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方法 选择全麻病人4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6岁,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组,Ⅱ组为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Ⅰ组在舌骨大角与甲状软骨上角之间注入2%利多卡因2~3 ml阻滞喉上神经,然后环甲膜穿刺注入1%丁卡因2~3 ml行气管表面麻醉,Ⅱ组不实施上述操作,两组均以力月西0.05mg/kg、芬太尼4ug/kg、异丙酚1mg/kg、万可松0.1mg/kg依次静注,快速诱导插管,插管困难者排出本研究,观察两组病人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min、3 min、5 min、10 min的SBP、DBP、HR、SpO2.结果 Ⅰ组SBP、DBP、HRSpO2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Ⅱ组SBP、DBP、HR在插管后明显增高,其中插管后1 min与插管前、Ⅰ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插管后3min与插管前、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能有效减少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是相对安全、效果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需行清醒经口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组(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组)、Ⅱ组(直接喉镜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组)和Ⅲ组(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表面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声门暴露情况,采用Cormack-Lehane喉头分级。记录插管时间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观察气管插管过程中发生躁动、呛咳和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情况。记录插管前后不同时点的MAP和HR。术后随访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的知晓和24 h内发生声嘶、咽痛或吞咽困难的情况。结果 Cormack-Lehane喉头分级,Ⅰ组和Ⅲ组1级、2级比例高于Ⅱ组(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插管耗时要长,且一次性插入成功率低(P<0.05);Ⅰ组的躁动和恶心发生率低于Ⅱ组、Ⅲ组(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 min时MAP升高,HR增快(P<0.05)。术后随访,3组均未发生气管插管过程的知晓,Ⅱ组有2例发生咽痛。结论 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可以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喉上神经阻滞或气管内表面麻醉,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旨在提高插管的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和分组 选择ASAⅠ-Ⅱ级无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择期手术患者45例(口腔手术12例,胃肠道手术13例,食管癌手术5例,乳腺癌手术4例,妇产科手术11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n=15)对照组,无喉上神经阻滞及气管内表面麻醉;B组(n=15)喉上神经阻滞组;C组(n=15)气管内表面麻醉组。各组年龄、性别、术前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1.2 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4.
孟剑 《海南医学》2003,14(5):44-44
喉显微手术对麻醉要求甚高,为探索较理想的麻醉方法,我院采用了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经鼻气管插管的方法并与普通全麻进行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病人50例,男36例,女14例,体重62±5kg,术前用药:哌替啶1mg/kg,东莨菪碱0.3mg,术前30分钟肌注,病种以声带小结、息肉及囊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喉上神经阻滞与气管表面麻醉在喉显微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双侧喉上神经内侧支各注射 2 %利多卡因 3mL ,然后经环状气管膜穿刺注射 1%地卡因 2mL ,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佳 ,血压、心率平稳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病人清醒早。结论 喉上神经阻滞与气管表面麻醉在喉显微外科手术 ,是较安全、效果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面麻醉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存贵 《河北医学》2006,12(9):895-896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I组无表面麻醉组,Ⅱ级2%利多卡因4m l气管内表面麻醉组。监测麻醉诱导前,诱导后2m in,气管插管后1 m in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诱导后2m in,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Ⅱ组比Ⅰ组插管后SBP、DBP、HR均有显著差异。结论:2%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用于经鼻插管全麻的优势。方法:选择40例需经鼻插管全麻患者,先用地卡因喷壶反复喷口腔咽喉部,同时用地卡因喷鼻腔,并用麻黄碱滴鼻来收缩鼻粘膜,然后静注力月西1∽2mg,芬太尼0.05mg∽0.1mg,待患者镇静后,先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2∽3ml行气管表面麻醉,然后在每侧舌骨大角与甲状软骨上角之间注入2%利多卡因2∽3 ml行喉上神经阻滞,患者入睡后行经鼻插管气管导管均为弹簧管。结果:35例患者1次插管成功,5例多次插管成功。结论: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全麻经鼻困难气管插管全麻中,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相关血液动力学反应发生率,且可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操作方法,容易简单,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全麻气管内插管常导致心血管副反应的发生 ,其主要表现为Bp急剧升高 ,HR增快 ,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严重的可加重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本文通过对咽喉气管表面麻醉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全麻前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预防喉显微手术中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喉显微手术患者60例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在全麻前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B组直接全麻,观察两组在喉显微手术置支撑喉镜及拔管时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结果A组在支撑喉镜置入即刻、置入后5min、拔气管导管后1 min的血压、心率反应明显弱于B组(P〈0.05);B组心血管反应较重,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现7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结论喉上神经阻滞能显著抑制喉显微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喉罩和气管插管全麻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国  肖军 《河北医学》2008,14(5):560-562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在烧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烧伤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成喉罩(LMA)组和气管插管(TT)组,采取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SPO2、PETC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LMA组在置入期和拔除期HR、MAP的变化较T组小(P<0.05和P<0.01),两组的SPO2、PETC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LMA组苏醒期躁动、咽喉不适的并发症少于TT组(P<0.01)。结论:喉罩用于烧伤手术麻醉,置入方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杨慈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1258-1259
