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改良超滤(MU F)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手术治疗、体重<10kg的室间隔缺损(V 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22例,按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10例,尾数为奇数者)和实验组(12例,尾数为偶数者)。对照组体外循环(CPB)结束后不行MU F,实验组于CPB停机后行MU F,超滤时间10~15m in,超滤流量10~15m l/m in.kg。分别于术前、CPB停机时、CPB后15m in/MU F结束时、术后2h和24h 5个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2.5m l,采用M DK-3200双通道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MU F结束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屈服应力、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和卡松粘度均较对照组CPB后15m in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U F可明显提高CPB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婴幼儿CPB后采用MU F,其血液粘度高于未行MU F患者。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初期通气氧浓度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婴幼儿中 ,评价体外循环初期不同浓度氧通气对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8例行择期手术的紫绀型先心病婴幼儿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在体外循环初期接受氧浓度为 80 % (H组 )和 4 0 % (L组 )通气。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结束后 30min、到达ICU后 2、6h ,记录各项呼吸指数 ,并同时测动脉血气 ;诱导后、体外循环开始后 30min及体外循环后 30min取血样本 2ml测SOD及MDA水平 ;并观察病儿术后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H组术后气道峰压及呼吸指数明显高于L组 (P <0 0 5 ) ,氧和指数低于L组 (P <0 0 5 ) ;体外循环开始后 ,H组SOD较L组低 (P <0 0 5 ) ,MDA较L组高 (P <0 0 5 )。结论 体外循环初期高氧浓度通气导致自由基大量产生 ,不利于紫绀型先心病婴幼儿术后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超滤技术的临床应用和防止和减轻体外循环(CPB)后重要器官损伤的作用,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成两组,改良超滤组(n=15):常规CPB后应用改良超滤;新型超滤组(n=15):CPB手术中应用新型超滤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炎症介质浓度、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浓度、肺功能指标、手术时间和器官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新型超滤组CPB后超滤时间较改良超滤组明显缩短(6.35±1.28minvs.12.45±4.52min,P=0.000);CPB结束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明显低于改良超滤组(292.84±58.23μg/Lvs.383.79±66.24μg/L,P=0.000;13.32±2.31μg/Lvs.16.41±2.65μg/L,P=0.000);CPB结束后HCT和白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改良超滤组(0.39+0.04vs.0.35±0.03,P=0.003;38.32±4.26g/Lvs.34.04±2.83g/L,P=0.003);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ICU时间均短于改良超滤组(P〈0.05),重要器官功能损害较改良超滤组轻。结论CPB中采用新型超滤技术,可有效地减少部分炎症介质,浓缩血液,缩短手术时间,减轻重要器官组织的水肿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以改善术后心肺功能。方法67例成人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超滤组(超滤组,n=33)和无超滤对照组(对照组,n=34),动态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停机及改良超滤结束时(对照组在CPB停机20min)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的PO2CPB前与CPB停机时相比均明显下降;超滤组在改良超滤结束时PO2明显回升,接近CPB前水平,而对照组PO2仅轻度回升,但仍明显低于CPB前;CPB停机20min时超滤组PO2高于对照组(P=0.044)。CPB停机后两组PCO2轻度升高,改良超滤后PCO2轻度下降,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超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0.001,0.012)。术后1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两组LVE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367)。结论改良超滤有利于改善成人心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超滤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分析2004-02~2008-10进行的13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组:常规超滤组(CUF组)30例,改良超滤组(MUF)30例,对照组(无超滤组)20例。分析各组各时期K+、HCT、Hb数据及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胶体应用量等临床资料。结果改良超滤组超滤停止时,其HCT、Hb均高于停机时,高于常规超滤停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超滤组停机时,其HCT、Hb均高于改良超滤组停机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及术后胶体用量等方面,改良超滤组优于常规超滤组及对照组,常规超滤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后引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常规超滤及改良超滤能较好的改善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后的心肺功能,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ZBUF)和改良超滤(MUF)联合应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的管理特点及临床效果,以判定二者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2.6±7.5个月;体重8.5±3.3kg。选用Gambro FH22型血液超滤器,采用经典MUF途径,CPB期间行ZBUF,CPB结束后行MUF。