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清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1):1304-1305
目的检验本地区泌尿道感染中支原体、衣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对380例泌尿道感染者进行了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沙眼衣原体(Ct)的检测和培养。结果叶胜334例(87.7%),其中Ct 197例(59%),Uu 137例(41%),Mh62例(18%),Ct、Uu、或Mh混合感染104例(31.2%)。结论 本地区以上3种病原体在非淋菌泌尿道感染中已成为常见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法对717例患者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三项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67.6%;在485例阳性标本中NG54.2%、CT57.3%、UU60.2%;总混合感染率为54.2%,其中NG+CT11.%,NG+UU13.0%CT+UU12.0%,NG+CT+UU17.5%。结论:PCR法患者标本进行了NG、CT、UUD三检测,不仅简单、快速、准确而且对多病原感染 相似文献
3.
性传播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淋菌性和非淋菌性生殖道感染是本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的病原体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本文分析了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在本院门诊部就诊的2115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球菌培养(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检测结果,并对支原体进行了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对256例男性泌尿道感染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沙眼衣原体(Ct)的检测和培养。结果阳性224例(87.75%)中,Ct152例(59.37%),Uu104例(40.62%),Mh48例(18.75%),Ct、Uu或Mh混合感染80例(31.25%)。结果表示,本地区此3种病原体在非淋菌性泌尿道感染中已成为常见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顽固性宫颈、阴道感染的致病菌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特对248例患者的致病菌作了分析并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性病患者性病病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617份性病阳性标本中查出淋球菌(Gc)1160例(44.33%)、解脲支原体(Uu)746例(28.51%)、人型支原体(Mh)382例(14.75%0、沙眼衣原体(Ct)353例(13.49%)、人乳头瘤病毒(HPV)288例(11.00%)、念珠菌(Cd)184例(7.03%)、阴道毛滴虫(Tv)58例(2.22%)、单纯疱疹病毒(HSV)56例(2.14%)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者3 相似文献
8.
孕产妇支原体感染1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0例初产妇进行羊水解脲脲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分离结果,结果显示,在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死胎及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产妇中,支原体阳性率为39.7%,正常产妇为21.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文认为支原体是引起围生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9.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病原体。为探讨它感染的临床特征,现对2004年1月-2008午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1520例NGU患者的病原体检查结果和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对16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中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氏球菌(Ng)的测定,结果总体检出率70%(120/160),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早孕妇女),P<0.01。其中输卵管阻塞组阳性率84.78%(39/46),明显高于输卵管通畅组63.46%(33/52)及欠通畅组64.52%(40/62),P<0.05。且针对性治疗收到一定效果,提示妇女下生殖道Uu、Ct、Ng感染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该类患者行三项检测,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赵宗玲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4):362-363
目的 通过对三年问北京市密云地区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检测的结果分析,了解三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2000~2002年550例有性传播疾病(STD)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 550份标本中,三种病原体阳性共127份,总检出阳性率23.10%。2000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1.47%,2001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2.34%,2002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7.08%。单一病原体感染108例,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19例。在3年中NG的阳性检出率15.82%,CT的阳性检出率6.36%,UU的阳性检出率4.36%。在127份阳性标本中,21~40岁年龄组检出病原体103份,占全部阳性例数的81.10%。结论 性传播疾病(STD)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以NG单一感染为主,也伴有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提示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应重视对这三种病原体的检出,避免漏检,及时诊断和治疗由这些病原体引起的性病,防止性传播疾病(STD)的扩散。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 ,随着对性传播疾病研究的日益广泛和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女性泌尿生殖道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感染的危害性和重要性。笔者收集了确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感染的男性患者的女性伴 1 5 7例 (A组 )和STD门诊可疑为NGU感染的女性患者 1 5 5例 (B组 )共 31 2例 ,并对其临床症状和病原体培养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纳入观察的 31 2例女性患者均为本所性病门诊 1 999年 6月~ 2 0 0 2年 6月的初诊者 ,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记录备查。有性生活史 ,就诊前 2周内未用过任何抗生素 ,非妊娠期和… 相似文献
14.
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支原体的耐药性。: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妇科门诊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耐药性检测。结果:受检者中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60%,人型支原体阳性率为26%;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显示,Uu和Mh对红霉素完全耐药,对氧氟沙星耐药在60%以上,对交沙霉素和普那霉素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该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其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衣原体抗原,应用支原体定量培养及药敏试验一体化的方法检测支原体.结果 526例标本检出沙眼衣原体(Ct)阳性35例,阳性率为6.65%,其中有17例患者合并UU感染.526例患者标本共培养出290株支原体,阳性率为55.13%,其中主要是UU,其次为UU合并Mh感染.UU、UU合并Mh感染、UU合并Ct感染及单一Mh感染分别为67.53%,16.88%,5.52%,4.22%.支原体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最为敏感,敏感性均超过90%,而对于临床常用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及克拉霉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特别是UU合并Mh感染对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率分别高达为90.53%,90.48%.对罗红霉素耐药率为88.45%.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生殖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以UU为主,多重耐药现象很严重,临床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并进行足量、足疗程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市女性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药敏鉴定一体化试剂盒对1050例女性生殖道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支原体阳性540例,感染总阳性率51.4%。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阳性472例,感染阳性率为44.9%;单纯人型支原体(Mh)阳性10例,感染阳性率为1.9%;Uu+Mh混合感染阳性58例,阳性率为10.7%。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以单纯Uu感染为主,Uu+Mh混合感染高于单纯Mh感染。药敏试验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是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宜作为支原体治疗首选药物。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敏感度低,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支原体的耐药性。方法:采用法国BioMerieux 公司的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妇科门诊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耐药性检测。结果:受检者中解脲脲原体( Uu)阳性率为60% ,人型支原体( Mh) 阳性率为26 % ;6 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显示,Uu 和Mh 对红霉素完全耐药,对氧氟沙星耐药在60% 以上,对交沙霉素和普那霉素最为敏感。结论:妇科门诊患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支原体感染和携带,且对常用抗生素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这种状况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人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趋势。方法 应用支原体定量鉴定和药敏综合试剂盒,对410例NGU病人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人形支原体定量培养和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七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410例NGU病人,15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38.3%。其中女性阳性率61.4%,男性阳性率28.4%,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混合人型支原体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8.3%、6.4%、15.3%。157株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原始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59.9%、80.9%、40.8%、13.4%、15.9%、14.0%、72.0%,耐药率分别为14.0%、6.4%、45.2%、503%、36.9%、52.9%、7.6%。结论 支原体感染占NGU病人较高比例,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其中解脲脲原体仍是主要病原体。本地区支原体性NGU病人的治疗,红霉素、四环素已经不能作为主要药物,应该结合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10例科和男性科阴道和尿道分泌物支原体检测,检出209例阳性,其中单一解脲脲原体(UU)183例,占阳性总数的87.6%,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U)混合感染25例,占阳性总数的12.0%,单一人型支原体(MU)1例,占0.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原始霉素和胶沙霉素对UU敏感性最高,敏感率分别为96.2%和91.8%,对UU和MU混合感染率分别为80.0%和72.0%。强力霉素次之,对UU敏感率为75.4%,对UU和MU混合感染的敏感率为72.0%。氧氟沙星对UU中介度为52.5%,对UU和MU混合感染的中介度为44.0%。耐药率最高为红霉素和四环素,红霉素对UU耐药率为22.0%,对UU和MU混合感染的耐药率为84.0%,四环素对UU和MU耐药率分别为29.5%和24.0%。因此在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时经验用药一般不应选择红霉素和四环素,由于原始霉素毒性最大,首选药物为胶沙霉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