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用土法从桉叶中提取的挥发油(桉油)配制成0.1%水溶液,用于皮肤消毒及妇、外科冲洗,非金属性器械消毒,已近7年,用于皮肤消毒达60万人次以上,未见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清洁消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此情况于2015年开展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阶段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及器械损害情况。结果 2015年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器械清洗、灭菌及包装合格率分别达到98.33%、99.33%、96.00%,相比于2014年未实施PDCA循环时的85.67%、87.67%、83.00%显著提高(P0.05);2015年器械损害率为0.33%,较2014年的4.67%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提高消毒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损坏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241个外来器械包(共计984件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256个外来器械包(共计1036件器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流程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和器械损伤率。结果:观察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器械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采用流程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和器械损伤率。  相似文献   

4.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按照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自2010 年3 月起开始对全院所有临床科室的器械、手术室器械及门诊口腔科、五官科、妇产科器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器械实行下收下送,统一由我科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器械类型杂、数量多,生锈及不合格的器械也明显增加.器械生锈后不仅会严重影响灭菌效果,造成疾病传播,并且也会降低器械的精细度,容易提前报废.因此,对生锈的器械经过除锈处理,重新投入使用,可以大大地节约资源及降低医疗成本.在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防锈是根本,除锈是补救.应标本兼治,做好器械防锈措施和锈蚀后的除锈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管理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开展精细化管理流程,统计此方式下对无菌器械包管理质量,并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常规管理下工作人员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结果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工作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管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可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包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60-162
目的 探讨PDCA 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器械清洁消毒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2 月~2019 年6 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器械1150 件,并依据管理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7 年2 月~2018 年2 月,研究组为2018 年3 月~2019 年6 月,每组575 件器械。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管理方案,研究组则采用PDCA 循环管理,以此观察两组的器械清洁消毒合格率、管理质量及器械感染率。结果 研究组器械清洁消毒合格率(90.8%)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研究组器械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器械感染率(1.9%)低于对照组的14.4%(P<0.05)。结论 于消毒供应室中采用PDCA 循环管理可显著提升器械清洁消毒合格率,提升供应室器械管理质量,避免器械感染,值得在各大医院中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器械清洁消毒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器械1150件,并依据管理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研究组为2018年3月~2019年6月,每组575件器械。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管理方案,研究组则采用PDCA循环管理,以此观察两组的器械清洁消毒合格率、管理质量及器械感染率。结果 研究组器械清洁消毒合格率(90.8%)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研究组器械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器械感染率(1.9%)低于对照组的14.4%(P0.05)。结论 于消毒供应室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可显著提升器械清洁消毒合格率,提升供应室器械管理质量,避免器械感染,值得在各大医院中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8.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以下简称去污区)是用于回收可以重复使用的器械与物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含回收、器械清洗消毒和污染物品处理等不同分区。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下面浅析其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环氧乙烷灭菌器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玲  钟焕 《九江医学》2002,17(1):55-55
环氧乙烷灭菌器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低温灭菌器,也是医院重要消毒灭菌设备之一。可用于除食品外的所有物品的消毒,且灭菌效果满意。但由于成本较高,常用于怕热、怕湿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器械,光学仪器、起博器、体外循环器,书信文件及一次性使用物品等。现将我院近两年采用3 M公司产生的型号为8 XL单门223升环氧乙烷灭菌器,应用体会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冯岩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147-148
目的:探讨采用等离子灭菌法对腹腔镜器械消毒的综合效果,为腹腔镜器械消毒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消毒法及戊二醛熏蒸法分别对手术使用后腹腔镜器械消毒,对比两种消毒方法消毒时间、灭菌效果、器械损伤程度。结果:两种消毒方法器械消毒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等离子消毒灭菌时间短于戊二醛熏蒸法,等离子消毒器械损伤率低于戊二醛熏蒸法。结论:等离子消毒腹腔镜器械能够满足器械消毒要求,并且有利于器械保护、缩短器械维护时间。  相似文献   