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分析、生化离子浓度、炎性介质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变化,同时收集滤液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所有患者MUF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P=0.001);血液乳酸、TNF-α和IL-8在ZBUF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在MUF结束明显升高,与ZBUF结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MUF滤液中TNF-α浓度高于ZBUF滤液(P=0.036)。结论ZBUF与MUF联合应用于婴幼儿CPB手术中有排除炎性因子、改善机体免疫应答的能力;MUF可快速减少体内水分、提高COP和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245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6(9):521-523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24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资料。平均年龄(17.86±9.51)个月(1—36个月),其中≤6个月48例;7~12个月74例;13~36个月123例。平均体重(9.53.4-2.47)kg(3.2~15.0kg),≤10kg者153例。根治性手术238例;姑息性手术7例。结果全组治愈240例,死亡5例,手术病死率2.0%。简单先心病病死率0.5%(1/186),复杂先心病病死率6.8%(4/59)。结论婴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符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不同流量改良超滤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高流量改良超滤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改良超滤(CMUF)组和高流量改良超滤(HMUF)组,每组20例。观察超滤时间、滤液量、红细胞压积(HCT)和循环指标变化,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毕HMUF组超滤时间(7.83±0.75min)短于CMUF组(13.86±1.95min,P<0.01),HMUF组滤出液量(440.00±91.86ml)多于CMUF组(372.22±56.52ml,P<0.01)。两组HCT、循环指标和术后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MUF用于小儿体外循环后安全有效,且可以明显缩短超滤时间。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方法 1998年5月~2003年5月为67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年龄14天~32个月,平均年龄11.8±8.9个月;体重2.6~14.8 kg,平均体重8.4±3.0 kg)施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室间隔缺损39例,法洛四联症13例,完全房室间隔缺损5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3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例,先心病术后肺动脉瓣赘生物1例.64例行根治手术,3例行姑息手术.结果术前准备时间0~9天,平均3.7±2.6天;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14天,平均3.8±3.2天;ICU时间2~18 天,平均5.7±2.8天.全组住院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7.5%(5/67).其余患者术后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4例,肺不张14例,肺部感染8例,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气胸和膈肌麻痹各1例,均治愈.随访2~60个月,晚期死亡1例,其余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效果满意.结论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亚急诊外科治疗是安全的,可以挽救大部分患者的生命,并取得较好效果,关键在于准确选择适应证、围术期加强营养和心肺功能支持.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连续12例无死亡杨庆军何德沛1995年1~11月我们对12例3岁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心脏直视手术,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作者单位:630013重庆市外科医院心血管外科,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中心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间268例(男141例,女12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临床资料.根治性手术260例;姑息性手术8例.结果:全组262例痊愈出院.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2.2%.1岁以内死亡率2.96%(4/1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14/268).随访1~36个月,无死亡,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外科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符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方法1999年11月至2008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共施行婴幼儿CCHD323例,其中男202例(62.5%),女121例(37.5%);年龄4d~36个月,平均年龄18.4个月;体重4~15kg,平均体重9.9kg。病种为法洛四联症(TOF)218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4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1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TECD)8例,主动脉弓缩窄(CoA)15例,主肺间隔缺损(A-P Window)合并主动脉弓离断(IAA)、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永存动脉干(PTA)2例,单心室(SV)9例,Ebstein畸形2例,肺动脉闭锁(PA)10例,大动脉转位(TGA)3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TGA)1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I期矫治297例,姑息性手术26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89±3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8±39min。全部患者均通过电话或书信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2个月,术后死亡8例(2.5%),其中早期死亡7例(1个月内),死亡原因为:手术时间长、术中不能停体外循环2例,不能脱离呼吸机3例,误吸致心脏骤停、复苏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1例,中央分流术后持续低氧、心脏骤停1例;中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喉炎并发肺部感染。生存315例(97.5%),发生并发症95例(29.4%),均经对症治疗出院;出院后心功能改善为Ⅰ~Ⅱ级,呼吸道感染减少,体重明显增加。