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3 7岁 ,因发作性心慌 1小时入院 既往无任何心脏病史。体检 :T3 6 8℃ ,P2 2 0次 /分 ,R2 4次 /分 ,Bp10 0 /60mmHg ,一般情况较好 ,口唇无紫绀 ,颈静脉无充盈 ,双肺无干湿性罗音 ,心界无扩大 ,心率 2 2 0次 /分 ,律齐 ,未闻及杂音及心音分裂 肝脾未及 ,双下肢无水肿 ,常规心电图示 :P波与QRS波无关 ,呈完全性房室分离 ,QRS波时间 0 11秒 ,avL导联呈rS型 ,电轴右偏 14 1° ,V1导联呈qR型 ,V4 V6导联R/S <1,S波宽钝。心电图诊断“右束支阻滞型室速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缓慢静注心律平 10 0mg ,2 0分钟后转为窦性心律 ,…  相似文献   

2.
心动过速心电图的宽大畸形QRS波群究属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临床鉴别诊断较难,笔者遇一例,经食道心电图证实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性,31岁,以突发心慌就诊.因听诊心动过速做心电图.患者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史.静脉推注西地兰即恢复正常.心电图示:R-R间期0.36秒,即室率166次/分,且匀齐.可看到P波,或看到P波埋于前下波中,符合室上速.QRS综合波有两种:一种为连续出现的宽大的QRS波,时限0.13秒.  相似文献   

4.
<正>右束支阻滞心电图临床较为常见,可见于健康人,以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多见,且多见于青年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更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传导系统退行性变以及高钾血症等。但临床上对右束支阻滞不够重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右束支阻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发生于正常心脏的室性心动过速(VT),根据其起源部位不同可分为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和右室特发性室速(IRVT)。左前分支阻滞型特发性室速更为罕见。目前,药物治疗IVT效果欠佳且不能完全根治。近年来,经导管消融根治IVT获得良好效果。我院收治2例多次反复发作的IVT左前分支阻滞型患者。常年应用药物维持治疗效果欠佳。经介绍到上级医院采用射频消融术(RECA)根治特发性室速,获得成功。随访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致残和致死疾病之一,且发病率还在迅速增高,早期识别AMI的高危人群对指导治疗、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其中.伴随AMI出现的右束支阻滞的临床意义越发引起注意,我们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观察.伴随AMI出现的右束支阻滞患者左室重构的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戈  李醒三 《医学文选》2001,20(3):267-269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共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共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塞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束支阻滞(RBBB)的病因及临床意义.右束支阻滞(RBBB)在心电图检查中常见,各年龄组均可见.临床上除见于器质性心脏疾患以外,尚可见于非心脏疾患及完全健康者.方法:对120例心电图表现为RBBB的病历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的RBBB冠心病较多见,年龄轻的RBBB则以正常人及无器质性心脏疾患较多见.结论:当CRBBB合并电轴明显轴左偏时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6岁。因阵发性胸闷1天,突然晕厥入院。入院时查体:急性危重病容,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6bpm,律不齐,心音低钝,无病理性杂音。BP100/60mmHg,临床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逐渐延长,当P-P延长至0.34秒时,P波下传受阻。长间歇(R-R相距1.10秒)后第1个窦性下传的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秒,呈右束支阻滞形,属慢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上抬0.15~0.30mV,对应导联Ⅰ、avL、V2-5、ST段水平下移0.05~0.35mV,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做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解右束支阻滞(RBBB)与冠心病的关系,我们对常规体表心电图RBBB者进行了次极量运动平板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方法 受检者均系从1100例资料中筛选出诊断明确检查资料完整的22例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2例,可疑阳性6例,阴性14例。结论 对于单纯的RBBB如不合并其他心脏病变改变者,预后是较好的。但对伴有冠心病易患因素,非典型心绞痛,不明原因晕厥和心律失常患者则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徐戈  李醒三 《微创医学》2001,20(3):267-269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共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共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塞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8岁,冠心病,心律失常。近期服用麻黄羊丙阴,丹参片,消心痛等药。1993年8月8日来门诊复查:一般情况可。BP17。33/10‘73kPa,P96次/mi。、律齐,心界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晰。卧位ECG示窦住心律,肢导联是低电压,下壁导联ST段平直,间歇性右束立传导阻滞,阻滞图形出现的始末P—P间期恒定为0.625.连续记录Vl导联见古束支阻滞与呼吸同步出现,吸气时消灭、每辆约ic次心搏.QRS同形发生一次周期性变化,而心率无改变。心电图诊断;卖性心律,呼吸间歇性右荣文阻滞。讨论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最常挂于心率改古时,故又称…  相似文献   

13.
单纯的预激综合征、束支阻滞或二者并存的心电图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如果合并房颤则给诊断带来困难甚至作出错误判断。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简称RBBB)合并左束支前分支阻滞(简称LAB),往往是由于心肌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硬化所造成,冠状动脉硬化的结果,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及阻塞,使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缺血,造成心脏传导组织的器质性病灶与/功能性障碍,从而产生心脏传导阻滞,在双侧束支阻滞的各种组合中,RBBB合并LAB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上较多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1岁,1995年7月27日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门诊诊断“室上速”。该患发作性心悸病史7年,突然发作,无诱因,每次持续数分钟,自行终止。发作时除心悸外无其他不适感,未治疗。1993年因心悸发作频繁,曾在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室上速”。本次入院前因心悸持续3天未终止到某医院求治,给予西地兰0.4mg静注无效,又给异搏定5mg终止发作。特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做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验查、心动超声、胸片检查结果均正常。心电图:Ⅰ、Ⅱ、Ⅲ、aVF、V_3~V_6导联QRS主波向上,T波倒置,aVR、aVL、V_1~V_2导  相似文献   

16.
右束支阻滞(RBBB)在心电图检查中常见,各年龄组均可见,临床上除见于器质性心脏疾患以外,尚可见于非心脏疾患及完全健康者。笔者对360例心电图表现为RBBB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的RBBB冠心病较多见,年龄轻的RBBB则以正常人及无器质性心脏疾患较多见,CRBBB合并电轴明显左偏时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7.
白亚卿 《甘肃医药》2012,(6):438-439
目的:分析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的病因、心电图结果。结果:60岁以上患者103例,占74.6%。病因以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多见。心电图检查可见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合并ST-T异常、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左前或左后分支阻滞等。结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发生在老年患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常合并其它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18.
李素云 《中外医疗》2008,27(19):171-171
右柬支阻滞在心电图检查中常见,临床上远较左柬支阻滞多见.主要见于先心痛、肺心病、冠心病和风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也兄于非心脏丧患及完全健康者.在心电图分析中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加以鉴别诊断,以估计右束支阻滞的临床意义.笔者对126例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的病历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的右束支阻滞冠心病较多见,年龄轻的右柬支阻滞则以正常人及无器质性心脏疾患较多见,右柬支阻滞合并电轴明显左偏时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9.
增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时相性传导阻滞最常见的一种,亦称3相阻滞,其主要诊断是当心率增快时出现束支阻滞,当心率减慢时束支阻滞消失。我院最近发现1例增率性完全性传导阻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预激综合征和束支传导阻滞均可使心电图中的QRS时限延长,其形态发生改变,预激综合征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有时可能掩盖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现将患有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0岁,有烟、酒嗜好,因间歇性心悸、心慌半年,自感胸闷、憋气,急来我院就诊,查血压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