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其癌细胞rasp2 1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46例外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asp2 1的表达强度 ,分析其表达特点与影像学征象的相关关系。结果 外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与癌细胞rasp2 1表达强度密切相关 (P <0 .0 1 ) ;肿块大小在rasp2 1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出现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肿块毛刺征、三级支气管受累在rasp2 1表达阳性组的出现率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1 )。但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在rasp2 1表达阳性组、阴性组的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外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某些影像学表现如肿块毛刺征、三级支气管受累及肿块大小等与其癌细胞rasp2 1的表达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21ras>和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及其20例转移性淋巴结标本P<'21ras>和CD 44的表达.结果 P<'21ras>和CD 44在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85%.有淋巴结转移组P<'21ras>和CD 4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相关性检验提示P<'21ras>阳性组和CD44阳性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21ras>和CD 4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21ras>和CD 44阳性表达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在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48例临床肺癌标本(以相应远离肺癌的正常肺组织为对照)进行p5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p53基因突变频率为56.25%(27/48);(2)p53基因突变频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淋巴细结转移,年龄及性别2无统计学相关;(3)p53基因突变频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erbB 2和p2 1ras在肺癌形成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原发性肺癌中两种基因表达作一检测。结果  5 5例肺癌中 ,2 2例 (44 % )c erbB 2过度表达 ,2 5例(45 % )p2 1ras过度表达 ,其中 10例小细胞肺癌中均未见两种基因过度表达。c erbB 2基因过度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c erbB 2 ,p2 1ras蛋白表达在肺癌分化程度中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c erbB 2 ,p2 1ras在肺癌形成和发展中协同作用 ,有助于评估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变异,导致细胞正常增殖和分化紊乱,引起细胞恶变,最终形成癌瘤。与肺癌相关的原癌基因,已发现多种,具有同源碱基序列的Kras、Hras和Nras的ras族基因活化,主要见于非小细胞型肺癌。其突变检出率约3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HL-60细胞的作用机制,并检测p21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白血病中的关系。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野生型p53基因导入p53基因严重缺失的人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中,用形态学,电镜,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p53对HL-6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对p21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野生型p53基因能促进HL-60细胞凋亡及上调p21表达。结论:p21可能在p53促HL-60细胞凋亡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KGH-R1、KGH-R2、KGH-R3单克隆抗体(mAb)与胃腺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的免疫反应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本实验室制备的三株广谱抗p21 ras mAb KGH-R1、KGH-R2、KGH-R3分别对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30例胃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各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组织学评分(HSCORE),比较各组免疫反应性的差异。结果 (1)mAb KGH-R1与83.33%(25/30)的胃腺癌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61.26%,HSCORE评分94.52分;与33.33%(10/30)的正常胃粘膜上皮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10.00%,HSCORE评分为10.00分。(2)KGH-R2与86.67%(26/30)的胃腺癌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86.04%,HSCORE评分155.29分;与23.33%(7/30)的正常胃粘膜上皮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7.86%,HSCORE评分为7.86分。(3)KGH-R3与70.00%(21/30)的胃腺癌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54.74%,HSCORE评分82.26分;与33.33%(10/30)的正常胃粘膜上皮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9.15%,HSCORE评分为9.15分。(4)mAb KGH-R2 HSCORE分值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抗p21 rasmAb KGH-R1、KGH-R2、KGH-R3与胃腺癌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只与部分正常胃粘膜呈微弱阳性反应,可开发为治疗性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周正常肺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p16蛋白表达情况。 方法选取各种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癌组织周围的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肺癌标本及周围正常肺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改变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蛋白在肺癌标本及周围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40例肺癌标本中,29例发生了p16基因甲基化。而其周围正常肺组织只有5例发生了p16基因甲基化。二者有明显差异(P<0.01)。②40例肺癌标本中,26例p16蛋白表达降低,而其周围正常肺组织只有5例蛋白表达降低,二者有明显差异(P<0.01)。③29例p16基因发生了甲基化改变的肺癌标本中,有22例发生了p16蛋白表达降低。在11例未发生p16基因甲基化改变的肺癌标本中,有4例发生了p16蛋白表达降低。 结论p16基因甲基化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NSCLC)p16蛋白表达降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组织微列阵(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66%(31/60),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16/20),P<0.05.肺鳞癌p16的阳性表达率为31.03%(9/29),肺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0.96%(22/31),P<0.05.结论 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在呼出气冷凝液(EBC)中检测p16基因突变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就诊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58例NSCLC患者及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EBC中p16基因1-2号外显子的变异情况。分析p16基因突变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58例NSCLC患者EBC标本中,成功检测54例EBC标本,其中,8例发生突变,1号外显子突变3例,2号外显子突变5例,总突变率为14.8%(8/54)。健康体检者EBC中均未检测到p16基因突变。EBC中p16基因突变在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BC中p16基因突变在不同肿瘤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16基因突变率与肿瘤分期具有相关性。结论在NSCLC患者EBC中可以检测到p16基因突变。EBC中p16基因突变检测有可能为临床辅助诊断NSCLC提供一种新的途径。EBC中的p16基因可作为诊断NSCLC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立体定向放疗(SBRT)和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肺内复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1月至2018年12月,NSCLC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出现肺内复发而接受SBRT或再次手术的病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结局,Log-rank法进行组间对比,Cox回归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62例患者符合条件,33例接受SBRT,29例接受再次手术。