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牵引钛钉技术在下颌骨骨折颌间牵引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下颌骨颏部、下颌角,髁状突骨折患者,行牵引钛钉固定治疗,术后1—2周及3—4个月复诊,拍摄颌骨曲面全景位片、张口后前位片,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片,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咬合关系及张口度、张口型等情况。结果①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感染征象;②30例颏部骨折患者中,除2例骨折线轻度错位外,其余均复位良好;2例下颌角骨折患者骨折端复位良好;13例髁状突骨折患者,除1例牵引钛钉固定松脱,手术去除钛钉外均复位良好,5例髁状突位置仍有轻度移位,术后3~4个月复诊,所有患者咬合关系均良好,x线片示骨折线对合良好,13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张口度均》35mm,其中2例患者张口有2~3mm偏斜。结论口腔牵引钛钉技术应用最少的植入物即可获得坚强固定效果,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二期取钉手术简化,因此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背景:关于下颌骨撞击后,下颌骨不同部位的骨折危险性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下颌骨角部受瞬间外力作用下应力分布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采用薄层CT扫描技术、医学影像三维重建软件Amira联合Unigraphics NX造型软件建立下颌骨三维模型。在Ansys软件中,于左侧下颌角区分别施以与矢状面垂直,平行的两个不同方向的1000N压力,获取受力后下颌骨应力分布状况和薄弱区域受力大小。结果与结论:建立了下颌骨有限元模型,当左侧下颌角受到水平向右垂直于矢状面的外力时,左右两侧的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极易造成骨折,正中联合区域内侧面,左侧颏孔区可能会出现骨裂,而右侧颏孔区仅会造成轻微损伤。当左侧下颌角下缘受到垂直向上平行于矢状面的外力时,左右两侧的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极易造成骨折,正中联合区域内侧面和左侧颏孔区可能会出现骨裂,而右侧颏孔区仅会轻微损伤。提示当下颌骨角部受到瞬间外力时,应力主要集中在下颌骨的薄弱区域,应力较大部位与骨折易发部位密切相关。且在薄弱区域中,两侧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的损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背景:关于下颌骨撞击后,下颌骨不同部位的骨折危险性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下颌骨角部受瞬间外力作用下应力分布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采用薄层CT扫描技术、医学影像三维重建软件Amira联合Unigraphics NX造型软件建立下颌骨三维模型。在Ansys软件中,于左侧下颌角区分别施以与矢状面垂直,平行的两个不同方向的1000N压力,获取受力后下颌骨应力分布状况和薄弱区域受力大小。结果与结论:建立了下颌骨有限元模型,当左侧下颌角受到水平向右垂直于矢状面的外力时,左右两侧的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极易造成骨折,正中联合区域内侧面,左侧颏孔区可能会出现骨裂,而右侧颏孔区仅会造成轻微损伤。当左侧下颌角下缘受到垂直向上平行于矢状面的外力时,左右两侧的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极易造成骨折,正中联合区域内侧面和左侧颏孔区可能会出现骨裂,而右侧颏孔区仅会轻微损伤。提示当下颌骨角部受到瞬间外力时,应力主要集中在下颌骨的薄弱区域,应力较大部位与骨折易发部位密切相关。且在薄弱区域中,两侧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的损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髁状突骨折为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下颌各部骨折发生总数的36%[1]。多因颏部受到骤然外力撞击而致的间接性闭合型骨折,直接骨折仅见于火器伤或来自侧方的外力。临床上多简单分为髁状突及髁颈部骨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存在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在颌面部外伤病人中较为常见,在下颌骨骨折中仅次于下颌体和下颌角骨折,且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1,普通X线检查较难明确诊断其骨折类型。本文收集了8例下颌骨外伤后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进行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并与普通X线检查比较,结合临床需要,进一步探讨CT在髁状突骨折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的下颌骨外伤史,主要症状及体征有耳前区肿胀或疼痛、张口受限、外耳道出血和牙齿松动等。8例均进行了普通X线检查和CT检查,普通X线检查采用薛氏位或下颌骨开口30°后前位反汤氏…  相似文献   

