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合并颜面神经麻痹 1例。患者男 ,37岁。主诉两侧颜面麻痹。于1990年前后 ,发生婚外异性间性交。其后 3~ 4天发热38~ 39℃。 1995年时又婚外异性间性交。自 1998年春前后出现全身倦怠感 ,未见体重减轻和盗汗。同年 8月3日夜间发热 38~ 39℃ ,持续 3天 ,伴全身倦怠感、嗳气、腹泻等症状。其后右腿胫部出现红疹 ,8月 2 7日出现右颜面麻痹 ,伴右耳廓边缘疼痛 ,未见出疹。 2 9日出现左颜面麻痹 ,伴左耳廓边缘疼痛 ,未见出疹。经过中无头痛、耳鸣、眩晕。9月 1日入院所见 ,耳廓、鼓膜未见异常 ,表情肌运动…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1996年6月因一次洗澡后发热(体温39℃),伴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及骨关节疼痛,无皮疹及皮肤瘙痒。于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后自觉症状好转,未作相关实验室检查。此后患者反复出现上述症状,体温波动于38~40℃,每次发热伴双耳鸣、听力轻度下降,无眩晕,热退即耳鸣消失,但听力无明显恢复,自觉程度不重。  相似文献   

3.
喉痛冲剂辨证治疗急性咽炎25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1988年以来,应用中药“喉痛冲剂1号及!号“辨证治疗急性咽炎254例,与纯西药治疗对照组相比,疗程短,无并发症,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1治疗组:254例中,男136例,女118例;年龄12~48岁,平均28岁;病程1~4天,平均2.2天。临床上以咽喉疼痛为主要症状,216例伴有发热,其中74例体温高达39℃以上,余为37·5℃~38·gC之间。42例伴有声音嘶哑。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及全身怠倦不适,部分病人住有恶寒,多数有口饭渴、目具、腹胀纳差、便结、尿黄、脉洪大、舌质红、答黄腻或黄干。检查见咽粘膜充血,烟后壁淋巴滤泡及创束红…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0个月.因间断不明原因发热2月余,于1999年8月30日就诊,以肺炎、败血症收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8℃,最高39℃,呈无规则性发热.发热时无寒颤、抽风,无咳嗽及憋气,有轻度鼻塞,时常流清涕,食欲好,无吐泻.住他院治疗.经用红霉素、先锋霉素、头孢塞肟、中药等治疗,病情时有好转,但隔3~5d,体温再度回升.查体示T 37.9℃,P 120/min、R 28/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全身皮肤无粘膜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5.
自抗生素应用以来,自发性扁桃体出血临床十分少见,笔者曾遇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28岁。咽部肿痛伴畏寒、发热、全身不适2天,于1985年5月4日门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青霉素治疗,患者当夜吐血,量约200ml,急诊入院。检查:T39.2℃,P100次/min,BP16/10  相似文献   

6.
例1男,40d。因发热、咳嗽5d,右颈部肿胀3d,呼吸困难1d,于1996年8月21日以“支气管肺炎、右颈部淋巴结炎?”收住内科。5d前患儿发热,体温38~39C,吃奶少,咳嗽轻,当地医院用青霉素治疗无好转,出现呼吸声粗大,时有鼾声。近3d右面部及颈部肿胀,呼吸困难,面色发青。住院  相似文献   

7.
甘露饮加减治疗小儿扁桃体炎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扁桃体炎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之一。本病除造成局部的感染外,还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鼻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还可通过血行播散而造成败血症及化脓性感染;亦可导致风湿病、肾炎、心肌炎等结络组织疾病的发生。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均为1992年1月~1993年2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2岁以下者6例,3~6岁者32例,7~10岁者15例,11~13岁者13例。体温38.5℃以下者30例,38.6C~39.5℃者21例,39.6℃~40.1℃…  相似文献   

8.
西瓜霜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3年3月到1993年6月,用西瓜霜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病人2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4例,女10例。年龄7月~14岁,中位年龄9岁。其中癌疹性咽峡炎8例、急性咽峡炎2例、鹅口疮2例、急性扁桃体炎12例。伴有发热15例。体温在38℃~39℃之间。治疗前外周血Rq3C4.5~7.8×109/L14例,>10.0×109/L10例。二、治疗观察方法: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者单用西瓜霜药物喷于患处,每日4~6次,有鹅目疮、Q腔溃疡的病人在喷药前先用3%双氧水洗口腔再用生理盐水清洗。每日冲洗2次,喷药4~6次。白细胞增高的病人加…  相似文献   

9.
声带麻痹,临床并不少见,笔者参照中医治疗痹证的方法,治疗声带麻痹60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个月。右侧声带麻痹8入,左侧声带麻痹50人,双侧声带麻痹2人。其中因甲状腺手术损伤引起17人.作胃镜检查手法不当引起2人,因感冒发热后所致20人,胸隔肿瘤所致2入,原因不明者5人。二、辩证分型及治疗方法(一)风邪人络、经气失宣。共33人,发病骤然,可询问到发病时或发病前2~3天有感冒发热史,咳呛咽痛;检查时可见声带一侧或双侧固定,声带呈慢性充血。治则为疏风清…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6岁,因急性扁桃体炎给予氨苄青霉素每日8g,静脉滴注(皮肤过敏试验阴性),直至用药第5天,全身出现小红色丘疹、轻微发痒、结膜充血、视物模糊、视乳头水肿。立即停止氨苄青霉素静脉注射,用地塞米松5mg、扑尔敏8mg肌注,每天2次,10%葡萄糖酸钙20ml静推,每天1次,第8天红色丘疹融合成片,继后出现脓疱,大小不等,伴全身发热,体温39℃以上,我们将脓疱用注射器一个一个抽去脓液,并加用大剂量抗生素(林可霉素)后,全身皮肤逐渐干燥脱落(从头皮至双足底皮肤全部脱落)。  相似文献   

