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张震  万光明 《眼科新进展》2005,25(4):304-305
目的探讨过度光照诱导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作用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处于自然光照环境中的正常大鼠及接受强光过度照射后大鼠的视网膜RPE细胞中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RPE细胞中未见iNOS的表达,而过度光照后大鼠RPE细胞的胞浆中表达高水平的iNOS,同时视网膜外核层感光细胞发生结构损伤。结论过度光照可诱导RPE细胞表达iNOS.这一异常改变可能是视网膜感光细胞结构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机制多样,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自噬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环境、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以及过度自噬等途径对DR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此外,对于DR的治疗,适当提高自噬作用或抑制过度自噬可能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谢娇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858-1859
0引言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LI)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广泛的鳞屑和角化过度为特征。典型皮损为大的板层状、棕褐色、中央附着、边缘高起的鳞屑,可伴有眼睑外翻、瘢痕性脱发及掌跖角化。组织病理可表现为显著的角化过度,伴有轻至中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包括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及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等所有眼内过度增殖性的病变〔1〕。目前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是由炎症、损伤、缺血产生的过度修复而引起。生长因子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状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诱因及防治。方法:对14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发病时间、诱因、眼部表现及治疗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炎的发病率为3.1%。发病时间最早在术后第二周,最迟在术后1年。糖尿病及风湿病患者的发病率较高。术后用药不规则及局部过早停药、早期过度用眼、过度疲劳可诱发本病。全部病体经局部及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后,炎症在一周内完全消退,视力恢复。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葡萄膜炎症反应,正确治疗,预后良好。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会逐渐降低。术后定期复查及规则用药,炎症消退后局部常规用药1个月,避免早期过度用眼及过度疲劳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隐斜视与视疲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晓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2):763-765
视疲劳是指视觉器官长期过度的紧张活动超过其代偿能力而引起的眼部及全身的一组症状。  相似文献   

7.
内毒素耐受是机体对抗过度炎症反应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指机体接受小剂量内毒素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适应性调节反应,是机体或细胞对后续刺激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现象。在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中不仅可防止内毒素再次刺激后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还能减轻葡萄膜炎的症状。因此,如能阐明内毒素耐受减轻葡萄膜炎症状的机制及关键性调控因子,将有可能为以内毒素耐受为基础的葡萄膜炎的治疗找到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dlinostomy,DCR)中前筛窦过度发育的处理方法。方法 14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发现前筛窦过度发育44例(50眼)。以弯蚊式钳插入患侧中鼻道探查、捏鼻鼓气、向骨孔中注水等方法予以识别。发现单层骨板36例(42眼),双层骨板8例(8眼);薄骨板29例(35眼),厚骨板15例(15眼)。薄骨板以剥离子剥离取出,厚骨板以咬骨钳咬除。结果 术后随访3月~2年,全部患者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结论 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正确识别和处理过度发育的前筛窦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脑积水可导致高颅压综合征,眼部表现主要为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等。脑脊液分流术包括脑室-腹腔(P-V)分流术是缓解脑积水视神经压迫的有效手段。但是脑脊液过度引流可导致继发性中脑导水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眼球上视运动障碍、帕金森综合征、记忆力减退及波动性意识障碍等。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脑积水患者经脑室-腹腔分流后反复调节引流阀压力出现眼球运动障碍、面部及肢体帕金森样表现及记忆力下降等中脑损害症状。经腰穿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脑脊液过度引流导致。给予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后,患者症状缓解。通过本例患者的诊疗过程,提示脑脊液过度引流综合征患者可因中脑背侧病变表现首诊神经眼科,强调神经系统定位及定性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后伤口的愈合以及瘢痕化.伤口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将导致术后滤过泡的过度渗漏和术后低眼压,伤口过度愈合以及瘢痕化则会导致术后高眼压.临床上应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MMC)和5-氟尿嘧啶(5-FU)等可降低术后过度的伤口愈合以及瘢痕化,但是伴有低眼压、眼内炎以及感觉迟钝等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对抗代谢药物不敏感.研究表明,在小梁切除模型中结膜下注射转化生长因子-B的单克隆抗体CAT-152能有效降低术后的瘢痕化,为青光眼术后抗瘢痕治疗带来了曙光,然而在临床试验中,其与对照组相比较并没有显著差异.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在小梁切除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中对小梁切除术后伤口愈合的机制和VEGF及其抗体贝伐单抗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局部组织重塑与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冰  叶纹 《眼科新进展》2004,24(1):65-68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 ,滤过手术是目前抗青光眼手术的主要术式。术后球结膜下形成有功能的滤过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则是非功能性滤过泡 ,其主要原因是创伤组织胶原纤维增多和过度瘢痕化。有研究证实 ,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的病理机制与局部组织重塑和细胞表型转化有关 ,但关于局部组织重塑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参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局部组织重塑和免疫调节机制 ,以及对药物治疗滤过泡过度瘢痕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病人的发病时间、诱因、前 房渗出和皮质残留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2)发病时间一般在术后15~25天;(3)糖 尿病患者的发生率较高;(4)劳累和术后早期过度用眼是其诱因;(5)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敏感.结论本病可能是由免疫复合 物介导的变态反应.术后常规用药,避免劳累和早期过度用眼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结膜松弛症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缘张力高,导致松弛的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而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我科采用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学理论上,认为近视是由于已确定的发生学上的特点所致;而过度用眼说则认为是由于习以为常地长期近焦距从事近视力工作之结果,后一理论认为近视眼是可以预防的,而前一理论则不然。近视程度可因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生活都市化水平等因素而各不相同。过度用眼说的流行病学解释是:近视乃由于某些人比别人从事更近距离的工作而引起。本文援引美国公共卫生部1966-1970年对12至17岁少年所作之健康普查资料来加以阐明,这  相似文献   

