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模拟战场救护后送动态环境,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训练,验证训练方法的推广可行性,以提高军队护士实战化静脉输液技能。方法从所在军区8所军队医院,便利抽样选取14名军人护士,集中进行8周训练,应用多功能战场救护训练平台,模拟不同运动模式下静脉留置针穿刺训练情景。结果第8周穿刺成功率为90.71%,较第3周的32.86%提高明显(P0.05);第3周静态环境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动态环境下(P0.05);第8周动态环境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与静态环境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多功能战场救护训练平台开展模拟动态环境下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训练是可行的,可有效提高军队护士实战化静脉输液技能,训练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战场后送动态环境下,影响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相关因素,为军队护士针对性输液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功能战救训练平台模拟战场后送环境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训练,对840次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影响因素。结果动态条件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62.98%;穿刺时进针角度、送管方式、扎止血带时间以及病员血管状况和平台晃动影响静脉留置针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模拟战场后送环境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不高,建议军队护士要强化意识,加强特殊化培训,提高野战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虚拟仿真系统在规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规培护士1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6名和对照组64名,试验组采用静脉穿刺虚拟仿真系统进行留置针穿刺训练,对照组采用塑料手臂进行留置针穿刺训练。采用静脉留置针知识评估表、静脉留置针技能水平测试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恐惧症状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规培护士静脉留置针知识的前测和后测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静脉留置针技能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规培护士自信心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胸闷、疼痛和胸部不适,手心出汗,心悸,烦躁,肌肉紧张和步态紧张方面恐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静脉穿刺虚拟仿真系统能有效提高规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及自然灾害、重大疫情、事故的救护需要,将静脉输液操作模拟野战化,以提高护理保障能力。方法从野战环境及最差条件出发,设计战时3种静脉输液穿刺情景,组织护士进行训练。结果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完成时间在训练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护士对与环境的适应性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性的情景模拟演练是培养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可显著提高护士在特殊环境下的静脉输液穿刺技能和应急本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现况,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对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0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7.4%,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7.3%;一般资料中护士工作年限、学历、患者血管状况与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和患者血管情况是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正确评估且选择合适的静脉对留置针穿刺成功尤为重要。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培训及考核,不断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儿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学习曲线,为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能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6名低年资护士作为培训对象,应用PDCA循环理论、品管圈等分析影响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拟定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培训,每两周为一个学习阶段,分为A-H 8个阶段;比较8个阶段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合格率、留置针输液法操作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8个阶段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合格率、留置针输液法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4个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绘制学习曲线显示,经过6个阶段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合格率、留置针输液法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均出现拐点而后趋于平稳。结论儿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学习曲线约为六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满意度.方法 选择对照组2005年8~9月收治的年龄为1个月~3岁的患儿97例按常规操作,进行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的统计.观察组先对全体护士进行系统培训,2个月以后统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家长满意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包括加强技术、心理素质训练,注重家长、患儿的心理状态,注意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提高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敏  沈国莲  陈钰欣   《护理与康复》2020,19(10):5-9
目的观察基于指南的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可视化技术循证实践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中得到的相关最佳证据应用到儿科病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可视化技术的护理实践中,以渥太华证据转化模式为指导框架,通过研究场所的现场评估、团队讨论构建循证策略和实践方案、循证方案临床实践以及对实践效果的系统审核和过程反思4个阶段的临床实践,比较循证护理实践前后护士对循证实践方案中各临床审查指标的依从性,护士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穿刺时间以及患儿家长对血管可视化技术使用的满意程度。结果循证实践后护士对各审查指标的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护士静脉留置一次穿刺成功率由82.98%提高到91.91%(P<0.05),留置针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1);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穿刺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基于指南的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可视化技术循证实践可提高儿童静脉留置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外科静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住院患者的满意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普外科住院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静脉留置穿刺技术操作水平提高为98.8%,住院患者的满意率为99.5%,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住院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针在冰箱低温(2~8)℃保存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10月期间入院治疗先后行2次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30例,于左右手(足)穿刺静脉时,一侧血管使用低温留置针(试验组)和对侧血管使用室温(25±5)℃(对照组)留置针进行穿刺,组成配对实验,同一患儿由同一护士静脉穿刺。观察留置不同保存温度下穿刺成功率。结果:低温保存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较室温保存的穿刺成功率高(P0.05)。结论:低温保存留置针可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止血带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法进行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止血带法进行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对照组为74.3%,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4.14,P〈0.01)。结论采用双止血带法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不同静脉采血方法的优劣,寻找最佳采血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6月新入院患儿271例,均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将其随机分成三组,A组93例,B组96例,C组82例。A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通过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B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C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比较三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合格率、工作人员手污染率等指标。结果:A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采血量合格率高于B组和C组(P<0.01),工作人员手污染率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降低采血量不准确、血标本溶血、凝固现象的发生,以及减少医源性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快速血糖测定的优越性与可行性。方法:将50例急诊重症内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化验血糖,用采血针中剩余的血快速血糖测定,比较两者差异。结果:静脉检验血糖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为(7.695±3.367)mmoL/L,静脉快速血糖测定所得数据平均值为(7.580±3.141)mmoL/L,t=0.998,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采血针中剩余的血快速血糖测定简单易行,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血管反复穿刺,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职称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项目上的差别。方法:应用临床护理操作指导对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的评价,并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病人对静脉输液操作的满意程度,结果:使用留置套管者和头皮针穿刺的平均时间分别是467.5+/-82.9秒和316。3+/-78.5秒。进行头皮针穿刺时,护师所用时间较护士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的最常见的失误是操作前后未洗手或未使用免洗消毒液(34%).排气时未能保护好针头,违反无菌原则(26%)。护师出现操作失误的次数要少于护士,而对病人资料的收集护师要多予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对护士,护师的静脉输液操作满意度没有差异。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操作的培训,完善对病人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节约护理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四肢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穿刺部位将200例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112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血管的保护,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握力训练对高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对工作效率及疼痛的反应,了解体能训练对延长护士职业生涯的作用。方法:30例(35~44岁)临床护士和100例自愿患者进行握力训练,包括手腕、手指、臂及肩部,训练前后进行握力测试、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100例患者对穿刺疼痛反应的测评。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训练6个月后,30例护士握力及静脉穿刺成功率均明显提高,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100例患者的Mclzack简氏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握力训练使手的灵活性、操作速度及工作效率提高;建议高年资护士进行体能训练以利于延长职业生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JVC)、股静脉置管(femoral vein catheter,FVC)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置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JVC组(n=108)、FVC组(n=63)和PICC组(n=156),比较三种静脉置管方法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和患者舒适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FVC组和PICC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3.65%和93.59%,三种静脉置管方法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留置时间最长,平均为(119.78±33.52)d(P〈0.05);三种置管方法在误入动脉、气胸、导管堵塞、血肿、静脉炎和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ICC组患者舒适度最好(P〈0.05)。结论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对提高临床静脉留置针使用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为蓝本,对临床留置针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留置针使用质量的因素,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异常拔管率由34.13%下降至7.69%(P0.01),留置时间由(33.57±15.24)h延长至(86.54±12.47)h,静脉炎、堵管、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圈员的个人素质修养、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规范执行,可以提升团队精神,有效提高留置针的使用质量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患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四肢或头皮浅静脉置留置针;对2组静脉留置后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儿进行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身心痛苦,为患儿抢救、治疗提供了及时用药的静脉通道,提高了患儿的抢救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