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集10例MODS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10例健康人的外周抗凝血,应用CD4(PE-CY5)、CD25(FITC)和CD127(PE)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对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进行三色荧光抗体检测。结果:MODS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2.11%±0.33%)低于治疗前(7.44%±1.59%)(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0.77%±0.09%)(P<0.05)。结论:MODS患者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增加,并可能在 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弹头射频(RFA)联合干扰素α治疗后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健康者(n=29)、肝癌手术组(n=29)、肝癌接受RFA治疗患者(n=58,其中29例单纯接受RFA治疗,29例接受RFA治疗+干扰素α治疗)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NK细胞数量及IgG、IgA、IgM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和NK细胞数量;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IgG、IgA、IgM含量。结果: 肝癌患者与健康者比较CD4+细胞降低(P<0.05),CD8+细胞升高(P<0.05);IgG、IgA、IgM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癌患者射频及手术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4+细胞升高(P<0.05),CD8+细胞降低(P<0.05), 尤以射频后接受干扰素α治疗组明显;IgG、IgA、IgM的含量稍微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射频治疗后与手术治疗后sIL-2R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肝癌患者接受多弹头射频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射频联合干扰素α为肝癌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PBMC)和胸水(PFMC)T细胞CD161水平,比较PBMC和PFMC T细胞 CD161表达水平的差异,明确结核病人外周及感染部位T细胞CD161表达的差异。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健康对照者、41例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57例肺结核患者PBMC CD3+CD161+、CD4+CD161+和CD8+CD161+ 细胞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检测2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BMC和PFMC CD3+CD161+、CD4+CD161+和CD8+CD161+ 细胞的表达水平和差异,比较CD161在外周和感染局部的表达差异。结果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61在PBMC和PFMC中表达,并且分别在T细胞(CD3+、CD4+和CD8+细胞)中表达;结核患者PBMC CD3+CD161+、CD4+CD161+和CD8+CD161+ 细胞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和潜伏感染者;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FMC中CD3+CD161+和CD4+CD161+细胞表达均高于PBMC(P<0.01),但在PFMC中CD8+CD161+细胞则高于在PBMC中的表达(P<0.01)。结论 CD161均在PBMC和PFMC 中表达,并且CD161能区分结核患者、潜伏感染者以及健康人。另外CD3+CD161+和CD4+CD161+细胞表达在结核病感染局部增加,结果提示CD161可作为早期诊断结核患者的分子标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塞曲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OS、IL-10、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用抗生素、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及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1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塞曲司特80 mg•d-1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通过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BD型流式细胞仪及肺功能仪测定IL-10、EOS、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通气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10、FEV1/FVC、PE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IL-10、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OS、CD4阳性(CD4+)T淋巴细胞的百 分比、CD4+/CD8+、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治疗 前(P<0.05);治疗组EOS、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曲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哮喘患者的IL-10水平,并通过降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及NK细胞百分比纠正免疫失衡,同时可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肺结核合并小细胞肺癌(NSCLC)抗结核及放化疗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肺结核合并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香菇多糖联合抗结核和放化疗治疗组(香菇多糖组)及抗结核和放化疗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香菇多糖组抗结核和实体瘤疗效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1t)、CD3+、CD4+、CD4+、CD8+、CD8+和NK细胞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香菇多糖组的WBC、Hb和Plt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Lym、CD3+和NK细胞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香菇多糖组的WBC、Hb和Plt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Lym、CD3+、CD4+、CD4+、CD8+、CD8+和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香菇多糖组患者治疗后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香菇多糖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加抗结核及放化疗对肺结核合并NSCLC的疗效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前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CD25+CD127low/-reg百分比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离28例CHB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三色流式分析法分别对CD4+CD25highTreg和CD4+CD25+CD127low/-Treg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CHB组CD4+CD25highTreg和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 3.36%±2.59% 和 4.05%±1.63%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60%±0.66%和1.75%±0.83%,P<0.01)。ALT大于100 U•L-1的患者中CD4+CD25high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4.26%±3.10%)高于ALT小于100U•L-1的患者(2.52%±2.72% ,P<0.05)。CD4+CD25high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5)。结论:CHB患者体内CD4+CD25+Treg的升高可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影响病毒清除。CD25高表达水平易受转氨酶水平的影响,CD127用来作为调节性T细胞的鉴定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1例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CD4+CD25+/CD4+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分析CD4+CD25+及CD4+CD25highT细胞中表达Foxp3+T细胞的百分比,并与正常对照组(n=32)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及Ⅱ期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CD4+CD25+/CD4+及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Ⅲ及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均明显增高(P<0.05),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CD4+CD25+/CD4+及CD4+CD25high/CD4+T细胞的百分比也逐渐增高;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 及CD4+CD25high Foxp3+T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增高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病及免疫机制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检测外周血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CD4+CD25+Treg细胞及免疫监视功能的变化,探讨CD4+CD25+Treg 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S180腹水癌模型,采集S180腹水癌小鼠TIL、脾脏细胞及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数量及NKG2D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乳酸脱氢酶(LDH) 释放法检测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S180腹水癌小鼠脾脏、TIL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Foxp3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并且肿瘤组小鼠TIL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Foxp3 mRNA表达较肿瘤组小鼠脾脏均明显增高(P<0.05);TIL中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高(P<0.05),其杀伤功能却有所下降;TIL中NK细胞数量及NKG2D表达均明显增高 (P<0.05)。结论:肿瘤局部CD4+CD25+Treg细胞数量增加、功能增强,可能是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含金属硫蛋白(MT)蛋奶粉对BALB/c小鼠H-22肝癌的预防作用。方法:雌性BALB/c纯系小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荷瘤鼠对照组(20只)、含MT蛋奶粉预防肿瘤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各20只)。