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 6 8例老年DN的血清微量元素铜 (Cu)、铁 (Fe)、锌 (Zn)、铬 (Cr)、硒 (Se)变化。结果 高UAER组与低UAER组相比 ,血清Zn、Cr、Se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Cu、Fe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老年DN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血清微量元素Zn、Cr、Se呈负相关 ,与Cu、Fe变化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低压缺氧小鼠脏器微量元素变化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5km急性低压缺氧小鼠肝脾微量元素变化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白鼠分 2组 ,5km低压缺氧 6 0min组及地面对照组 ,实验组 5km低压缺氧 6 0min。处死小鼠 ,取肝、脾烘干至恒重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锌、铜、铁。结果  5km低压缺氧小鼠肝中Zn、Cu、F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P <0 .0 5 ) ;脾中微量元素Zn、Cu、F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5km低压缺氧使小鼠肝中Zn、Fe、Cu含量降低 ,脾中Zn、Cu、Fe含量降低 ,提示 5km低压缺氧微量元素变化与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感染弓形虫对大鼠肝脏 5种微量元素 (Fe2 +、Cu2 +、Zn2 +、Ca2 +、Mg2 + )的影响。方法 :2 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感染组 ,每只大鼠腹腔注射 2 ml含 1.5× 10 6弓形虫速殖子的生理盐水悬液 ,6 4 d后将两组大鼠处死 ,取肝组织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 ,感染组肝组织 Fe2 +含量明显增加 (P<0 .0 1) ,Cu2 +含量明显减少 (P<0 .0 5 ) ,而 Zn2 +、Ca2 + 、Mg2 + 的含量变化均不显著。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引起大鼠肝组织 Fe2 + 、Cu2 + 元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微量元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脑梗死患者 80例及对照组 4 0例血清及CSF中Zn、Cu、Fe、P、Ca、Mg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及CSF中Cu、Zn含量及Cu/Zn比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1) ,Mg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Fe、P、Ca含量 2组间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2组血清各元素测值与CSF测值间均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及CSF中Cu、Zn、Cu/Zn增高 ,Mg降低 ,Fe、P、Ca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微量元素Ca、P、Mg、Fe、Zn、Cu的水平,比较了MDS-RA和再障患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ynchronLX20临床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及再障患者血清微量元素Ca、P、Mg、Fe、Zn、Cu含量.结果 MDS患者血清Cu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Fe、Zn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MDS-RA患者Ca、P、Fe、Zn、Cu水平与再障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Mg水平却低于再障组.结论 微量元素Fe、Zn、Cu的含量,与不同疾病的状态及其恶性程度相关联;血清Mg的监测,可能有利于早期鉴别MDS与再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 -ET)新生儿血锌、铁、铜、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补充微量元素的意义。 方法 采用D -E5 0 0 0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测定 42例IVF -ET新生儿及 42例自然受孕的正常足月儿的血Zn、Fe、Cu、Se含量。 结果 IVF -ET新生儿血Zn、Fe、Cu水平分别为 ( 2 0 85± 8 62 ) μmol/L ,( 18 85± 7 10 ) μmol/L ,( 17 96± 5 5 8) μmol/L ,明显低于自然受孕的正常足月儿水平 ,有显著性差异 ;IVF -ET儿与自然受孕的正常足月儿的Se元素水平无差异。 结论 IVF -ET新生儿存在微量元素缺乏 ,需补充Zn、Fe、Cu等微量元素以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血清铜锌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糖尿病 (DM)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铜 (Cu)、锌 (Zn)的含量。方法 :采用德国 CENTRONTC公司提供的Cu Zn试剂盒上美国 RA- X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自动分析。结果 :检查 2 10例 DM患者血清中 Cu Zn的含量为 Zn(x± 2 s)(14 .2 3± 5 .6 )μmol/L ,Cu(x± 2 s) ,(17.6 5± 6 .33)μmol/L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DM组血清 Zn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Cu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观察 DM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 Cu Zn的变化对 DM患者的治疗、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患者血清中各年龄组Fe3 + 、Mg2 + 、Cu2 + 、Zn2 + 的含量变化。