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部位辽细辛中马兜铃酸的痕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辽细辛进行了痕量检查.结果:地上部分不含或较少含马兜铃酸,而地下部分大多含有马兜铃酸.结论: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的辽细辛中马兜铃酸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辽细辛中马兜铃酸的痕量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部位辽细辛中马兜铃酸的痕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辽细辛进行了痕量检查。结果:地上部分不含或较少含马兜铃酸.而地下部分大多含有马兜铃酸。结论: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的辽细辛中马兜铃酸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栽培辽细辛的挥发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栽培辽细辛挥发油的成分差别,为正确评价不同产地细辛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仪对不同产地栽培辽细辛的挥发油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本溪、桓仁、宽甸、新宾、通化5个产地辽细辛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9,59,66,64,62种成分,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6.67%,97.13%,97.74%,97.09%,97.54%。在被鉴定的成分中有33种成分是5个产地栽培辽细辛挥发油所共有的,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结论:不同产地栽培辽细辛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别,活性成分的积累与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安徽亳州、新疆霍城县莫乎尔牧场和新疆农四师六十三团3个不同产地丹参的质量。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3个不同产地丹参的水分、水醇浸出物、丹参酮及丹酚酸含量等项目。结果:水分:六十三团(8.7%)=莫乎尔牧场(8.7%)亳州(8.2%);水浸出物:六十三团(51.9%)亳州(48.8%)莫乎尔牧场(44.7%);醇浸出物:亳州(21.5%)六十三团(16.3%)莫乎尔牧场(16.2%);丹参酮含量:莫乎尔牧场(0.37%)六十三团(0.13%)亳州(0.06%);丹酚酸含量:莫乎尔牧场(7.20%)六十三团(4.71%)亳州(3.23%)。结论:3个不同产地丹参的水分、水醇浸出物、丹酚酸含量等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要求,而丹参酮含量只有莫乎尔牧场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47份不同来源、不同表型正品细辛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评价正品细辛样品的质量,揭示有效成分形成与遗传和地域的关系,为细辛优良品种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冷凝回流法提取挥发油、乙醇热浸法提取醇溶性浸出物,HPLC法测定细辛脂素含量、气质联用(GC-MS)分析挥发油组分,组间联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47份细辛样品挥发油量0.81%~3.32%。有5份样品挥发油量超过3.0%。醇溶性浸出物量为9.87%~29.40%,含量超过20%的样品占总数的63.8%。细辛脂素质量分数为0.118%~0.424%,有26份样品细辛脂素质量分数超过0.25%;47份细辛挥发油可分离出的化合物种类48~77种,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基于有效成分的聚类分析将不同来源地、不同表型的细辛分为10类,聚类方式基本是按照来源地为基础进行聚类,同一来源地的汉城细辛和北细辛聚在一类中。结论在同一栽培环境和条件下,不同来源地、不同植物学表型的样品个体间有效成分含量间存在差异,新品种选育时可依照植物表型选择优良育种材料。大部分样品聚类与来源地域有关而与植物表型以及植物学分类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辽细辛中马兜铃酸A、细辛脂素以及甲基丁香酚的含量为指标,对不同年限及不同干燥方法的辽细辛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评价,确定最佳采收年限和干燥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二年至六年的辽细辛及微波、红外、冻干等不同干燥方法中马兜铃酸、细辛脂素和甲基丁香酚的含量。结果:在不同年限干燥品中六年生辽细辛有效成分最佳,但与5年生相差不大。而在使用冷冻干燥方法时,辽细辛的有效成分含量整体较高,其中细辛脂素为0. 661 mg·g~(-1),甲基丁香酚为1. 349 mg·g~(-1)。结论:综合考虑细辛的最佳采收年限应该为五年,干燥方法除了冷冻干燥处理比较好也可以采用50℃低温干燥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白及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产地的白及(Bleltilla striata)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尽管引种于同一生态环境,栽培管理措施一致,但仍表现出其固有的遗传特性。峨眉白及质优产高,明显优于其他白及,是值得推广的良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各地区生姜中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16个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提取率不同,四川产的生姜挥发油提取率偏高,山东产的生姜挥发油提取率偏低;各地区生姜挥发油的成分种类相近,差异在于各成分间的含量不同;各地区生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占比同样存在差异;多个地区生姜挥发油有其特殊的化合物。结论: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辽细辛的规范化种植是提高辽细辛质量的有效途径,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该文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初步制定了辽细辛GAP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可为规范辽细辛栽培生产环节和保证其生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北细辛产量和质量差异,为北细辛采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4/5/6/7年生)北细辛产量,采用HPLC法和GC-MS法测定5年生、6年生和7年生北细辛根中马兜铃酸Ⅰ、细辛脂素含量,挥发油及其组分的含量.结果:北细辛产量和挥发油含量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挥发油含量均符合...