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本条亦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惟其文少一“发”字,义则全同。一些《伤寒论》注家对此条往往于“陷”字断句,读为“必额上陷”,而“脉紧急”三字则为另一句。如此则其证即为“额部塌陷”而“寸口脉紧急”矣。然验之临床,衄家发汗后,阴重伤而邪独盛,寸口之脉紧急固有,但导致额部塌陷则未之见,亦未之闻也。据此,其于“陷”字断句实属未当,似读“必额上陷脉紧急”为句较妥。句中“陷脉”二字为词,早见于《黄帝内经》,如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皆有“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一条。对“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的解释,历代医家注说不一。《医宗金鉴》认为是“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而急”;陈修园认为是“三阳之血,不营于脉,故额上陷,脉紧急  相似文献   

3.
对《伤寒论》第86条原文历来有二种句读,一为:“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如承淡安《伤寒论新注》、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等版本;另一种是将“汗出必额上陷脉  相似文献   

4.
对《伤寒论》第88条“额上陷脉急紧”的解释历来有分歧。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句读为“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语译谓:“平素常流鼻血的人,误汗以后,就可额部筋脉紧急。”湖北中医学院主编《伤寒论选读》  相似文献   

5.
“额上陷脉急紧”一语,见于《伤寒论》第86条(赵刻本)。原文是:“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不得眠。”历代诸多医家对“额上陷脉急紧”六个字的解释是大相径庭,但综而观之,主要是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指额上两旁之动脉急紧,另一种认为是说...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曰“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素患衄血病者,必然阴血不足,或阴虚火旺,虽有外感表证,亦不能径用辛温发汗,因“汗血同源”故也。若误用麻黄汤类,强夺汗液则阴血重伤,辛温开腠则虚火更炎,必致变证烽起。历代注家认识一致,无可非议。 但对“额上陷脉急紧”的注释众说不一,争议颇多。有直接认为额上凹陷,脉急紧者。喻嘉言认为,“衄血之人,清阳之气素伤,更发其汗,则额上必陷,乃上焦精竭之应也。诸脉皆属于目筋,脉急紧,则目上瞪不能合,目不合则不得眠也”。丹波元简氏又有  相似文献   

7.
侯仁洪老师《额上陷小议》(载《四川中医》八三年四期),其中个别论述似觉有偏。仅就管见所及,谈数语: 《伤寒论》86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侯老师说:陷指“目眶下陷”。从本条的严重病情来看,确有目眶下陷的危险现象。但从本文的词义上看,则额陷与目陷显然两事。且从汉到今,亦无其他文献,考证出目陷即额陷。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86条云:“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晌,不得眠”。历代医家对此条之“额上陷”,各持己见。有言囟门陷者;有言额旁之凹陷处者;有言“陷”为“汗”之错简者;陈修园、喻嘉言二氏又从病机上解释,谓属亡阴、亡阳之应。众议纷纷,莫衷一是。而笔者揣摩既久有不同见解如下。一、“陷”乃形容词。历史记事或写小说,两军争战,一方胜而夺地,称为某地失陷或某城池陷落。如《辞海》引《广义释言》解云:“城破曰陷”。并非某城池真能陷于地下。又“陷”有丧失之意。如《孟子·告子》云:“富岁子弟多赖,  相似文献   

9.
对《金匮要略》中“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句解诂之论文,近来有“额上陷”和“脉紧急”分开理解的错误。本文论证了它们必需连读的正确性,并进而贯通了《金匮玉函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千金翼方》、《医方类聚》、《太平圣惠方》、《脉经》等诸多著作中引用该条时的异文。由于《伤寒论》中有与此相同之条文,历代注家,演绎者众多,此条文之获确诂,则又能更正它们各自不同论注版本、不同文献句读和译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正> 【额上陷脉】语出88条。指额上旁凹陷处(相当于太阳穴)之动脉,古代诊法,以三部九候诊疾病,《素问·三部九候论》谓上部天以候上,王冰注:“在额两旁,动应于手。”由于衄家血液素亏,发汗后耗其血液,经脉空虚,筋失濡养所以额上之脉,下陷而紧急。”《医宗金鉴》曰:“若在发其汗,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且急也。”尤在泾曰:“脉者血之府,额上陷者,额上两旁之动脉,因血脱于上而陷下不起也。”  相似文献   