结论婴幼儿CCHD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手术治疗结果满意。具体术式应根据不同的畸形特点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法,强调手术的适应证及畸形的满意矫治,注重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1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经左房输注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后经左房给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从19例手术治疗的复杂先心病患儿中,随机抽取6例经左房输注儿茶酚胺,其余患儿采取经中心静脉给药。手术前经右颈内静脉安放Swan-Ganz导管,待术中放入肺动脉。左房给药组患儿,穿刺右锁骨下静脉置入30cm长的4号深静脉管,待手术中经卵圆孔或房间隔缺损放入左房,作为手术后经左房给药的通路。两组患儿均在开放循环后,分别经左房或中心静脉,立即输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剂量为6~lOug·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PMV)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外科收治的15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80例,女70例,年龄≤6个月,RACHS-1分级≥3级。收集患儿一般资料、相关病史、手术类型、术前合并症及治疗情况、术中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时间、深低温及血气指标;术后延迟关胸、放置起搏器情况;术后24 h内最低OI、最高正性肌力药剂量评分值(VIS评分)、拔管失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PMV的危险因素。结果 42例(28%)患儿存在术后PMV。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RACHS-1分级、既往紫绀、既往肺炎、急诊手术、术前机械通气支持、术前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深低温、CPB时间132 min、术中最低pH、术中最高血糖浓度高、术中最高乳酸浓度高、延迟关胸、应用起搏器、术后24 h内最高VIS评分和最低OI及术后并发症是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PMV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B时间132 min(OR=11.04,95%CI 2.07~58.96,P=0.005),术中最高乳酸浓度过高(OR=1.53,95%CI 1.07~2.20,P=0.021)和拔管失败(OR=17.28,95%CI 2.46~121.20,P=0.004)是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PM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PB时间132 min、术中最高乳酸浓度过高和拔管失败可作为预测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PM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镇痛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鹤龄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4,15(2):107-109
不同的镇痛药和镇痛方法都会影响术后肺功能。静注麻醉性镇痛药,可引起呼吸节律紊乱,SaO2下降。椎管内注入局麻药,可改善膈肌功能,有利于恢复肺功能;但注入麻醉性镇痛药隔肌功能不能得到改善。胸膜腔注入局麻药,可引起膈神经部分阻滞,不利于肺功能恢复。PCA、TENS和冷冻镇痛对肺功能的影响,尚存在不同的认识,对术后镇痛方法的选择,应以既能获得良好镇痛,又应有助于肺功能恢复和肺部并发症减少为原则。 相似文献
17.
18.
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心脏手术输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改良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6 0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均分为对照组 (不接受任何超滤 )、常规超滤组 (CUF组 )和改良超滤组 (MUF组 )。观察术中库血用量、血浆用量、血球压积的变化及术后2 4h出血量 ,并用SSPS/PC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MUF组库血用量、血浆用量、术后 2 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UF组 (P <0 0 1) ,且滤出水量明显多于CUF组 (P <0 0 1)。结论 在婴幼儿心血管手术中 ,改良超滤可有效排出体内水分 ,提高血球压积 ,明显减少输血及术后出血 ,是节约用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38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 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治疗 3岁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387例 ,围手术期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 387例中男 2 56例 ,女 1 31例 ,年龄 7d至 3岁。体重 3.7~ 1 8.0 kg。病种 :VSD(室间隔缺损 ) 2 31例 ,VSD PH(肺动脉高压 ) 1 9例 ,VSD PDA(动脉导管未闭 ) 8例 ,VSD 流出道狭窄 1 8例 ,ASD(房间隔缺损 ) 2 9例 ,ASD PDA 5例 ,PDA 2 9例 ,TOF(法洛氏四联症 ) 2 7例 ,TOF ASD2例 ,法洛氏三联症 4例 ,不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7例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1例 ,TGA(大动脉转位 ) 4例 ,右室双出口 1例 ,完全型肺静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处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总结心胸外科监护室 (CICU)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术后管理体会。方法 新生儿先心病术后 5 0例 ,术时年龄 2~ 30d ,平均 (15 2± 8 7)d ,≤ 15d者 2 4例 ;术时体重 2 3~ 4 5kg,平均(3 4± 0 5 )kg。病种包括大血管错位、肺动脉闭锁 /室隔完整、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闭锁等。其中施行根治术 76 % ,姑息术 2 4 %。术毕应用改良超滤 4 2例 ,心内置管 39例 ,延迟关胸 2 1例。呼吸机支持时间 2 1 5~910 0h。术后 4 8例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包括氨力农、米力农等。结果 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低心排 ) 12例 ,低氧血症 10例 ,感染 5例。本组死亡 6例 ,死亡率为 12 % ,均为严重低心排者 (其中3例伴肾功能衰竭 )。结论 防治术后低心排是降低新生儿先心病术后病死率的关键 ,包括施行改良超滤、延迟关胸、预防性静脉应用米力农等措施。此外 ,加强基础护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建立绿色通道亦很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