6.
下颌骨在面部占位较大且突出,易受外伤发生骨折。而下颌骨骨折较上颌骨及面部其它骨折常见,可占颌骨骨折的 70.30% [1]。下颌骨骨折后多引起咬■紊乱、张口受限、严重影响口腔咀嚼功能,早期复位固定是治愈骨折恢复口腔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对 121例下颌骨骨折病人的治疗及术后口腔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21例下颌骨骨折病人,男 82例,女 39例;年龄 18~ 50岁,其中颏部骨折 48例,体部 38例,角部 15例,升枝部 8例,髁突 4例,颏部及升枝髁突联合骨折 8例。分两组治疗,观察疗效。颌间固定组 70例 (颏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手术治疗的87例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钛板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侧测量指标与健侧测量指标。结果术后3、6个月87例患者的最大张口度、髁突高度测定值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张口偏斜度术后3、6个月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前、术后3个月患侧的髁突高度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健侧(P<0.05),术后6个月两侧髁突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主诉严重程度指数Ai、Di分布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达到完全治愈标准的有50例患者(57.47%)。结论采用微型钛板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临床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下颌骨髁状突纵向骨折的最佳手术径路。【方法】对26例髁状突纵向行骨折患者,行下颌角颌后切口,经下颌升支内侧手术取出髁状突骨折片及碎骨片。【结果】术后随访1~24个月,患者疗效满意,开口度3.0~3.5cm,无一例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纵向骨折,应用手术径路,具有手术简便、损伤小、无TMD,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共行30例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外伤所致,男23例,女7例,17~58岁,平均26岁。颏孔区骨折12例,下颌角部骨折16例,髁状突骨折2例。合并颅脑外伤5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3例。意外跌伤4例,交通事故18例,训练受伤8例。1.2方法本组均行上下颌牙间结扎固定加橡皮圈牵引术。24例行下颌骨切开复位固定术,6例行手法复位固定术。合并颅脑外伤与其他部位骨折者,与相关科室配合采取相应治疗。2结果颌间结扎固定加橡皮圈牵引术后4~6周,经抗炎、对症治疗、口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并治疗失败的下颌骨髁突骨折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第2次就诊时间为首次治疗完成后1个月~2年,首次治疗选择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8例,首次治疗均在外院完成。17例首次治疗方法选择不当10例,其中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1例,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处理不当7例,其中2例同时存在下颌他处合并骨折处理不当。第2次治疗对首次采用非手术治疗骨折段移位明显的9例再手术,恢复盘髁关系;髁突游离再植的6例对局部进行清理,并行关节成形重建术;合并下颌体部及颏部骨折错位的2例再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关节强直的2例行关节成形术。所有病例术后下颌功能运动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效果满意。结论对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认识不足、随意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规范髁突骨折的治疗可降低失败率。  相似文献   

11.
文民  程超  邱美芳  金树人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54-3254
目的:分析并评价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2侧髁突骨折的患者行手术切开解剖式复位,应用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张口度及咬合关系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咬合恢复良好,下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切开复位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效果确切。[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2.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多年来我们应用口外手法复位法,经治患者数百例,现收集近年69例,其发病情况列表如下:(附表) 本组急性前脱位45例,复发性脱位21例,陈旧性脱位3例,且多双侧同时发生。其中合并髁状突颈部骨折、角形愈合1例,下颌骨体部及髁状突颈部骨折3例。除2例外伤病人属儿童外,均为成人,多系高  相似文献   

