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肝素缓释系统植入兔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前房、后囊膜的浑浊分级及其病理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共48眼,随机分为4组,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分别囊袋内注入200U/ml肝素0.1ml(第1组),后房内植入空白缓释剂(第2组),后房内植入肝素缓释系统(第3组)及生理盐水滴眼(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后囊膜等眼部组织的变化,光镜观察后囊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肝素缓释剂组前房反应小,后囊膜混浊程度及发生时间与其他三组的后囊膜混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素缓释剂能有效地抑制兔眼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的混浊晶状体,在裂隙灯下观察一般呈白色,棕褐色。铜白内障,青光眼性白内障,冠状白内障有时混浊区可呈蓝色、绿色,最近笔者在门诊中遇见一例先天性Y字缝混浊,呈翠绿色。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YAG激光技术于1980年国外报道用于眼科,是具有化时代意义的科技新成就.YAG激光为过去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后囊膜浑浊而形成的后发性白内障,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1].我院眼科自1995年以来开展YAG激光术,已完成了1500余例.现对门诊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护理流程进行阐述. ……  相似文献   

4.
儿童白内障术后,因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活跃,有丝分裂旺盛,以及外伤等因素,而致术后大量纤维炎性渗出,后发障发生率高达75%-100%。为探讨预防、治疗儿童后发障方法,2002—2005年我科对38(43眼)例儿童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后囊膜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民航飞行员白内障患病率,探讨其航空医学鉴定. 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民航飞行员眼科检查资料,分析白内障患病特点和4例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特许飞行合格飞行员的随访资料.不同年龄组飞行员白内障检出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民航飞行员白内障检出率为0.28%,患病年龄21~67岁,不同年龄组之间白内障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7.737,P<0.01),40岁以上飞行员白内障检出率随年龄逐渐升高.晶状体混浊部位以皮质性混浊为主.4例特许飞行合格飞行员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良好,特许合格以来已累计安全飞行1300~4000 h,无空中不适及事故征候. 结论 我国民航飞行员目前白内障检出率较低,但患病率有随年龄升高的趋势.白内障飞行员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功能受损时应临时停飞治疗,术后观察3个月,进行航空医学鉴定时若视功能良好,无影响飞行安全的并发症,可考虑特许飞行合格;特许飞行随访3~4年,若视功能稳定,特许飞行安全,无事故征候,可考虑飞行合格.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眼病,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由于形觉剥夺而影响视功能的发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品状体植入术后,又因为并发症及弱视的存在而严重影响视功能的恢复。笔者自2003-01至2008-05随访了30例48眼行向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7岁的儿童,术后及时治疗并发症、进行合理的验光配镜,结合有效的弱视治疗和功能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眼晶状体对电离辐射有较高的敏感性,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会产生眼晶状体混浊,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放射性白内障。电离辐射引起白内障属确定性效应,具有剂量阈值。为探讨低剂量职业照射与眼晶状体混浊的剂量效应关系,职业照射诱发晶状体混浊的形态特征,总结本院1992—2012年间经由被授权的放射性疾病诊断组会诊的17例白内障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后炎症反应重,纤维渗出膜多,后囊混浊快,后发性白内障多,是许多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我科自2000年11月~2001年3月,使用思诺迪清(地塞米松缓释微粒)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11月~2001年3月,白内障共19例(19眼),男性11例(11眼),女性8例(8眼),先天性白内障13例(13眼),外伤性白内障5例(5眼),并发性白内障1例(1眼),年龄3个月~12岁,视力手动~0.02,ECCE术8眼,phaco术11眼,人工晶体植入13眼,开罐式或信封式截取60眼,连续环形撕囊13眼。1.2手术方法:用常规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白内障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3 7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 3 8只外伤性晶状体混浊 ,术前均施行轴位CT扫描 ,其中 3 3只外伤性混浊晶状体进行CT值测定。将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与对侧无白内障晶状体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外伤至CT扫描时间为 3小时~ 2 6天。结果  3 3只无外伤性晶状体CT值平均为 114 .6± 6.4HU ,外伤性混浊晶状体CT值平均为 78.1± 9.1HU ,二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t =6.741,P <0 .0 0 5 )。外伤性白内障除密度降低外 ,尚可有大小和形态上的改变。结论 CT是发现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尤其适用于复杂眼外伤和前房混浊等而临床上确定外伤性白内障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在复杂前节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处理复杂前节手术并发症151例(151眼),均经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定期复查患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前节反应情况与人工晶体位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结果 62服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经前部玻璃体切割处理均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最佳视力0.3~0.5者19例(19/62,30.64%),0.5~0.8者32例(51.61%,32/62),0.8以上11例(11/62,17.78%),16眼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经前部玻璃体切割处理11(11/16,68.75%)例视力提高,4例后发障复发(4/16,25%).前部玻璃体切割处理外伤性白内障,伴后囊破裂54例,49例(49/54,90.74%)植入人工晶状体,最佳视力0.1以下者3例(3/49,5.56%),0.1~0.3者6例(6/49,11.12%),0.3~0.5者17例(17/49,31.48%),0.5~0.8者15例(15/49,27.59%),0.8以上者8例(8/49,14.81%),伴中、重度晶状体脱位13例,均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0.1以下者2例(2/13,15.38%),0.1~0.3者3例(3/13,23.08%),0.3~0.8者7例(7/13,53.84%),0.8以上者1例(1/13,7.69%).