11.
对《伤寒论》第86条的句读和释义历来争论颇多。在句读,如中国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和南京中医学院编《伤寒论译释》均句读为“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湖北中医学院编《伤寒论选读》和朱佑武所著《宋本伤寒论校  相似文献   

12.
血证的治疗,前人多以清热凉血、固涩止血、益气摄血为大法,而对辛温发散之品则列为禁例,因其耗血伤津也。自《伤寒论》第86条云:“衄血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方法学角度分析《伤寒论》历代注释之不足,可戒后世研习《伤寒论》者勿蹈其旧辙。方法:以历代注家注释《伤寒论》第一条(无方之论)和第十二条(群方之首)的内容为代表,以“朴学”之“言之有据”、“以经证经”、“孤证不立”等原则为标准,从方法学角度分析历代注释《伤寒论》之方法。结果:本文所例析之历代注释与注释方法,按“朴学”标准裁判,有失法度。结论:历代注释《伤寒论》于方法学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历代注释结论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中也有与此相同的论述,其中"脉急紧"为"脉紧急"。历代学者对其中的"额上陷,脉急紧(或紧急,下同)"理解不一,争议较大。笔者在充分参考历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句分析、矛盾排除、典籍对照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解析。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说过:“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学习和掌握《伤寒论》研究方法,对于《伤寒论》及其他经典著作的挖掘、整理和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最早研究伤寒学的晋代开始,从整体上就《伤寒论》研究方法及今后的设想,谈一家管见,冀求斧正。一、《伤寒论》研究方法的沿革研究《伤寒论》者首倡于晋·王叔和,后此而不断发扬光大,迄今为止,系统注释《伤寒论》者竟达约800家之多。由于社会背景和条件的不同,其研究方法也各有所异。使伤寒之学不断发展。 (一)晋、唐侧重临证的研究方法这一时期研究《伤寒论》多从临证上着眼,阐幽发微,其特点,诚如韩愈所谓“寻堕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脉证研究由晋·王叔和开其先河,他著《脉经》,从脉证角度上绍述伤寒,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278条之“脾家实”,历代注家大都释成脾阳恢复之意。笔者对此略陈管见。一、“脾家实”体现正气驱邪。《伤寒论》278条日:“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  相似文献   

17.
小陷胸汤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治疗小结胸病的一首方子,原文为:“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结胸是与大结胸相对而言,部位仅在心下,而不是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的大结胸,亦非心下按之石硬而痛的大结胸,因此小结胸病的特点是:部位仅在心下,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按之并不石硬,脉象浮滑。脉浮为在上,滑则主痰。浮滑又主热盛,如《伤寒论》白虎汤证的脉浮滑,是表里俱热的表现可知;滑亦主热,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有:“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以浮脉主风,风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第94条“脉阴阳俱停”一句,历来医家注说不一。成无已认为是脉“无偏盛者,阴阳气和也”。中医研究院《伤寒论语译》注释:“此处作脉象平和均匀解释。”吴谦认为是脉暂时的“沉伏不见”,黄坤载认为是“心气虚不能外发营卫郁闭”导致“脉忽尺寸俱停而不动”,曹颖甫认为是“停”为“微”之误。笔者认为,上述各家之说,惟成氏和中医研究院的解释较切合医经原意。一、“停”为“亭”之俗字,为安定之意。东汉刘熙《释名·释言》:“停,定也,定于所在也。”毕沅说:“停为亭之俗。”《释名·释宫室》又说:“亭,停也,亦人所停集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伤寒论》“衄”与“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开法乃“八法”之首.对于“汗”的认识,渊源于《内经》,而促景《伤寒论》则更有详尽的阐述;“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但在(伤寒论》中则又是一种病愈的征兆.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以揭承其内在规律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从“衄家禁汗”说起《伤寒论》86条(根据来治平本明赵开美复刻本,下同):“回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机不能跑,不得眠.”这就是所谓“麻黄九禁”之一的“田家禁汗”.太阳表实证,治当发汗无挂,但“运息血田之人,名日出家”(陈修国《伤寒论浅注*…  相似文献   

20.
自方中行于《伤寒论条辨》注释太阳病第一条:“此揭太阳之总病,乃三篇之大纲”始,“提纲”之说,遂渐形成。柯韵伯会通全书立论:“仲景作论大法,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证而表彰之”。《医宗金鉴》则迳言“提纲”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