13.
髁状突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骨折之一 ,通常治疗方法有两种 :(1)开放复位 :骨间固定。 (2 )保守治疗即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手术开放复位目前亦多采用耳前及颌下切口 ,复位后钢丝结扎。我们采用颌下切口使髁状突骨折复位 ,然后用克氏针固定并配合颌间牵引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 6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18~ 4 2岁 ,经过临床及X线检查诊断为髁状突骨折 ,髁状突内移。 4例为单侧髁状突骨折 ,2例为双侧骨折髁状突骨折 ,双侧髁状突骨折病人中 1例一侧为粉碎性骨折 ,故仅行单侧 (未粉碎侧 )…  相似文献   

14.
下颌骨髁突骨折3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髁状突骨折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30例中采用保守疗法9例,骨折复位骨固定10例,髁状突摘除术3例,髁突游离回植术7例,肋骨肋软骨植骨术1例。结果:开口度大于3.2cm23例,开口度2.5-3.2cm3例,失访4例。结论:(1)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移位程度,伤后就诊及合并伤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2)手术应尽可能选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3)对髁状突摘除术的评价应非常谨慎或下应提倡;(4)髁状突游离回植术的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良好,适用于延误治疗有粘连的病例,以及其他复位极困难的病例,强调此术技术操作应符合游离骨移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颏部对冲伤常常导致颏部骨折或髁状突颈部骨折,直接导致关节窝骨折的在临床上较少见。颞下颌关节位于颅底,关节窝骨折后如何有效地恢复患者原有的关节窝解剖学形态和咬殆功能是治疗的关键问题,国内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笔者初步尝试颌间弹性牵引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窝骨折患者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下颌骨髁突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术及颌间弹性固定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47例下颌骨髁突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手术及颌间弹性固定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通过进行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采取康复指导、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的方法与康复结果进行记录和研究。结果47例患者术后符合髁突骨折治愈标准。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下颌骨髁突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手术及颌间弹性固定,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手术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于勇  孟箭  金友仁 《临床医学》2005,25(12):86-87
颌骨骨折临床多见,骨折后恢复颌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为主要目的。我科3年来对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小型及微型钛板行坚固内固定具有独特的优点,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0~2004年52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9~62岁,其中20~45岁年龄组共40例,占80%。52例共59处骨折,其中正中颏部骨折26处,下颌体骨折18处,下颌角骨折12处,髁突颈部骨折3处。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占49%,打击伤10例,占21%,坠落伤5例,占10.37%。2.手术方法:手术前后拍摄X线片,了解骨折及复位情况。下颌角、髁突以及多发性骨折采用经鼻腔、气…  相似文献   

18.
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是下颌骨骨折,其中髁状突骨折又占较大比例,约占下颌骨骨折的10%~25%[1、2、3]。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颌面部外伤病人中,髁状突骨折13例,占同期下颌骨骨折的18.6%,其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难度。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髁状突骨折13例,其中单纯髁状突骨折6例,伴多发性骨折7例(其中1例双侧髁状突骨折)。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7~50岁,平均40.29岁。外伤原因:车祸伤7例,打击伤3例,坠落伤和摔伤3例,均为间接性受力骨折。二、临床特点及治疗13例髁状突骨折患…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18岁。于1999年3月1日在训练中不慎跌倒致右大腿部份。伤后感疼痛不能行走。于伤后第二天来院门诊就诊,经拍片检查诊断为右股骨中下段骨折,当即收住院。因骨折错位、成角畸形,随行骨牵引,牵引一周因骨折畸形未矫正。于1999年3月8日行骨折切开复位及髓内钉内固定术。术中顺利,手术结束后给以右下肢外侧石膏托外固定。  相似文献   

20.
《新医学》1974,(6)
下颌骨髁状突颈部是下颌骨骨折较易发生的部位之一。髁状突骨折若无移位,或移位不大者,只要作颌间结扎固定,便可愈合良好。但髁状突骨折由于翼外肌的牵引,多向前向内移位,髁状头远离颞下关节凹,患者呈半开(牙合)状态,下颌偏向患侧,上下颌牙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