将MT低和高剂量蛋奶粉给小鼠灌胃2周后,皮下接种H-22细胞,建立小鼠移植肿瘤模型,观察MT蛋奶粉对肿瘤出现时间及肿瘤大小和生长的影响;观察1个月后处死小鼠,MTT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8+和CD25+ T细胞百分率以及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的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CTL和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含MT蛋奶粉组小鼠其肿瘤生长速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 (P<0.01),脾脏CD4+和CD8+ 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 CD25+ T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NK细胞毒性显著提高 (P<0.05或P<0.01),CTL细胞毒性亦显著增高(P<0.01)。结论:含MT蛋奶粉可明显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例肺癌、9例乳腺癌患者及1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人外周血PBMC 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21.30±11.26)%]高于非肿瘤患者[(14.19±8.56)%](P<0.05),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肿瘤患者表达水平(P<0.05),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自身免疫稳定的同时对肿瘤免 疫具有抑制作用,该细胞群比例的增加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常规抗结核基础上联合异烟肼及地塞米松胸腔注射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感染科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94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96)和联合异烟肼地塞米松组(n=98)。常规治疗组患者予以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异烟肼地塞米松组患者在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以异烟肼0.1 g、地塞米松5 mg胸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胸水吸收情况、治疗的总效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异烟肼地塞米松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胸水的吸收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缩短(P<0.05);联合异烟肼地塞米松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P<0.05);联合异烟肼地塞米松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不良反应均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联合异烟肼、地塞米松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加快胸水吸收、减少胸膜增厚等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持续及间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单纯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 以中等及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2组均先行间断胸腔闭式引流至引流量小于500 mL/d;实验组开始行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则行间断胸腔闭式引流,观察2组的疗效及远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9.58%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胸膜肥厚、粘连、包裹性脓胸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少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疗效显著,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口服结合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其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腺苷脱氨酶(ADA)的影响。方法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35例,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予以口服和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照组78例予以口服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的疗效、症状和体征、胸膜的厚度、胸穿次数、胸腔积液中的hs-CRP和ADA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72%,优于对照组的71.79%(P<0.05)。观察组的胸水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胸痛消退时间和盗汗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胸穿<3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胸膜增厚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胸水中hs-CRP和A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用药3d和用药后7d,观察组的胸水中hs-CRP和AD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口服结合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胸腔局部的hs-CRP和ADA表达。  相似文献   

15.
孔华玮  刘雪慧 《医学综述》2012,(20):3492-349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32例应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术,每周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和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优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术,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还能降低胸膜肥厚和胸膜粘连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T-SPOT TB联合IL-10、IL-27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2例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4例,抽取患者胸腔积液进行T-SPOT TB检测,并用ELISA法检测IL-10和IL-27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中T-SPOT TB阳性39例,阴性3例,阳性率92.86%;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中T-SPOT TB阳性2例,阴性42例,阳性率4.55%。与后者相比,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T-SPOT TB检测阳性率较高,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IL-10(142.86±33.12)和IL-27(418.20±6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IL-10(96.18±13.41)和IL-27(127.33±3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 TB联合测定IL-10、IL-27表达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胸腔积液入院且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组,以临床诊断为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后完善内科胸腔镜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抽胸腔积液送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无内科胸腔镜手术禁忌证安排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下取胸膜病变组织送GeneXpert MTB/RIF和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纳入80例,对照组纳入20例。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阳性9例,阳性率11.3%,胸腔积液结核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5.0%,病理活检确诊75例,阳性率93.8%,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69例,阳性率86.3%,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率可达到96.3%(77/80)。胸膜GeneXpert MTB/RIF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阳性5例,其中4例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药敏结果提示利福平耐药,而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及胸膜GeneXpert MTB/RIF均为阴性。结论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具有快速精准诊断价值,并因能早期判断是否存在利福平耐药而可用于早期指导抗结核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解通利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的临床疗效及对胸水吸收的影响.方法 将62例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和解通利法所拟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两组B超显示的胸膜的肥厚程度,同时观察两组胸水吸收的时间.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单克隆抗体(OKT_4,OKT_8)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癌性和15例结核性胸水及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癌性胸水者外周血和胸水中的T_4%和T_4/T_8比值均显著地低于正常组外周血中的值(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的T_4%较正常组略低,但仍显著地高于癌性者外周血中的T_4%值(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T_4%和T_4/T_8比值非常显著的高于癌性胸水中的相应值(P<0.001)。实验结果显示胸水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有助于癌性和结核性胸水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黄佩花  吴多省 《医学综述》2012,(20):3487-348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东方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胸腔穿刺抽液。记录两组患者退热、胸闷气促缓解时间;记录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果观察组退热、胸闷气促缓解、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能够缩短退热、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促进胸腔积液吸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