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临床上肠内营养有营养泵持续泵入、间歇重力滴注和注射器推注3种方法。营养泵泵入法、重力滴注法适合于疾病早期或危重患者,其泵入速度恒定,能量供应精确,并发症发生率少。但只能注入规定的营养液体,且需要购买鼻饲泵等,因此不适合长期肠内营养和居家患者。推注法指用一次性50 ml注射、注食器人工注入营养液。此法间断注入营养,可随病情变化而改变所注食物性状,不需额外配置设备、管道。这种方法的弊端在推注营养成分均衡的半流食与糊状食物时,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合ICU危重症患者的最佳鼻饲方式。方法:将180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到每日鼻饲时间持续24h泵入组、持续16h泵入组和间断24h泵入组,每组60例,持续24h泵入组和持续16h泵入组用输液泵持续泵注营养液,间断24h泵入组用输液泵分8个时间单元泵入,每个时间单元为3h,即持续泵入2h,间隔1h。结果:①三种鼻饲方式维持ICU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基本相同,但三组营养指标均有降低,提示要及早给予肠内营养。间断24h泵入法在维持血红蛋白浓度方面比持续24h泵入法差。②三种鼻饲方式均能很好地维护ICU患者的免疫力。③持续16h泵入法能保证ICU患者的充足睡眠。结论:持续16h泵入法更适合ICU患者。  相似文献   

3.
曹燕 《全科护理》2014,(3):234-235
[目的]探讨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鼻饲液在老年痴呆吞咽困难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痴呆吞咽困难病人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50mL注射器推注鼻饲液,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鼻饲液,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4.96,P0.05。[结论]给老年痴呆吞咽困难病人鼻饲,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鼻饲液,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目前,临床上肠内营养有营养泵持续泵入、间歇重力滴注和注射器推注3种方法.营养泵泵入法、重力滴注法适合于疾病早期或危重患者,其泵入速度恒定,能量供应精确,并发症发生率少.但只能注入规定的营养液体,且需要购买鼻饲泵等,因此不适合长期肠内营养和居家患者.推注法指用一次性50 ml注射、注食器人工注入营养液.此法间断注入营养,可随病情变化而改变所注食物性状,不需额外配置设备、管道.这种方法的弊端在推注营养成分均衡的半流食与糊状食物时,由于黏稠度较高,注食者经胃管推注食物时非常费力,单次喂食量有限,增加了喂食者时间与劳动强度.结合临床需要,我科自主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助力式注食器,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两种鼻饲法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兴云 《护理与康复》2011,10(2):170-17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鼻饲液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注射器推注鼻饲液,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泵恒温持续泵入鼻饲液。结果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4.344,P<0.05。结论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泵入,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工推注鼻饲法和输液泵泵入鼻饲法应用于ICU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监护室留置胃管鼻饲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名,观察组实施输液泵泵入鼻饲法,对照组实施人工推注鼻饲法,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腹泻、腹胀、呕吐、返流、呛咳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统计平均每天护理操作所需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腹泻、腹胀、呕吐、返流、呛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饲液更匀速地输入消化道,大大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操作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输液泵泵入鼻饲法明显优于人工推注鼻饲法,不仅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了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不同的鼻饲喂养方式,比较其优缺点,寻找最适合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将收住NICU的64例胎龄在30~34周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A,B,C组。 A组:采用注射器间断鼻饲注入喂养,每2 h1次;B组:输液泵间断鼻饲输注喂养,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鼻饲按2 ml/kg&#183;h,间歇2 h后再继续;C组:输液泵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24 h持续输注;观察3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喂养耐受情况、黄疸持续时间及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输液泵间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耐受性最好,黄疸消退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较快。结论输液泵间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最低,可提高进奶量,减少吐奶、残奶例数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增加早产儿体重,此方法优于单纯的间断鼻饲注入喂养或输液泵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有利于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间歇输注鼻饲法和推注鼻饲法对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8例经鼻留置胃管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9例,采用输液瓶装入温开水或纤维型能全力接输血器间歇(10~16h)滴注鼻饲法;对照组59例,采用注射器推注与试验组相同的营养液进行鼻饲,比较2组鼻饲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输注鼻饲法较推注鼻饲法,可有效地减少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应用输注泵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足月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20例,按入室时间顺序分为早期喂养组和常规喂养组各60例,早期喂养组入室后早期将配方奶或母乳使用输注泵以0.5~5 ml/(kg.h)持续输注。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用注射器将配方奶或母乳经鼻饲管定时推注,每次间隔2~3 h,温度均控制在39-41℃。比较两组患儿留置胃管期间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例数,包括腹胀、呕吐、反流、误吸、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等,并统计患儿体质量增长、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或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早期喂养组患儿肠内营养并发症腹胀、呕吐、反流、高血糖、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早期喂养组患儿住院期间体质量增长多于常规喂养组,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喂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输注泵持续输注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使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ICU重症患者营养耐受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8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持续24 h泵入的输注方式,观察组采用间断24 h泵入的输注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营养耐受情况。结果:喂养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值较喂养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喂养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喂养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鼻胃管管饲肠内营养采用间断24 h泵入输注和持续24 h泵入输注均可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间断24 h泵入输注患者营养耐受状况优于持续24 h泵入输注,可将其作为肠内营养的首选输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霞  刘岩  徐惠 《华西医学》2015,(3):531-532