11.
作者随访了64例面神经麻痹一年以上的患者,其中男33,女31,年龄9~69岁,右、左侧之比为38∶26。其中诊断为 Bell 氏麻痹39例,Hunt 氏综合征17例,创伤性麻痹6例,耳源性麻痹2例。本文叙述了本组面神经麻痹患者后遗症严重性的分类。面肌相关运动是通过检查口角运动、额纹、颈部肌肉的张力和眼的闭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发热,头痛流脓涕1月余,于2001年5月10入院.患者1月前不明原因的发热约38℃,伴头痛,右鼻腔流脓涕,时有堵塞感,无鼻出血,按感冒及鼻窦炎治疗无效,体温渐升到39℃.  相似文献   

13.
腺病毒所致扁桃体炎及咽喉炎,通常婴幼儿至10岁左右小儿四季发病,连续几天39℃~40℃高热,有时持续1周,抗生素治疗不敏感,临床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该文对酶抗体(腺病毒单克隆抗体)诊断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发热性渗出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患儿157例,男85例,女72例...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75年-1990年共收治急性鼻窦炎患者10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85例,女2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6岁,平均36岁。2.发病时间:3~7天。3.临床症状:鼻塞,流脓涕,发热,伴头痛。4.诊断标准:①鼻塞,流脓涕,伴头痛,发热38℃以上。②鼻粘膜充血,水肿,鼻腔多量脓性分泌物,面颊部压痛。③白血球总数10,000以上。④副鼻窦X线拍片,鼻窦密度增高,呈急性鼻窦炎。5.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青霉素(或其他抗菌素)40~80万”十地塞米松sing+2%普鲁卡因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流脓患者中免疫缺陷和正常者的全身炎性反应,即发热(腋温超过38℃)和C反应蛋白CRP、原降钙素PCT的表现。方法:对84例患者3年的回顾性研究,50例免疫力正常者共发生106次流脓,34例免疫缺陷者共发生117次流脓。结果:免疫力正常组的106次流脓中PCT升高5次,CRP升高9次,发热9次;免疫缺陷组的117次流脓中PCT升高38次,CRP升高40次,发热37次。免疫缺陷组伴有全身炎性反应的流脓时更多伴有鼻窦炎。结论:在免疫力正常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流脓时很少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而在免疫缺陷患者出现全身炎性反应也可能与伴发的鼻窦炎有关。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1岁2个月,因左下颌肿胀,拒食,高热于2003年8月2日急诊入院。其母诉患儿2d前发热38℃,口服退热药,之后出现衰竭,食欲减退,第2天左下颌处出现肿胀,体温达38.5℃,并拒食。门诊检查发现为左侧扁桃体周围脓肿。检查时患儿吵闹不安,皮肤苍白,颈软,呼吸音粗,两肺清晰。  相似文献   

17.
自1988年5月~1998年7月,应用类固醇加B放维生素行茎乳孔面神经干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Bell麻痹病人200例,报告如下。Bell麻痹病人200例,其中男94例,女106例。右侧88例,左侧112例。年龄3~10岁5例,11~ZO岁52例,21~4O岁84例,41~61岁48例,61岁以上11例。病程:不足24小时32例,2~10天136例,11~30天27例,31~6O天5例。表现完全性麻痹121例,不完全性麻痹79例。曾用针灸治疗无效者49例。选5号针头(长4Omm),吸氟美松sing,维生素BI10Omg,维生素B120.sing,2%利多卡因lml。于耳垂后乳突前刺入,相当于沿鼓乳裂进针,深度…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月~12月我院应用穿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6例,并与用病毒唑治疗的14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急性起病(发病<3天),均有发热(体温37.5℃~39℃,平均38.5℃),鼻塞、流清水样涕、喷嚏、咳嗽等症状;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扁桃体Ⅰ~Ⅱ度肿大,肺部听诊闻及少许干啰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减少;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3岁6个月。因咽痛,咳嗽伴发热5天,在外院按急性咽炎,支气管炎治疗无效,于2005年1月13日收入我院。体检:T39℃,P129次/min,R30次/min,WT12.5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欠佳,呼吸尚平稳。痛苦面容,口角流涎,张口受限,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Ⅰ度,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以不规则发热、咽喉炎症、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以及血清中嗜异性凝集素和其它特异性抗体为特征。1临床资料患者,陆××,女,39岁,职员。因咽痛、发热、颈淋巴结肿大8天于2005年7月8日入我科。7月1日因受凉后咽痛、恶寒发热,自服抗生素“锋锐”后好转;7月4日,咽痛加剧,高热(40℃),门诊拟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高德”、“裕宁”静脉滴注,咽痛发热未见好转,遂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收院治疗,入院后,给予“左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