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镇痛分娩产妇血清催乳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镇痛分娩产妇血清催乳素水平的研究杨庆堂1邱学华2(1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连云港222006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关键词无痛分娩产妇催乳素中图号R714.30引言自199510至199606,我院对用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80例...  相似文献   

2.
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对4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1组0.125%布比卡因,2组0.0625%布比卡因+0.0002%芬太尼,均采用持续硬膜外注药和病人自控给药。3组为对照组。结果:1、2组镇痛满意,两组间无差异;2组局麻药用量少,运动神经阻滞较轻,与1组比较差异显著。1、2组第2产程较3组明显缩短。第2产程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Apger评分3组间无差异。结论: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为一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止痛效果及其对产妇、胎儿的影响。方法 在第1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3cm时,于L2-3行硬膜外腔穿刺,注入0.25%布比卡因溶液6mL,视疼痛程度及产程长短适时追加给药。结果 46例均于给药后2 ̄5min达到Ⅰ ̄Ⅱ级。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布比止痼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缩短第1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产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硬膜外腔阻滞(A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给予低浓度麻醉药及镇经(B组)、单纯蛛网膜下腔给予低浓度镇痛药(C组芬太尼25ug,D组芬太尼20ug)等四种不同的方法对130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比较几组的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及新生儿等的影响。并与40例正常未干预组产妇比较。结果 单纯硬膜外腔阻滞的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无痛比率为66.7%。阴道助产率高达36.7%。明显高于其它几组(P〈0.01或0.05);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给予低浓度麻醉药及镇痛药的方法用于分镇痛的无痛比率为77.5%。但首次给药后的持续时间较短(1.5~2小时),再次注药于硬膜外腔的效果较差;单纯蛛网膜下腔给予芬太尼25ug的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无痛比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观察了腰麻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了对比。资料和方法 择期行下腹及下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联合组)和单纯硬膜外阻滞组(单纯组),每组20例。穿刺间隙选择L2~3或L3~4,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联合组用腰麻针刺破硬膜,回吸有脑脊液流出后注入重比重的卡因溶液1.5~2.5ml,退出腰麻针,向头侧置硬膜外导管2.5cm备用,如腰麻平面不够或麻醉效果减退及时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5ml。单纯组用药为利多卡因和的卡因合剂。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程硬膜外镇痛术对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随机分配4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I组为常规分娩镇痛组,Ⅱ组为全程分娩镇痛组。对两组产妇行硬膜外阻滞,分别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总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血气分析,体重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Ⅱ组在实施镇痛后30min时子宫收缩力抑制最明显(P〈0.05),但过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共5例需行剖宫产,剖宫产产妇的宫缩加强情况与两组中阴道分娩产妇宫缩加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二、三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体重、脐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转归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全程硬膜外镇痛无延长第二、三产程时间,对新生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和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镇痛组(R组),每组30例。E组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R组在硬膜外给药同时静脉泵入瑞芬太尼,泵注剂量0.05μg/(kg·min)。记录镇痛前及镇痛后各时间点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记录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抽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R组镇痛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及分娩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以明显改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并不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0.5%利多卡因与芬太尼2μg/L合用,利用PCEA用于分娩镇痛作为实验组;用硬膜外间断给药分娩镇痛,二氢埃托啡含服分娩镇痛及未镇痛组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各组产程、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产后出血量。结果:PCEA分娩镇痛优良率100%,硬膜外分娩镇痛优良率62.5%,二氢埃托啡分娩镇痛效果差,  相似文献   