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HPLC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等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同时收集不同批次五味子的百粒重,颜色,五味子果肉含量以及经纬度等参数,分别使用SIMCA-P软件和SPSS软件对24批五味子药材进行PLS-DA分析以及相关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实验发现根据这13个参数指标能够将3个不同产地的五味子有效区分,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含量随着经度、纬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该结论为五味子道地性的研究以及传统经验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柴胡药材质量。方法:随机购置不同产地柴胡,测定根及残茎质量。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柴胡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热浸法、灰分测定法分别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柴胡品质相差很大,同一产地选装货与统装货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以江苏通安统装货质量最好,其根长、根粗、单株重、残茎所占总长比例、总皂苷、总黄酮、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分别为14.60 cm/株、0.59cm/株、5.14 g/株、36.85%、0.721%、0.615%、12.993%、4.890%。结论:供试的不同产地商品柴胡中,以江苏通安统装货柴胡药材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广藿香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藿香是广东省重要的特产药材,也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中药材GAP生产与研究的重点药材之一,为配合我所南药研究室开展的“广藿香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客观评价广藿香药材质量,结合2002版《中国药典》标准及学术界同仁的研究成果,作对不同产地的广藿香药材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部分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地黄中梓醇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氯仿-甲醇-水(7:4:0.5)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为显色剂。413nm为扫描波长,测定了不同产地地黄中梓醇的含量。其中以河南温县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高。以山东嘉祥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来源丹参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0%~25%A;8~20 min、25%A;20~25 min、25%~40%A;25~35 min、40%~100%A;35~40 min、100%~10%A;40~45 min、10%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酮IIA分别在0.037 12~0.556 8 mg/mL(r=0.997 1)、0.022 04~1.102 mg/mL(r=0.999 2)、0.277~8.31 mg/mL(r=0.999 9)、0.016 08~0.804 m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72%)、102.4%(RSD=1.05%)、102.9%(RSD=1.67%)、97.9%(RSD=1.42%)。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各指标成分量差别较大;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评价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姜大成  肖井雷 《中药材》2007,30(10):1212-1214
目的:比较东北不同地区产18份哈蟆油样品的一般成分和膨胀度等,为制定哈蟆油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常规方法测定哈蟆油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膨胀度。结果:东北不同地区产的哈蟆油化学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性。结论:初步表明哈蟆油的种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鱼腥草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鱼腥草多糖的含量.方法 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鱼腥草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的鱼腥草中多糖含量为15.73%~ 20.29%.结论 不同产地鱼腥草多糖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Wu YH  Di W  Cui ZJ  Li YF  Liu LS 《中药材》2011,34(4):517-519
目的:对不同产地秦艽的质量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使用性状、显微鉴别方法进行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龙胆苦苷含量测定,利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秦艽的性状、显微特征具有差异,其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湟中种群(K)>环县种群(J)>子午岭种群(H)。结论:对不同地区秦艽药材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有效成分含量和遗传水平的顺序,为保护野生品种、确保引种栽培秦艽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和来源冬凌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冬凌草药材的质量,为冬凌草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中测定法对冬凌草中水溶性浸出物和醚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综合分析评价各冬凌草样品间的差异。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变异类型冬凌草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是造成不同地区冬凌草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醚溶性浸出物对冬凌草质量差异的影响要大于水溶性浸出物;而冬凌草变异类型的质量差异主要是由冬凌草甲素和乙素的含量变化造成的。结论:不同产地和不同变异类型来源的冬凌草在质量上有所不同,应用时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山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山银花药材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分析法。结果:不同产地山银花药材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相差悬殊,从高到低依次为湖南省隆回县>贵州省铜仁县>重庆市秀山县>四川省中江县>广西省桂林市>广东省连县>江西省萍乡市。结论:湖南省隆回县所产山银花药材的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内在质量最佳,湖南省邵阳地区为山银花药材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