结论 前部玻璃体切割手术在处理复杂的前节手术及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Long Evans和Wistar大鼠亚硒酸钠诱导白内障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Long Evans和Wistar大鼠在建立亚硒酸钠诱导的白内障动物模型中的异同.方法:给未睁眼的10 d龄Wistar大鼠(10只)和Long Evans大鼠(10只)一次性腹腔注射亚硒酸钠(30 μmol/kg)造模,在所有动物全部睁眼后(即实验第7 d),用裂隙灯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所有大鼠均安全诱导出白内障动物模型,但Wistar大鼠诱导后的晶状体混浊情况相对单一,而Long Evans大鼠具有多样性,Wistar大鼠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重于Long Evans大鼠(P<0.01).结论:Wistar大鼠经亚硒酸钠诱导后,晶状体的混浊情况较Long Evans大鼠相对稳定,便于对照研究,在研究治疗与预防白内障方面较Long Evans大鼠更适合.Long Evans大鼠经亚硒酸钠诱导后,晶状体混浊呈现出多样性,更接近于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粱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8例20眼,均伴有晶状体混浊,矫正视力〈0.3,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6个月,对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0眼患者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伴有晶体混浊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对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 (lensepithelialcell,LE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 ,取出中央 5~ 7mm的晶状体前囊 ,将其均分成 3等份 ,用于对照组及两实验组 ,分别培养于 10 -6mol/L的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 4 8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 ,采用医用多功能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阳性面积率。结果显示 ,10 -6mol/L的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对LEC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CNA的阳性面积率分别为 (2 6 14± 0 92 2 ) %和(3 338± 0 838)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研究表明 ,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对白内障患者LE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从而可用于白内障术后防治后囊膜混浊的发生 ,为临床筛选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晶体置入眼内后可产生反应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角膜内皮水肿、混浊,虹膜色素脱落及纤维蛋白渗出,附着在人工晶体表面或后囊膜致后发膜性内障形成。笔者对49例人工晶体置入术后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9例56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38例45眼,外伤性白内障8例8眼,并发性白内障3例3眼。年龄8~76岁,随访时间2~12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高场强电磁脉冲 (EMP)辐射青紫兰兔 ,长期动态观察角膜、晶状体及视网膜的病理变化 ,探讨EMP对视觉系统的影响。方法  6× 10 4V/m场强的EMP重复照射 14只兔 5次和 30次 ,于照射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检眼镜、光镜和电镜观察角膜、晶状体及视网膜的病理变化。结果 晶状体对EMP辐射损伤最为敏感 ,角膜次之 ,视网膜轻微。照射后 90~ 36 0天 ,晶状体囊膜增厚 ,上皮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 ,晶状体后皮质水肿 ,空泡、液泡形成 ,白内障发生。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 ,其病理改变呈持续性发展。结论 高场强EMP可导致兔晶状体后皮质混浊、白内障发生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 ,其病理改变加重  相似文献   

16.
人和实验性辐射照射性白内障,以往的组织学研究主要论述高剂量照射后短期内的形态改变。指出:X射线主要影响晶状体赤道部的增殖上皮,促使这些细胞分裂产生病理性晶状体纤维,以斑块形式沉积于前极和后极附近,进一步崩解,在前囊膜下形成有特征性混浊,在后皮质则产生盘状混浊。作者应用裂隙灯照相、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对晶状体蛋白质热凝聚的影响。方法 12只新鲜完整的牛晶状体分别与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孵育72h,对照组单纯与细胞培养液孵育相同时间,去除囊膜匀浆后凝胶过滤层析分离α、β和γ晶状体蛋白,测定30℃时36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然后将分离纯化后的晶状体蛋白60℃条件下加热30min,再次测定360nm波长下的光吸收值,分析亚硒酸钠孵育后晶状体蛋白质发生热凝聚后光吸收度下降的百分比。结果 与对照比较,实验组晶状体出现混浊的时间较早,混浊程度较重,并且呈浓度依赖性。经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后晶状体蛋白色谱图示α晶状体蛋白峰前移,提示有较多高分子聚合物形成。与对照组相比较,晶状体蛋白热凝聚值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O.001)。结论 亚硒酸钠能够促进α、β和γ晶状体蛋白的热凝聚,可能参与硒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特点及曲安奈德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44眼儿童白内障患儿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囊切开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22眼,行常规手术方式,术毕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2 mg;对照组:17例22眼手术方式同实验组,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3 mg。结果实验组的前房炎症情况、视力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个月随访,实验组22眼中,后发性白内障1眼,无其他并发症产生。对照组22眼中,后发性白内障6眼、虹膜后粘连2眼、黄斑囊样水肿1眼。结论曲安奈德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能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放射性白内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各种放射线造成机体损伤时,眼晶状体作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甚至形成白内障。笔者就20年来国内有关放射性白内障的研究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后发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晶状体后囊混浊,它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主要并发症。较重的后囊混浊常导致视力的再度碍障而需要治疗。目前治疗的方法有两种,即YAG激光打孔法和手术刺开法。我们用角膜缘迸针划切6例硅凝胶后房型人工晶体后发障、方法简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手术方法:后发障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局部麻醉。划囊针是用5号注射针头弯制而成。其尖端弯向腹侧(图1)。划囊针尾部所接注射器内盛平衡液。角膜刀用剃须保险刀片制成,锋刃长1.5mm。手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