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17997治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豚鼠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 用HSV1在豚鼠皮肤造模,感染后24h或48h开始局部用药,一日3次,共5d。同时设阿昔洛韦阳性药,空白霜及病毒对照。结果 0.3%17997显示治疗效果,可减轻皮损评分,促进结痂,缩短病程。结论 17997 0.3%霜剂无论于感染后24h或48h开始给药,与病毒对照组或空白霜对照组相比均可降低病损程度,缩短皮损痊愈时间  相似文献   

2.
抗病毒抗生素17997对HSV1DNA及蛋白质合成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病毒抗生素17997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DNA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研究HSV-1 DNA及蛋白质合成。结果 17997 0.5μmol/L,1.0μmol/L,2.0μmol/L及4.0μmol/L分别抑制HSV-2 DNA合成63.1%,74.1%,93.9%及100%。17997 4.0μmol  相似文献   

3.
4.
单克隆抗体间接荧光法分型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3株抗单纯疱疹病毒型共同性和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分型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间接荧光法(McAb-1FA).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证实,McAb-IFA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用此法检测了不同部位来源的51份临床分离株,分型检测结果与ELISA法检测结果一致.提示McAb-IFA有可能成为实验室分型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灭活的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1)为致敏原,体外诱导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特异性抗体诱生水平与血清抗体无相关性(R=0.45,P>0.05),抗体类型为IgG。同法致敬新生儿淋巴细胞则不能诱生任何类型的特异抗体,表明此体外抗体应答属继发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抗体应答有明显的HSV1抗原剂量依赖性,且需要T、B细胞的相互作用。HSV1体外致敏的实验研究,为探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体外特异性抗体应答和免疫调节提供一个有用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鉴定单纯疱疹病毒(HSV)糖蛋白C(gC)一个短肽模拟表位mgC基因作为HSV DNA表位疫苗的可能性。方法 将mgC基因克隆入真核载体pcCNA3.1中,并在CHO细胞中表达,免疫荧光法鉴定表达效果。DNA免疫不同种属小鼠,ELISA法观察HSV gC特异结合抗体的诱生。结果 含mgC的真核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可以成功表达外源蛋白。重组载体DNA在BALB/c小鼠体内可诱导抗天然HSV gC蛋白的抗体,而在C57BL鼠体内未见明显的抗体反应。结论 成功构建了可表达模拟表位mgC的真核表达载体。证明了应用gC模拟短肽基因作为DNA免疫的基因源是可行的,但其对不同种属动物的反应性不同,提示DNA免疫还应针对不同免疫对象调整免疫策略。这一研究为HSV多表位组合多肽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备选组份。  相似文献   

8.
中药抗病毒胶囊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方法 运用透射电镜采用负染方法 ,观察药物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HSV Ⅱ )相互作用后病毒颗粒形态改变情况。结果 病毒颗粒变形 ,大小不均匀 ,包膜裸露或破损以及病毒颗粒凝集融合成块 ,结构模糊不清。结论 抗病毒胶囊在体外对HSV Ⅱ病毒颗粒的形态结构、表面成分和分散均有显著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
热毒清眼药水体外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药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组织细胞培养实验观察中药热毒清眼药水 (RED)对单纯疱疹性病毒 (HSV)所致细胞病变影响。方法 最大无毒浓度的热毒清眼药水分别对 10 0TCID50 与 10TCID50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细胞所致的细胞病变进行用药抑制和检测热毒清眼药水对单纯疱疹病毒 Ⅰ (HSV Ⅰ )病毒经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所致细胞病变的影响。结果 最大无毒浓度的热毒清眼药水对 10 0TCID50 与10TCID50 HSV Ⅰ致细胞病变有明显抑制作用 ,与 0 1%阿昔洛韦眼药水抑制作用比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两者均未出现细胞病变 ,而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5 0 0 0 0 0~ 6 30 0 0 μg L热毒清眼药水对HSV Ⅰ致细胞病变抑制作用比 2 0 0 0 0 0 0 μg L~ 10 0 0 0 0 0 μg L两种浓度更强 ,与对照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热毒清眼药水细胞最大耐受浓度是 2 0 0 0 0 0 0 μg L(1∶80稀释度 ) ,大于阿昔洛韦眼药水细胞最大耐受浓度 5 0 0 0 μg L(1∶4 0 0稀释度 )。 结论 实验证实热毒清眼药水具有明显抗HSV Ⅰ作用。热毒清眼药水细胞毒性很小 ,明显低于阿昔洛韦眼药水。  相似文献   