方法 :用比色法检测 12 6例慢乙肝患者及 130名健康者血清Fe3 + 、Mg2 + 、Cu2 + 、Zn2 + 。结果 :12 6例慢乙肝患者的Fe3 + 、Mg2 + 、Cu2 + 、Zn2 + 与 130名健康者的含量进行比较 ,前者的Fe3 + 、Mg2 + 、Zn2 + 显著低于后者 (P <0 .0 1) ;而前者的Cu2 + 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1)。根据年龄分组把 12 6例分为青、中、老三组 ,结果显示各年龄组患者的Fe3 + 、Mg2 + 和Zn2 + 含量均较对照组低 (P <0 .0 1) ,而Cu2 + 则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检测血清Fe3 + 、Mg2 + 、Cu2 + 、Zn2 + 的含量 ,有助于慢乙肝的诊断及治疗 ,并可随时对患者进行动态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妇女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关系. 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1名健康妇女、78例乳腺癌手术前和61例乳腺癌手术后血清中Fe、Zn、Cu、Mn、Pb、Cd、Cr、Ni和Mo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三组血清中有些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血清Fe、Zn、Cu、Mn的含量乳腺癌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Fe、Zn、Cu、Ni的含量乳腺癌手术前患者明显高于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乳腺癌手术后患者血清Fe、Ni的含量恢复正常,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Cu/ Zn值(1.38)仍高于健康对照组(1.12),其它元素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种微量元素与乳腺癌发病有明显关系,Fe、Zn、Cu、Mn、Ni可能与乳腺癌危险的发生有关,而可能Mo为乳腺癌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龋病患儿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头发中微量元素与龋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对120例龋病患儿和50例正常对照者头发中的锌(Zn)、钙(Ca)、铅(Pb)、铁(Fe)、铜(Cu)等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120例龋病患儿头发中Zn、Ca、Fe、Cu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P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龋病患儿与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检测头发中Zn、Ca、Pb、Fe、Cu等不同微量元素的含量,可判断小儿龋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娩孕妇血液、头发、脐血、羊水中微量元素锌、铜、铁、硒的含量及其间的关系与新生几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关系。方法对40例分娩孕妇血液、头发、脐血、羊水进行了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并对所测定的微量元素锌、铜、铁、硒在各样中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母全血锌、铜含量明显高于脐血(P<0.01),而铁、硒含量则反之,母血明显低于脐血(P<0.01)。母血中铁与锌、硒含量呈正相关(P<0.05,P<0.01);脐血中铜与锌、铁,铁与硒含量呈正相关(P<0.01、P<0.05、P<0.05);羊水中锋与铜铁、硒含量呈正相关(P<0.01)。样品间锌含量母血与脐血、母发是正相关(P<0.01、P<0.05);铁、硒含量母血与脐上呈正相关(P<0.01)。母血铜与新生儿体重、身长呈正相关(P<0.05)。结论显示各样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微量元素间平衡协同的相互作用。胎儿生长发育有依赖于母体微量元素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NaF溶液喂养年幼小白鼠造成小白鼠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发生改变。实验发现Fe、Cu 与Zn 有拮抗关系,但这3 者都与Se 有协同作用,Se 能提高Fe、Cu、Zn 等元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微量元素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 40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铜、铬、硒、铁、钙、镁 7种元素加以测定 ,并与正常健康对照组 30例相比较。全部数据均采用 Spss7.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铬、硒明显低于对照组 ,( P分别 <0 .0 5,<0 .0 1 ) ;血清铜、铜 /锌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血清铁、钙、镁两组无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锌、硒、铬元素含量与血糖呈负相关 ,血清铜、铜 /锌比值与血糖呈正相关 ,各微量元素含量与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 ,与血糖关系最密切的微量元素依次为血清硒、铬和铜 /锌比值。结论 :血清微量元素确实与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 ,当中尤以低血硒、低血铬、高铜 /锌比值是影响糖尿病病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提示在糖尿病病人中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 ,这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 4 硝基喹啉氧化物 (4 nitroquinoline 1 oxide ,4NQO)诱发大鼠腭粘膜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内微量元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 4NQO涂于 2 8只Wistar大鼠硬腭后部粘膜 ,每周三次 ,共 19周。