9.
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低浓度局麻药(0.5%利多卡因)与小剂量阿片类镇痛药(2ml/L)合用,PCEA用于分娩镇痛作为实验组;硬膜外间断给药分娩镇痛,二氢埃托啡含服分娩镇痛及未镇痛组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各组产程、胎心率、胎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产后出血量及母血皮质醇变化。结果:PCEA分娩镇痛优良率100%,母血皮质醇上升幅度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的1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160例未采用镇痛措施的产妇(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剖宫产率下降,而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剖宫产率下降,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娩时产痛不仅给产妇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 ,疼痛本身对产妇的生理、胎盘交换功能和胎儿也有不利的影响。无痛分娩是近年来麻醉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们从1995年1月至今试行了0.25 %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法 ,对其镇痛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等作了初步疗效观察 ,并作同期对照比较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30例ASAⅠ级 ,产道条件较好的、自愿接受镇痛分娩、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足月初产妇作无痛分娩组 ,选同时期同条件未予镇痛分娩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1.2麻醉方法镇痛组在宫口…  相似文献   

12.
高静虹  尹集东  任秀容 《西部医学》2011,23(7):1309-1310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镇痛泵给药对6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观察组),与同期60例未干预产妇(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非常显著,同时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总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行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闪硬膜外阻滞镇痛150例,与同期未施用镇痛药物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100例进行对比。观察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有效率达100%,硬膜外组产程(7.35±3.30)h与对照组(9.61±4.12)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分别为8%和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轻、消除分娩疼痛 ,人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以寻找一种既能解除分娩疼痛又能保障母婴安全的镇痛方法。为此 ,我院于2000年1~12月对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进行了临床观察 ,以探讨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凌氏头盆评分总分超过10分、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头位初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23~29岁 ,平均 (26.0±1.9)岁 ;孕37~41周 ,平均 (39.2±1.0)周 ;新生儿体重2680~3650g,平均 (3217.8±308.7) g。胎膜早破3例。根据分娩时间分为潜伏期40例和…  相似文献   

15.
椎管内神经阻滞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分娩镇痛方法,我院应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镇痛和腰硬联合阻滞镇痛二种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于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40例自愿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分为硬膜外阻滞镇痛组和腰硬联合阻滞镇痛组,观察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产后出血、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腰硬联合阻滞镇痛效果强于硬膜外组,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腰硬联合镇痛效果强于硬膜外组且对产程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娩镇痛是消除或缓解分娩时产痛的措施。产妇不仅要求分娩时母婴安全 ,而且要求分娩无痛。在过去 2 0年中硬膜外阻滞麻醉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1-5] 。尤其近 1年来局麻药罗哌卡因的应用 ,使硬膜外阻滞的分娩镇痛作用更趋完善。1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方法和药物选择硬膜外阻滞术分娩镇痛选在第一产程宫口开大至 3~4cm时开始 ,活跃早期进行。从穿刺点L2~ 3 或L3~ 4椎间隙刺入硬膜外腔 ,回抽无脑脊液后 ,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cm并固定。先注入试验剂量的局麻药 1%利多卡因 5ml,待5min后证明未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优势。方法:对20例产妇分娩时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并与20例实施连续硬膜外阻滞(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妇给药后均可达0级,但A组疗效时间及达0级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第一产程结束镇痛效果略强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A组罗哌卡因总用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两组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均在正常范围,无组间差别。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起效快、镇痛完全,并且有硬膜外阻滞的可延续性和缩短诱导时间,同时能减少硬膜外用药量并使阻滞欠佳率降低,产妇满意度增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分娩镇痛水平,具有较大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9.
曹忠莉  谭国秀  杨旭  邱娅 《当代医学》2009,15(2):119-12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56例初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的方法进行分娩镇痛(镇痛组),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的60例初产妇(对照组)比较产程进展、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情况。镇痛组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用针刺法测定麻醉平面,观察产妇双下肢活动情况,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结果镇痛组56例产妇生命体征平稳,用药10分钟后78.6%的产妇镇痛效果达到满意,21.4%达到基本满意。麻醉平面均在T10以下,双下肢活动良好。镇痛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而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能缩短产程时间,减轻孕产妇痛苦,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临床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60例妊娠足月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比较安全、有效,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方面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