10.
11.
脑电图对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VE)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是散发性急性致死性脑炎的最常见原因。HSVE起病急,症状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40%~70%),其治疗的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第二代抗病毒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构建表达鼠白介素 12 (IL 12 )基因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 (HSV IL12 ) ,并测试对大鼠C6脑胶质瘤的实验治疗。方法 将IL 12的 p35和p4 0的两个亚单位基因分别插入单纯疱疹病毒的ICP34.5区 ,构建HSV IL12。结果 缓激肽开放血脑屏障的同时灌注HSV IL12显著地延长了动物的生存时间 ,有 4 0 %的动物生存期超过了 10个月。离体脾脏细胞CTL分析没有检测出T淋巴细胞溶解活性 ,而从肿瘤内收集的T淋巴细胞却有强烈的杀伤活性。结论 缓激肽开放血脑屏障的同时灌注HSV IL12可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治疗脑胶质瘤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对体外原代培养鸡胚端脑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方法:在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上接种HSV-1,并利用空斑实验测定病毒滴度;以10^6PFU/ml病毒吸附感染原代培养鸡胚端脑神经元,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MTT细胞活性分析、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HSV-1感染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HSV-1感染神经元24,48,72h与同时正常细胞比较,活性分别下降25%,56%,97%。形态学及DNA电泳显示神经元主要以坏死的形式死亡。结论:HSV-1感染导致神经元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近10年来由于抗病毒药无环乌苷(Acyclovir,ACV)的应用,HSV脑炎的临床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存活病人仍约有半数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陷症状。并且,实验室和临床都已发现HSV易对ACV产生耐药。为从中草药中探寻治疗HSV脑炎尤其是HSV脑炎后遗症的药物,我们根据中医学传统理论与自己的临床经验,选用补肾醒脑解毒中药复方在体外对HSV感染神经元细胞进行了实验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 按文献方法取怀孕18d的SpragueDawle…  相似文献   

16.
由于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多呈隐匿、散发等特点,在临床研究中存在病例收集困难、诊断标准难以统一等难点,所以需要建立相关的动物模型,但既往的动物实验结果不尽一致,我们考虑是否与动物品种的差异有关,为此本研究对3种不同接种方式感染HSV进行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17.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ous thymidine kinase,HSV-TK)基因介导的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对人膀胱癌细胞(T24)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电穿孔技术将携有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TK)导入包装细胞PA317,获得转染后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TK。将BALB/c裸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建立人T24裸鼠荷瘤模型。治疗1,2组分别瘤内注射病毒悬液或PA317/TK细胞后再经GCV处理。对照1,2组则分别瘤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或:PA317/TK细胞后再经等量GCV或生理盐水处理。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和瘤重的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HSV-TK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ry,FCM)和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ermininal deoxynucleofidyl tra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ling technigue,TUNEL)检测膀胱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1)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在体内能转染T24细胞,联合运用GCV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2)HSV-TK/GCV治疗后膀胱癌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T24荷瘤裸鼠内HSV-TK/GCV系统对T24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能与细胞凋亡引起的“旁观者效应”有关。HSV-TK/GCV系统在人类膀胱癌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背景:解旋酶-引发酶复合体是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进行复制的必需基因,UL5基因为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解旋酶-引发酶复合体的组成单位之一。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分析特异性小干扰RNA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UL5基因的干扰作用。 方法:以Ⅱ型单纯疱疹病毒UL5基因为靶目标,设计、合成5对特异性小干扰RNA。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将特异性小干扰RNA转染HEK293细胞。48 h后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UL5基因转录水平,终点滴定法测定干扰后病毒滴度,观察其干扰效果。 结果与结论:小干扰RNA成功转染入细胞内。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siRNA 722、siRNA 2 394、siRNA 2 513和siRNA 2 627均可不同程度降低靶mRNA表达,病毒滴度检测结果显示siRNA 722、siRNA 2 394、siRNA 2 513和siRNA 2 627均可不同程度降低上清液中病毒感染滴度,阴性对照组和siRNA 374对病毒感染滴度无影响。针对UL5基因的有效小干扰RNA可以特异性降低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19.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PDT)在体内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SV)的作用。方法以HSV-Ⅰ感染豚鼠皮肤的动物模型以及HSV-Ⅰ和HSV-Ⅱ感染的Vero细胞为实验系统,观察ALA-PDT抗单纯疱疹病毒的疗效。结果ALA-PDT在体外具有抑制HSV-Ⅰ和HSV-Ⅱ的作用,与阳性药物无环鸟苷作用基本一致。体内实验中,外用ALA对HSV-Ⅰ型豚鼠皮肤感染仅进行一次PDT治疗,对皮肤病变就产生了剂量依赖性的治疗效果,中、高剂量组疗效显著。结论ALA-PDT能够有效地灭活单纯疱疹病毒,治疗该病毒引发的皮肤病变。为该疗法用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初次感染后能够在外周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潜伏下来 ,应激很容易诱发外周神经节病毒的活化。本实验以过热做为应激源 ,观察机体在热应激后脑组织是否也存在活化的病毒 ,以及病毒再激活感染的特征。1 材料和方法1 1 潜伏感染的建立 雌性BALB c小鼠 6 5只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