不同时期的所有粘膜标本被病理学分别证实为正常粘膜 ,癌前病变及鳞状上皮细胞癌 ,并进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结果 :鳞状上皮细胞癌核及胞浆内铜 (Cu) ,锌 (Zn)明显下降 (P <0 .0 5 )。癌前病变上皮细胞浆内钼明显减少 (P <0 .0 1) ,而鳞癌细胞胞浆内Mo明显升高。癌变过程中 ,细胞内Se无明显变化。同时 ,鳞癌细胞Cu/Zn升高 ;Cu/Se ,Zn/Se降低。结论 :细胞内Cu ,Zn ,Mo的改变与口腔癌变有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the changes of cellular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carcinogenesis process of Wistar rat palatine mucosa squamous epithelial cell induced by 4-nitroquinoline-1-oxide (4NQO). 4NQO was painted three times weekly for nineteen weeks on the palatine mucosae of 28 Wistar rats. Histologically normal, precancerous and squamous epithelial cell carcinoma tissues were obtained, and were studied by electron probe X-ray microanalysis. The measured elements were copper (Cu), zinc (Zn), selenium (Se), and molybdenum (Mo). The results were that both copper and zinc in the cellular nucleus and cytoplasm of the squamous epithelial carcinoma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cytoplasmic molybdenum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recancerous cell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squamous epithelial carcinoma cells. Minor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selenium were observed in the process of normal to precancerous and then to cancerous cells. Cu/Zn increased in squamous epithelial carcinoma cells and Cu/Se and Zn/Se decreased in squamous epithelial carcinoma ce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hanges in intracellular copper, zinc, molybdenum are distinctly related to experimental oral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16.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上皮内微量元素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检测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及正常颊粘膜上皮内微量元素含量,了解微量元素与OSF上皮病变的关系,初步探讨OSF的发病机制,应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通过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半定量分析OSF上皮细胞核内外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结果示,与正常颊粘膜组比较,OSF组上皮细胞核内外Cu,Zn,S及As的含量明显降低,其Se和Mo的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提示细胞内低Cu,Zn,以及高Se含量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新的微痕量元素检测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微痕量元素Se、Zn、Cu、Fe、Mn、Mo及其比值与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Se是抗癌因子,而Cu、Fe、Zn、Mo是致癌因子,Mn作用不明显.在所研究的17个变量中,以Se/Cu、Cu/Mo、Se/Zn及Fe与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使用岛津AA-67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消化道癌瘤患者全血铁、血浆铁、铜、锌含量。采用改进的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全血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并以正常人血、血浆为对照,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内微量元素(钙、铜、铁、锌)的水平与亚健康的关系。方法: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中抽取研究对象,筛选出亚健康人群380例(亚健康组)和健康体检者220例(正常对照组)。用原子吸收法对600例研究个体进行血清微量元素(钙、铜、铁、锌)测定,并分析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亚健康的关系。结果:亚健康者体内钙、铜、铁、锌水平分别为(73.6±13.2)mg/L、(0.98±0.26)mg/L、(1.89±0.37)mg/L、(0.55±0.15)mg/L,健康体检者钙、铜、铁、锌水平分别为(95.3±18.7)mg/L、(1.07±0.25)mg/L、(1.96±0.32)mg/L、(1.02±0.17)mg/L,亚健康组钙、锌结果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铜、铁结果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健康人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钙、锌缺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注意均衡饮食对预防亚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