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严重而持续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的主要原因,冠脉闭塞后20~30min,受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开始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过程,1~2h之间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因此,尽早(6h以内)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恢复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对减少心肌坏死、抢救缺血心肌、改善愈合非常关键。方法对36例发病6h内无溶栓禁忌症的AMI患者行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辅以阿斯匹林口服及肝素皮下注射。结果再通26例,再通率72.2%。结论结果表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使闭塞的冠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死亡的心肌得以存活,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AMI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UK)溶栓后冠脉再通率。方法:分析42例AMI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通者心电图演变,再灌注心律失常。结果:溶栓再通率59.5%,再通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率72%。结论:溶栓可挽救濒死的心肌,有效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40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 AMI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 AMI患者冠脉再通 2 6例 ,再通率 6 5 % ,住院期间死亡率 7.5 % ,较常规治疗明显减低 ,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AM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溶栓时间窗.方法 28例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脉再通率,并观察出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8例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20例,再通率71.4%,其中发病6 h内溶栓冠脉再通13例,再通率81.3%,发病6~12 h内溶栓冠脉再通7例,再通率58.3%;2例出现牙龈出血.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可靠的,AMI患者发病6 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效果疗效显著,发病6~12 h应用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AMI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69例患者,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45例)和未再通组(24例),测定溶栓前、溶栓后2 h和24 h的Q-T离散度。结果:溶栓前两组AMI患者的Q-T离散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wn氏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Q-T离散度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0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AMI患者冠脉再通26例,再通率65%,住院期间死亡率7.5%,较常规治疗明显减低,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较。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AMI发病6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的46例患者,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3例)和未通组(6例),测定溶栓治疗前和溶栓后2小时的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P<0.05)有显著差异.Lown氏3级以上急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通组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通组(P<0.01),结果AMI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和植物神经功能,并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与Q-T离散度显著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8.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已普及推广.闭塞冠状动脉的有效再通及梗死区心肌再灌注,对积极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坏死面积,改善AMI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进行过心肺复苏(CPR)的AMI患者,是否进一步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能否成功,是否会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临床上仍有一定争议.笔者将自1999年5月至2009年4月以来治疗的24例CPR后AMI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与普通溶栓组进行比较,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早期AMI患者160例.结果:本组108例再通,再通率为67.5%.其中6 h内AMI患者再通94例,再通率为87.0%(94/108).本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2.5%.结论:对于AMI患者,只要具有溶栓指征而无禁忌证,应尽可能早地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再通率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科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行早期静脉尿激酶(UK)溶栓救治的AMI患者共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该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50例中冠脉血管再通36例,再通率为72.00%,发生心脏不良事件主要为心绞痛反复、心力衰竭反复、心肌再梗、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另外心肌梗死发病至溶栓时间<3h者的溶栓效果明显优于3~6h者(P<0.05)。结论早期溶栓治疗AMI效果好,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有粥样斑块、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管腔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静脉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首选方法之一。临床上对AMI患者进行冠脉溶栓易在早期 ,及时使闭塞的血管再通 ,缺血心肌重获灌注。同时 ,并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 ,预防冠脉再灌注的患者发生冠脉再闭塞。我院急诊科 2 0 0 2年 1月至 7月成功地实行了 3例早期AMI静脉溶栓与冠脉再通 ,现将治疗与观察的情况总结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1.1  3例中女 2例 ,男 1例 ,年龄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覃学美 《微创医学》2003,22(6):851-852
目的探讨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将29例高龄AMI患者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未溶栓组按AMI常规治疗,溶栓组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溶栓组临床再通率为63.6%,心力衰竭发生率溶栓再通组为14.3%,未再通组为75%,未溶栓组为55.6%,后两组心衰发生率比溶栓再通组高(P均<0.05).病死率溶栓再通组为14.3%,未再通组25.0%,未溶栓组27.8%.结论静脉溶栓治疗高龄AMI可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覃学美 《医学文选》2003,22(6):851-852
目的 探讨高龄 (≥ 75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将 2 9例高龄 AMI患者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 ,未溶栓组按 AMI常规治疗 ,溶栓组在 AMI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溶栓组临床再通率为 63.6% ,心力衰竭发生率 :溶栓再通组为 1 4 .3% ,未再通组为 75% ,未溶栓组为 55.6% ,后两组心衰发生率比溶栓再通组高 (P均 <0 .0 5)。病死率 :溶栓再通组为1 4 .3% ,未再通组 2 5.0 % ,未溶栓组 2 7.8%。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 AMI可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率 ,降低病死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36例急诊AMI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6例AMI患者中获得冠脉再通23例,再通率为63.9%;其中发病≤6h溶栓再通率21/27(77.8%),发病〉6h溶栓再通率2/9(2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方法,使更多的AMI病人及早赢得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挽救更多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对QTd的影响及QTd变化对溶栓治疗的意义.②方法 将2003~2006年收入院的28例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组QTd的变化.③结果 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组QT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AMI早期成功的溶栓可使缺血心肌得到再灌注,改善心肌的复极均一性,减少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使心肌的电活动趋于好转;AMI溶栓成功后QTd显著减少,可以预测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16.
虞红  李伟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9):595-596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治疗与临床效果密切相关.冠状动脉闭塞的再通可降低AMI病死率,有利于挽救濒死心肌,限制梗死面积并保持其收缩功能.对我院2002-2003年50例AMI患者应用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在静脉溶栓前后及时判断、观察、护理,对于评价溶栓效果及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虞红  李伟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9):595-596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治疗与临床效果密切相关。冠状动脉闭塞的再通可降低AMI病死率,有利于挽救濒死心肌。限制梗死面积并保持其收缩功能。对我院2002—2003年50例AMI患者应用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在静脉溶栓前后及时判断、观察、护理,对于评价溶栓效果及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静脉溶栓疗效.方法:60例>70岁AMI患者(病例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同期62例≤69岁的AMI患者作对照.观察患者末梢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比较两组再通率及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老年AMI患者末梢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两组患者>24小时溶栓者5例,无1例再通.两组<12小时溶栓再通率无明显差异,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老年AMI患者静脉溶栓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年龄不是静脉溶栓疗法的严格限制因素,AMI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可以限制在<24小时.  相似文献   

19.
周云  马杰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6):536-537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4例AMI患者采用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静脉再通溶栓治疗与57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尿激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4.7%和15.8%(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早期溶栓24小时内T波倒置预示冠脉再通早期T波倒置与血管再通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降低病死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断冠脉再通的影响。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2.5%和15.0%(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