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46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分别为100%、47.8%和37.0%,腹痛症状表现严重而体征相对较轻,查体常无固定压痛点。一过性关节肿痛发生率87.0%。迟出现紫癜10例,特殊皮疹或紫癜认识不足7例,未发现紫癜5例共22例均造成误诊漏诊(48%)。误诊漏诊为急腹症11例占误诊漏诊50%。预后良好。结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常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复杂,特别是消化道症状先于皮肤紫癜出现的误诊漏诊率高,易误诊为急腹症,应提高认识,尽早确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儿童医院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住院期间营养支持现状。方法:收集2018 年6-10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腹型HSP 住院患儿共30 例,对患儿基本信息、住院期间饮食及营养元素的补充和调整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患儿采用的营养元素补充及饮食调整方案不一致,主要根据医师临床经验获得。在钙制剂、维生素、氨基酸的使用方面,大多不符合现有指南推荐或尚无指南共识,具体表现为钙制剂没做到根据患儿年龄、激素使用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剂量,维生素与核黄素重复用药,氨基酸用量不足等。结论:腹型HSP 患儿营养支持现状混乱,缺乏统一规范,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腹痛症状明显但多无明显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同时伴呕血、便血、关节疼痛。出现皮肤症状为腹痛后3~10d。血白细胞升高15例,中性粒细胞〉70%12例,CRP增高10例。大便隐血阳性15例。尿蛋白阳性5例。对于尚未出现紫癜的患儿,可以尽早行内镜检查,发现胃肠道黏膜是否有紫癜病变,对诊断有指导意义,必要时予激素试验性治疗。所有病例经激素、开瑞坦、维生素C、维生素E、潘生丁等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应仔细查体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尚未出现紫癜的患儿,及时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有指导意义,必要时予激素试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成人服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3例成人服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3例成人服型过敏性紫癜腹部绞痛100%,按脂痛部位分下腹痛18例,全腹痛9例,脐周痛6例:按腹痛性质分持续性腹痛12例,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重21例:伴随血使24例,其中鲜血便14例,柏油使10例,所有患便潜血均为阳性;伴恶心呕吐26例,吐胃内容物,无呕血。腹痛发生后2-7天出现下肢紫癜。结论:对于非急服症腹痛病人鉴别诊断时,需注意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 (HSP)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以广泛的急性无菌性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改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而腹型过敏性紫癜因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易导致临床上误诊误治。我院儿科自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 8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 ,其中早期误诊 38例 ,误诊率 4 7 5% ,现将误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4~13岁 ,平均 8 1岁。 38例均有腹痛症状 ,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的钝痛或绞痛。其中 17例伴有黑便或血便 ,2例伴呕血 ,1例伴抽搐 ,1例体检时腹部触及一质地中等的包块。 38例中有 2 8例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7.
8.
腹型过敏性紫癜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了变态反应所致。临床上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和混合型。以皮肤型多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腹型过敏性紫癜与皮疹同时出现或发生于皮疹之后临床诊断不难,但如果腹型紫癜发生在皮肤病变之前,因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上无特异性,不易与其他腹部疾病相鉴别,有时甚至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而手术治疗。现对我科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误诊的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早期认识,从而达到减少误诊、防止并发症及不必要手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观察10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儿首诊误诊28例,误诊率27.45%;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变化复杂,临床要密切关注,提高诊断正确率,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统计误诊疾病种类。结果32例均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以消化道疾病收治,确诊后按过敏性紫癜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不典型的疾病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鉴别患儿的消化道症状,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确诊率,使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过敏性紫癜又称许兰-亨诺血管炎,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肾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1]。病因有微生物、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2]。 相似文献
12.
13.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多种抗原成分引起的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性毛细血管炎症所致的疾病。临床特征除皮肤紫癜外,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肾脏病变等。其中2/3患儿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有时临床上带来误诊、误治。现把我科2006年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当病变累及消化道黏膜时则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对于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HSP,临床上较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笔者对所在医院2004-01—2012-10治疗的27例腹型HSP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是以全身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和肾脏症状等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并不少见。我科从1998年~2004年间共收治12例该型患儿,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对北京儿童医院99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激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激素使用现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问题。方法:提取病例信息,结合临床实际,对99例患儿的激素品种选择、初始日剂量、初始使用时间、激素的减量情况共4项指标及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及统计分析。结果:99例患儿初始激素品种选择一致,初始使用剂量、初始给药时间、激素减量后的品种选择、减量幅度以及每次减量后的使用时间均不统一。结论:目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激素的应用现状混乱,缺乏统一循证指导,对提出的问题假设拟进行后续分阶段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评估预后、危险预测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腹型过敏性紫癜初诊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按照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分为消化道出血组(n=54)和无出血组(n=46).将所有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以及入院2 d内所做的血尿便常规、便潜血、C-反应蛋白、血沉、血IgA水平、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肠道超声检查进行分析.肠道超声主要观察肠管壁厚度、腹腔积液、肠系膜淋巴结情况.分析各项指标在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消化道出血组患儿较无出血组患儿更易合并窦性心动过缓,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S.05),2组合并呕吐、关节肿痛、腹痛先于皮疹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WBC、PLT、CRP增高,ESR增快,蛋白尿和(或)血尿、IgA增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组肠管壁增厚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示不同程度节段性或广泛性肠壁增厚的患儿为49例;病变多位于小肠,增厚范围3~11 mm;29例患儿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20例患儿合并腹腔积液.经抗炎及对症治疗3~7 d,患儿腹痛明显缓解,49例患儿均行超声复查,3例增厚的肠壁(>7 mm)恢复至4~6 mm,肠壁血流信号较前明显减少;46例增厚的肠壁(3~7 mm)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消化道出血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概率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肠管壁增厚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先兆,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应早期行肠道超声检查,呕吐、关节等症状及各项化验检查指标无特异性,与消化道出血的出生与否没有特定联系,但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对疾病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至2009年临床回顾性诊断符合腹型过敏性紫癜的34例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腹痛,但缺乏特异性,恶心呕吐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伴随症状较为多见。内镜下可见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以十二指肠、回肠末段、回盲部和升结肠黏膜病理改变最重。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病理检查为血管炎性表现。临床误诊率高达85.3%,内镜误诊率高达90%。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本病缺乏特异性表现,且内镜及其他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故早期诊断困难,只有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才能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