目的观察改良鼻饲法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2月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且住院时间>12 d的危重症患者58例,采用抽签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32例,采用改良鼻饲法管喂肠内营养乳剂,3次/d,500 m L/次,用营养泵200~250 m L/h泵入;对照组26例,用营养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乳剂1 500 m L,泵入时间>20 h。两组营养乳剂均加热并应用恒温器保持其温度在38~40℃。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呕吐、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鼻饲法管喂肠内营养乳剂能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是较为理想的喂养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自制营养吊瓶持续泵入营养与传统鼻饲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中风不能进食需供给胃肠内营养的患者80例(既往无糖尿病、胃肠道疾病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制营养吊瓶持续泵入营养液,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自制营养吊瓶持续泵入营养出现腹泻、胃潴留、误吸、高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鼻饲,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和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三种不同灌注方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继  谈莉君  桑征  刘华 《上海护理》2012,12(4):44-45
目的:降低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选择更有利于医院、家庭使用维护的肠内营养灌注方式。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将90例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为间隙推注组、重力滴注组及持续微泵组各30 例,持续两周肠内营养,并对三组进行对比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间隙推注组采用一次性针管定时经鼻饲管推注肠内营养液,重力滴注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利用重力滴注肠内营养液,持续微泵组利用肠内营养泵匀速泵入肠内营养液。结果:1、间隙推注组与后两组比较, 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返流、胃储留、堵管等不良反应发生明显高于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2、重力滴注组及持续微泵组之间各类不良反应及病人顺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重力滴注组及持续微泵组较间隙推注组明显降低鼻饲所致不良反应,有较好的优越性。而重力滴注肠内营养液且安全、操作简便,是更有易于医院、家庭使用维护的肠内营养灌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刘博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3096-3096
选择我院危重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注射器鼻饲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输液泵鼻饲肠内营养。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输液泵鼻饲方法可减少污染环节,促进胃肠道蠕动,进一步发挥肠内营养价值,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鼻饲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时腹泻的发生情况,以寻找最佳的肠内营养鼻饲方法,并形成相关护理常规。方法将6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注射器间歇灌注组(A组)、输液器持续滴注组(B组)和输液泵持续泵注组(C组),每组20例。观察鼻饲期间肠内营养所致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 3组患者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0%(12/20)、40%(8/20)、20%(4/20),3组患者腹泻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方法密切相关。实施肠内营养采用输液泵持续泵注的方法能有效减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两种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满足入选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24 h持续滴注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观察21 d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和高血糖、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滴注鼻饲营养液能使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顺利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肠内输注泵鼻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输注泵持续滴注流质饮食,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间断灌注流质饮食,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鼻饲饮食后第3天和第10天营养指标监测值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肠内输注泵持续输注饮食,有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减少鼻饲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不同鼻饲泵注方式对ICU危重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从而为ICU病人选择合理的鼻饲泵注方式提供指导。[方法]将120例ICU危重病人按照随机数字化法分为3组,A组采用持续6h、间断2h即每天分3个时间单元泵入,B组采用持续16h泵入,C组采用间断24h(持续泵2h、间断1h、每天分8个时间单元)泵入。观察3种不同泵注方式对ICU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治疗第1天、第11天3组病人营养学指标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鼻饲泵注方式在维持ICU病人营养的作用基本相等,但血清蛋白指标均稍有下降,提示应尽早进行肠内营养;结合ICU三班工作制和饮食习惯,认为持续6h、间断2h分3个时间单元泵注方式更适合ICU病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方式对高龄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入院顺序将高龄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分次匀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次匀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能有效降低高龄老年痴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鼻饲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餐规律重力滴注方式在喉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住耳鼻喉科的喉癌手术后需鼻饲的患者86例,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采用重力滴注方式根据三餐规律分别于7∶00、11∶00、17∶00进行鼻饲,每餐给予肠内营养液500 ml,60 min左右滴注完毕;对照组43例采用肠内营养泵控制速度100~150 ml/h持续输注。两组每日肠内营养液总量均为1 000~1 500 ml,分别观察两组肠内营养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实施7 d后的营养学指标。结果两组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腹胀、胃潴留、误吸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三餐规律重力滴注鼻饲法与营养泵持续输注方法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方式,更有利于喉癌术后患者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