15.
屈光不正患者的异常双眼视功能情况分析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患者视觉不适的异常双眼视功能情况。方法 :用综合验光仪规范主觉验光 ,用VonGvafe法测远近水平隐斜 ,检测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门诊 43例屈光不正患者的双眼视功能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视功能异常如辐辏不足 2 1例、散开不足 3例 ,予视觉训练治疗 ;辐辏过度 18例、散开过度 2例 ,采用近距正镜附加 ,予渐进多焦点镜矫正。结论 :对屈光不正患者视觉不适 ,行视功能检查 ,综合评价。提出完善的医学验光应该是规范主觉验光基础上结合双眼视功能情况来决定屈光不正处方。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①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率为3.3%;②糖尿病、眼部合并症、劳累和早期过度用眼为发病主要影响因素;③本病对皮质类激素治疗敏感,只要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结论:本病可能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性葡萄膜炎症反应。术前严格掌握适应症;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晶体皮质;术后局部不可过早停药、监控糖尿病人血糖变化、早期避免劳累和过度用眼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屈光状态回退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excimerlaser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后常见并发症 ,术后角膜上皮过度增生被认为是引起该并发症的原因之一[1] 。本研究通过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对PRK术后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变化进行观察 ,以探讨角膜上皮过度增生的发生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 2 4只 ,随机分为 8组 ,每组 3只。第 1组为正常对照组 ,其余各组均为实验组 ,按…  相似文献   

18.
王舒  张红 《眼科新进展》2018,(12):1191-1195
角膜不完全的修复和过度的愈合均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归纳了目前应用干细胞治疗角膜损伤的新方法,总结整理了角膜干细胞缺乏治疗的发展进程,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指出了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视神经发育不全是一种易被忽略的非进行性发育异常,表现多种视野改变,临床上常伴发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异常。其发病机理为妊娠期胎儿在宫内视神经轴索过度退行,而不是原始分化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86例巩膜扣带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的病例进行6~12mo的随访,主要检查矫正视力和眼底。36例视力<0.3的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患者186例手术后视力提高104眼(55.9%),视力<0.3者79眼(42.5%)。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是术前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脱离是否累及黄斑,术后黄斑前膜和黄斑水肿,以及患者年龄等。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中避免过度冷凝和环扎带的过度收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