选择27例ASAⅠ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SGB组、SGB+F(芬太尼)组,每组9例。观察气管插管前后SBP、MAP、HR和RPP化。结果提示,SGB对气管插管循环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插管瞬间、插管后2min、4min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SGB+F组则能基本消除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应用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红斌 《广东医学》1998,19(7):491-492
比较两种剂量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应。方法:选择全麻择期手术成年患者24例,SAⅠ~Ⅱ级,无明显心血管病史,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于芬太危3~4μg/kg、咪唑安定0.2mg/kg、卡肌宁0.5mg/kg麻醉诱导后,静注艾司洛尔0.75mg/kg。Ⅱ组:麻醉诱导方法同Ⅰ组,静注艾司洛尔1mg/kg。两组均在艾司洛尔给药3分钟后行气管内插管。观测比较麻醉前,麻醉诱导后,艾司洛尔给药后1分钟、3分钟、置喉镜、气管插管后1、3、5分钟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结果:Ⅰ组插管后收缩压仍明显高于基础水平,持续至插管后3分钟,Ⅱ组插管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以1mg/kg剂量艾司洛尔在小剂量芬太危及咪唑安定诱导后给药能更有效预防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丁卡因表麻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丁卡因气管黏膜表麻对全麻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1%丁卡因5 ml采用气管内喷入;对照组:无表面麻醉。诱导方法: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赛机宁0.3 mg/kg。观察指标: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3 min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在不同时点与对照组比较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循环波动的保护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时丁卡因表麻可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在经鼻气管插管中对插管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45例ASAI~II级18~55岁开口受限和行颈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15例,A组:表麻组;B组:表麻+右美托嘧定联合丙泊酚组;C组:表麻+丙泊酚组,行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分别于入室、插管前、插管成功后5min、记录MBP、HR、SPO2、RR等指标.结果 B组在MBP、HR等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前时段C组RR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可以抑制插管引起的插管反应且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有创和无创两种表面麻醉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困难气道需清醒插管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2%利多卡因行鼻咽表面麻醉+纤支镜喷洒气道表面麻醉(Ⅰ组)和2%利多卡因行鼻咽表面麻醉+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Ⅱ组).记录入室后5 min(基础值,T0)、环甲膜穿刺注入局麻药或经FOB气管内喷洒局麻药(T1)、FOB过声门确认气管隆突位置(T2)、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3)、插管完成1min (T4)、插管完成3 min (T5)时患者的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患者评价.结果 Ⅰ组患者HR、MAP在T3时间点较T0时间点有显著增高(P=0.009,P=0.027),Ⅱ组HR、MAP在T1、T2、T3、T4时间点较T0时间点均有显著增高(P<0.05);两组间,Ⅱ组HR在T1、T2、T3、T4时间点较Ⅰ组显著增高(P<0.05),Ⅱ组MAP在T1、T3、时间点较Ⅰ组显著增高(P<0.05);Ⅰ组呛咳明显少于Ⅱ组(P<0.05);患者评价Ⅰ组好于Ⅱ组(P<0.05).结论 2%利多卡因行鼻咽表面麻醉+纤支镜喷洒气道可为经鼻FOB清醒插管提供充分的表面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更安全舒适,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后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内分泌的变化,将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阻滞组(S组,n=14,于麻醉诱导前5min行左SGB)与对照组(N组,n=14)进行对比观察。测量入室(t0)、气管插管后1min(t1)、手术开始切皮(t2)3个时间的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和胰岛素(INS)浓度以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S组3个时间的COR及PRL呈下降趋势、INS呈上升趋势;N组3个时间的COR及PRL呈上升趋势、INS呈下降趋势;且SBP、HR、COR和PRL组内差比较均为N组>S组(P<0.05和P<0.01).显示SGB后诱导气管内插管及切皮时的SBP、HR及COR、PRL和INS变化相对较小。提示全麻诱导前行SGB具有抑制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绪东  赵金玉  楚艳艳 《医学综述》2009,15(12):1891-1893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母婴安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择期剖宫产的足月临产妇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1mg/kg、阿曲库胺0.3~0.4mg/kg快速诱导插管,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20μg,静脉泵入丙泊酚5~8mg/(kg.h)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和5min产妇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5和10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活动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时收缩压稍有下降,插管后又略有升高,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全组胎儿娩出时间均≤10min胎儿娩出后1和5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全麻对母婴无明显影响,术中循环稳定,胎儿娩出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对剖宫产术母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后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内分泌的变化 ,将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按麻醉方法的不同 ,分为阻滞组 (S组 ,n =1 4 ,于麻醉诱导前 5min行左SGB)与对照组 (N组 ,n =1 4 )进行对比观察。测量入室 (t0 )、气管插管后 1min(t1)、手术开始切皮 (t2 ) 3个时间的血浆皮质醇 (COR)、催乳素 (PRL)和胰岛素 (INS)浓度以及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心率 (HR)。结果 :S组 3个时间的COR及PRL呈下降趋势、INS呈上升趋势 ;N组 3个时间的COR及PRL呈上升趋势、INS呈下降趋势 ;且SBP、HR、COR和PRL组内差比较均为N组 >S组 (P <0 .0 5和P <0 .0 1 )。显示SGB后诱导气管内插管及切皮时的SBP、HR及COR、PRL和INS变化相对较小。提示全麻诱导前行SGB具有抑制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成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麻醉过程中监测HR、NBP等并分别于插管前(T0)、插入SLIPA喉罩或气管插管后3min(T1)、拔管前3min(T2)、拔管后3min(T3)、记录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值。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MA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术后咽痛发生率高于喉罩组。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咽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