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5.8和37.4个月。SBRT和手术患者的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LRCR)分别为79.8% vs. 90.2%(P> 0.05);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8.5% vs. 42.3%(P> 0.05);总生存期(OS)分别为78.0% vs. 85.5%(P>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治疗方式、查尔森指数(CCI)、辅助药物治疗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7、0.013、0.001)。结论 对于NSCLC根治术后肺内复发的患者,SBRT与手术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miR-218-5p靶向调控NRAS基因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218-5p和NRAS的表达。取NSCLC细胞A549进行分组和转染:Blank组、NC组、miR-218-5p mimic组、miR-218-5p inhibitor组、si-NRAS组、oe-NRAS组、miR-218-5pmimic+oe-NC组和miR-218-5pmimic+oe-NRAS组。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18-5p与NRAS基因的靶向关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iR-218-5p在NSCLC组织及NSCLC细胞株中呈低表达,而NRAS呈高表达(均P<0.05)。与Blank组、NC组比较,miR-218-5p mimic组NSCLC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凋亡率上升(均P<0.05);miR-218-5p inhibitor组NSCLC细胞增殖活力增高,凋亡率下降(均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4ARF蛋白和p16INK4a蛋白共表达状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化疗及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出的p14ARF和p16INK4a蛋白共表达阴性的NSCLC患者35例,共表达阳性患者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随访其术后放化疗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放化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指数、组织学类型差异显著(P<0.01);共表达阴性组患者术后2、3年及总生存率较阳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p14ARF和p16INK4a蛋白共表达状态是影响NSCLC病人放化疗及远期生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OK-432与IL-2抑制近交系小鼠C57BL/6 Lweis肺癌(LLC)的生长及p21的表达。方法:以C57BL/6荷瘤LLC小鼠为模型,观察OK-432联合IL-2对肿瘤发生、生长、移的影响,体内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用抗鼠p21单克隆抗体进行SABC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测定p21在Lewis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结果:二联用对肿瘤体积和重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1),增强抑瘤率(P<0.05);肺转称灶数目明显减少,电镜下显示肿瘤灶中出现许多凋亡细胞、瘤细胞核染色质浓集成块,在核膜内呈新月形或环形排列,核膜清楚,瘤细胞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p21在联合用药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OK-432与IL-2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活性,其杀瘤过程主要为对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攻击,部位原因可能阻抑ras癌基因的激活,诱导瘤细胞凋亡;提示OK-432联合IL-2可为临床治疗癌症患一种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p53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VEGF、p53表达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检测。结果:65例NSCLC患者癌组织平均MYD为31.44±15.79,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55.4%。10例正常肺组织平均MVD为13.71±4.12,明显低于癌组织,P<0.01。在转移癌组织中MVD显著性高于无转移癌组,P<0.01;ⅢA-B期癌组织中MVD也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P<0.01。NSCLC中。VEGF、p5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两者阳性表达都与患者的NSCL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在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突变的p53可能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单纯辅助化疗与联合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121例Ⅱb、Ⅲa期NSC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3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包括多西他赛+顺铂/卡铂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卡铂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恩度治疗;每个治疗周期均评价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进行4个周期,并于术后3、6、9、12个月分别评价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出现病情复发的比例为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P<005);观察组每个治疗周期的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发生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给予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李爱明  刘克  王园园  王乾 《武警医学》2020,31(7):595-600
 目的 研究miR-30a-5p和靶基因NUA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09至2019-03在保定市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64例,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样本和细胞中miR-30a-5p和NUAK1的表达;TargetScan网站预测miR-30a-5p与NUAK1间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30a-5p及联合过表达NUAK1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30a-5p的相对表达量(0.33±0.14)低于癌旁组织(1.0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37,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UAK1 mRNA表达(4.13±1.87)和蛋白表达(3.41±1.62)均高于癌旁组织(1.00±0.17、1.0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35、11.844,P<0.05)。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60、H1299、A549中miR-30a-5p表达量(0.35±0.03、0.51±0.05、0.28±0.03)低于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100,P<0.05);H460、H1299、A549细胞中NUAK1 mRNA相对表达量(2.98±0.30、2.39±0.24、3.42±0.36)和蛋白相对表达量(3.06±0.31、2.27±0.23、4.12±0.41)均显著高于BEAS-2B细胞(1.00±0.09、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60、63.070,P<0.05)。结论 miR-30a-5p可通过靶向NUAK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提示miR-30a-5p和NUAK1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125I粒子植入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的动态水平.方法 对2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NSCLC患者施行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的患者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结果 治疗后随访1~37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2.0%、30.8%、6.2%.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15.5个月,1年、2年的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0%、20.3%.125I粒子植入后1、3个月,患者血清中CEA和CYFRA21-1水平与植入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CEA降低组死亡率53.9%,升高组死亡率86.7% (P=0.055);治疗后CYFRA21-1降低组死亡率36.4%,升高组死亡率94.1% (P=0.001).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进展期NSCLC,临床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介入治疗方法;且能有效降低CEA和CYFRA21-1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监测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