[(2.2±0.7)分]。结论 2mg/kg的曲马多可有效减轻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七氟烷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七氟烷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 B组患儿静脉注射2μg/kg芬太尼,C组患儿静脉注射0.2μg/kg舒芬太尼,A组患儿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3组患儿拔管时间和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C组患儿重度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时患儿(P〈0.01)。 B组和C组患儿插管前和插管后1 min时的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低于进入手术室时(P〈0.01),且均低于A组(P〈0.05~P〈0.01)。结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治疗小儿七氟烷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影响患儿的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嘧啶对患儿全麻下行脊柱裂矫正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812岁行脊柱裂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输注右旋美托嘧啶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调节七氟烷浓度维持BIS值4512岁行脊柱裂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输注右旋美托嘧啶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调节七氟烷浓度维持BIS值4555。记录术中七氟烷和芬太尼用量、麻醉恢复情况、补救芬太尼用量。采用改良客观疼痛评分(modified objective pain score,OPS)、苏醒期激惹评分(agitation cole score,ACS)以及改良Aldrete评分(modified aldrete score,MAS)等评估患儿术后疼痛、烦躁及苏醒情况。术后若OPS≥4或ACS≥4超过5 min,给于芬太尼0.555。记录术中七氟烷和芬太尼用量、麻醉恢复情况、补救芬太尼用量。采用改良客观疼痛评分(modified objective pain score,OPS)、苏醒期激惹评分(agitation cole score,ACS)以及改良Aldrete评分(modified aldrete score,MAS)等评估患儿术后疼痛、烦躁及苏醒情况。术后若OPS≥4或ACS≥4超过5 min,给于芬太尼0.51μg/kg进行补救镇痛。结果:两组患儿术中情况比较,右旋美托嘧啶组的芬太尼、补救芬太尼、七氟烷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麻醉恢复时间、术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术后情况,右旋美托嘧啶组拔管后即刻疼痛明显(OPS≥4)的发生率、补救镇痛芬太尼量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达到MAS=10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初次需要芬太尼的间隔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烦躁和寒颤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裂矫正术患儿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嘧啶,术后有一定的持续镇痛作用,有助于减少术后烦躁的发生,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同阿托品、咪达唑仑、氯胺酮三者复合骶管阻滞在疝气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麻醉剂在疝气患儿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东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3—11月收治的84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给予阿托品0.01 mg/kg、咪达唑仑0.1 mg/kg和氯胺酮1.0 mg/kg(分2次静注),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吸入七氟烷诱导(初期比例为8%,后期调至3%),同时静注给予丙泊酚1 mg/kg,复合骶管阻滞麻醉。麻醉期严密监测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麻醉后观察患儿的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和MAP)、手术麻醉后恢复情况(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HR及MAP均呈下降趋势,但与麻醉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麻醉后对照组Tb、Tc、Td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睁眼时间(11.76±4.28)min和定向力恢复时间(19.43±6.38)min都明显低于对照组(13.94±5.04)min、(28.38±7.2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明显低于对照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为(18.9±5.3)min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1.5±7.7)min(P〈0.05)。结论在疝气患儿手术中采用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阿托品、咪达唑仑、氯胺酮三者复合骶管阻滞,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七氟醚全身麻醉后小儿应用右旋美托嘧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2—2013—03间我院进行七氟醚全身麻醉的患儿5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0.5ug/kg右旋美托嘧啶,对照组患儿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的在不同时间点PETCO2(mmHg)的变化,及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结果:经右旋关托嘧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8rain、12min后各时间点的PETCO2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嘧啶能有效的减轻七氟醚全身麻醉对小儿呼吸功能的影响,临床效果明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后苏醒期躁动(R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或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诱导药物为:R组瑞芬太尼1tLg/kg、咪达唑仑3m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F组除芬太尼3.0μg/kg代替瑞芬太尼外,其他用药同R组。麻醉维持为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丙?白酚2mg kg-1·h-1,微量泵恒速输入;持续吸入1%-2%七氟烷。观察2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的Rs评分以及麻醉后复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R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Rs评分均明显高于F组(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小剂量芬太尼诱导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麻醉后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儿100例,年龄1~3岁,随机分为地佐辛0.03 mg/kg 组(D1组)、0.05 mg/kg 组(D2组)、0.10 mg/kg 组(D3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儿面罩吸入6%的七氟醚,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给予瑞芬太尼1μg/kg 置入喉罩,术中吸入1.5%~2.5%七氟醚,并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在手术开始前 D1组、D2组、D3组分别给予地佐辛0.03、0.05和0.10 mg/kg ,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拔除喉罩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 期间躁动发生情况,采用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患儿入 PACU 即刻(T0)及15 min(T1)、30 min(T2)行 FLACC 评分和 Ramsey 评分。记录术后24 h 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2组和 D3组躁动发生率、PAED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D2组和 D3组各时点 FLACC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Ramsey 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与 D2组比较,D3组 Ramsey 评分明显升高(P <0.05)。 D3组PACU 停留时间较其他3组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0.05 mg/kg 及0.10 mg/kg 地佐辛都可以有效减少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但0.05 mg/kg 地佐辛可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且镇静强度适当,不延长 PACU 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前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鼾症患儿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因鼾症需在全麻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40例,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旋美托咪定0.3μg/kg,对照组输入林格氏液。记录患儿入室后右旋美托咪定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患儿清醒时(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RR)和心率(HR),并于拔管后各时点对患儿进行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DBP、RR和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点对照组SBP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SBP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3T6时点HR明显快于实验组(P〈0.05)。两组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6时点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T3T6时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可为鼾症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提供良好的镇静效应,较好地抑制了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宫腔镜电切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宫腔镜电切术患者3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七氟烷组(A组)和舒芬太尼+七氟烷组(B组),每组15例。手术操作前10minA组一次性匀速泵注地佐辛1.5μg/kg,B组一次性匀速泵注舒芬太尼0.15μg/kg,两组注药时间均持续5min,均以诱导浓度为5%七氟烷和5IVmin氧流量快速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用2%七氟烷和3L/min氧流量吸入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开始前(To)、吸入麻醉后2min(T1)、扩宫颈时(T2)、术毕清醒时(T3)、清醒后5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0、T1、T3两组MAP、Sp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时MAP、HR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宫缩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或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吸入用于宫腔镜电切术麻醉效果相似,但地佐辛复合七氟烷吸入用于宫腔镜电切术麻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