11.
双氧水消毒气管内套管及换药器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氧水消毒气管内套管及换药器械的临床应用解放军371医院(453000)宋兰英,刘素青,王永福近几年来我们用3%双氧水消毒气管内套管及临时换药用镊子和弯盘,经临床用于17例气管切开术病人及115次临床换药器械的消毒,每次均取样做微生物培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显微手术器械已广泛地用于临床。因此,如何消毒、使用、保养手术器械已成为外科手术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自1984年开展显微外科手术以来,先后引进了大型双人双目显微镜。冷光源纤维导光束。双极凝止血器及深部手术显微器械等。这些器械除了在使用上方便利于操作外,都具备统一的特点,精细锐利而不利于热力消毒。针对显微器械在消毒使用及其保养方面的要求。我们采取以下具体方法:一、消毒:丑.将双极电凝止血器、冷光源纤维导光束等带有绝缘导线。所用深部显微器械(双极电凝止血器的镊子等)环形缠绕用纱布…  相似文献   

13.
王列香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81-181
腔镜手术因其创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在临床上常被广大患者接受。腔镜手术器械为精密不耐高温、高压的贵重器械,因之其消毒灭菌常采用2%戊二醛浸泡达到消毒灭菌效果而用于临床。由于腔镜器械数目少.患耆多,而有时消毒灭菌时间未达到标准而导致内镜监测不合格。因腔镜消毒不严而引起医院感染也有报道。我院手术室于2006年使用新型内镜灭菌器,用于腔镜器械的灭菌,它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高技术的医用灭菌设备。能杀灭细菌芽孢和肝炎病毒,防止感染,现就两种灭菌方法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接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2 000件外来器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及手术室、厂家对器械管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器械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及厂家对观察组器械管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接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外来器械的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还能提高医院及厂家对器械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规范本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针对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口腔科的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进一步规范本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结果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中出现42次不规范的问题,其中有22次是由于诊疗器械清洗不彻底所致,12次是由于消毒流程不规范所致,8次是由于消毒时间不科学所致。结论通过对本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能进一步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口腔器械的消毒和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于2013年1月至2104年1月期间对该院口腔门诊的口腔器械实施规范化消毒流程,将此作为实验组,另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对该院口腔门诊的口腔器械实施常规消毒流程,将此作为对照组,并对比分析两组的灭菌合格率。结果:实验组的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的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7.50%、96.25%和93.67%,对照组的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的灭菌合格率分别为76.19%、81.5%和79.6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消毒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灭菌合格率,减少口腔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段美芹  王虹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0):162-164
目的:探讨集中专人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精密器械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杭州市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的400件精密器械作为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另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的400件精密器械作为研究观察组,实施集中专人管理。比较两组精密器械消毒质量和灭菌质量,记录两组精密器械管理期间零部件遗失和缺损情况。调查两组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状况(供应服务、包装、物品发放及回收)。结果:观察组消毒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密器械管理期间零部件遗失率和缺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供应服务、包装、物品发放及回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中专人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精密器械管理中可通过合理配置设施和人员,做到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精密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同时还可提高精密器械管理质量,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等离子消毒的灭菌特点、灭菌效果,比较它与戊二醛浸泡在消化内镜器械消毒方面的优点.方法将消毒器械分为等离子消毒组和戊二醛消毒组,在灭菌时间、保存时间及对医务人员呼吸道刺激方面相比较.结果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对于不耐高温消化内镜器械的消毒在节省时间、降低消毒费用、保护器械及操作人员方面有较强优势.结论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与戊二醛浸泡相比,在消毒时效、器械损伤和刺激性气体残留方面有显著优势,是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已实施PDCA循环模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术器械包、通用器械包、专科器械包及敷料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未实施PDCA循环模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术器械包、通用器械包、专科器械包及敷料包作为对照组。结果 2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中,研究组器械、设备管理质量,清洗、分类质量,包装、发放质量,消毒、灭菌质量,环境管理质量与其他5项中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消毒供应器械与物品的抽检合格率100%高于对照组97.67%(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以有效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消毒供应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门诊口腔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效果。方法将口腔所有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集中管理,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2013年,由口腔科护士自行处理的口腔器械中,抽取2500件设为对照组;2014年,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器械中,抽取2500件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及口腔医生、椅旁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6.5%,较对照组提高了30.7%;观察组口腔器械的灭菌质量合格率为98.8%,较对照组提高36.6%;观察组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满意度为99.0%,较对照组提高19%。结论口腔器械经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能有效提高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预防医院感染,提高了口腔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