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冠脉造影正常(A组,20例)与异常(B组,40例)两组心肌梗死间性别、年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梗死前驱症状、心肌梗死部位、心梗并发症及预后等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A组平均年龄49.7±13.8岁,B组平均年龄62.48±8.73岁,两组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性别比例在两组间无差异.动脉硬化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在A、B两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22.5%、30%∶50%、15%∶22.5%、25%∶70%、75%∶40%(仅后两者P值<0.05).既往心绞痛史及前驱症状史A组均少于B组(10%∶65%,10%∶55%,P均<0.05).梗死部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平均LVEF值A组68.06±13.64%,B组59.39±14.54%(P<0.05).有室壁运动异常者占A组60%,B组87.5%(P<0.05).结论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较年轻的男性,与高脂血症不相关,有显著的大量吸烟史,多无前驱症状,并发症少,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肖庆华  刘艳春  姜静 《当代医学》2013,(13):106-10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原因。方法选自2008年6月-2012年6月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11例,均为10d~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未见明显狭窄和阻塞性病变。结论大量吸烟可能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0例AMI按性别分为女性组100例,男性组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男性组相比较,女性组平均年龄大(P〈0.05);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高脂血症比例、梗死部位、冠脉病变特征、心律失常比例两组无差异(P〉0.05)。女性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比例、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女性AMI患者危险因素多,住院期间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不同年龄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造影的特点,比鞍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别.方法:本文搜集了自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确诊AMI并于发病12小时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病例.分析造影提示的梗塞相关血管病变、其他血管病变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分析短期预后.结果:本研究共有118个病人入选.按年龄共分两组:其中>50岁为第1组,≤50岁为第2缀.其中>50岁占81.4%,余下的年龄≤50岁.冠脉相对正常的病变第2组比第1组更多见,P<0.05,差别显著.以固定狭窄≥50%为标准计算,分析LM、LAD、LCX、RCA 4支主要血管受累情况,第1组平均受累血管(2.3±0.9)支,第2组为(1.9±0.8)支,P<0.05,2组之间差别显著.共死亡6例,均为第1组.结论:本文研究提示AMI年轻病人病变程度轻予相对年长人群,且短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4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照中老年组,从冠状动脉造影,心功能情况,危险因素等三方面来分析青年人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 冠脉造影24例,其中冠状动脉痉挛2例,其余均有冠脉血管的病变,心功能正常18例.心功能不全1~3级6例.结论 吸烟、饮酒是造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诱因.冠脉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并发症少.死亡率较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7.
陈文丽 《中原医刊》2014,(24):102-103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9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依据年龄分为两组。〈45岁青年组31例,〉60岁老年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高危因素及梗死部位。结果老年组心肌梗死部位多样,梗死面积广泛,青年组以前壁梗死多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累及次序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老年组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多合并左主干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706例AMI病人,于心梗12 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或心梗后7~14 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且无冠脉病变者为冠脉正常组(A),再通且有冠脉病变及PTCA成功者为冠脉异常组(B).结果:706例患者中冠脉正常组38例,冠脉异常组668例,前者较后者年龄轻,男性、吸烟等诱因多见;造影时TIMI3级多见;ST段抬高总和于90 min回落大(P<0.05);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较大(P<0.05).结论:AMI冠脉造影正常者相对年龄轻,吸烟诱因多,住院期间心功能和临床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老年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与冠脉造影的性别差异。方法 :将 10 7例大于 60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女性 3 8例 ,男性 69例 ,分析两组的临床与冠脉造影特点。结果 :老年女性平均年龄80 .2± 8.5岁 ,男性平均年龄 71.8± 7.8岁 ;有多个危险因素女性多于男性 (2 5 %VS 8.8%P <0 .0 5 ) ;不典型胸痛女性多于男性 (4 7.4%VS 2 7.5 %P <0 .0 5 ) ;心梗部位均以前壁及下壁多见 ,两者无显著性差别 ;心原性休克女性多于男性 (2 8.6%VS 10 .0 %P <0 .0 5 ) ;冠脉双支病变男性多于女性 (5 4.5 %VS 3 0 .6%P <0 .0 5 ) ;结论 :提示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可能为患病年龄大 ,不典型胸痛、高危因素多 ,并发心原性休克多见 ,而冠脉病变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1):1521-1521,15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岁)53例作为青年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60例为老年组,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劳累、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典型胸痛、单支病变病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结论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冠心病家族史、超重、高血脂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AMI症状典型,多为首次发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为主。应针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加强预防,积极诊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年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 ,对 40岁以下男性 2 7例和绝经前女性 2 4例 ,共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病史、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组危险因素平均 2 .3个 ,按发生率高低分别为 :阳性家族史 1 9例 (79.2 % ) ,高胆固醇血症 1 2例 (5 0 .0 % ) ,高血压 1 0例 (4 1 .7% ) ,糖尿病 8例 (3 3 .3 % ) ,吸烟史 1例 (4 .2 % )。男性组危险因素平均 3 .1个 ,按发生率高低分别为 :吸烟史2 6例 (96.3 % ) ,高胆固醇血症 1 9例 (70 .4% ) ,阳性家族史 1 7例 (63 .0 % ) ,高血压 1 4例 (5 1 .9% ) ,糖尿病 7例(2 5 .9%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男性以单支病变为主 ,共 1 4例 ,占 5 1 .9% ,女性以多支病变为主 ,共 1 4例 ,占5 8.3 %。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年轻男性和绝经前女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多个危险因素是年轻患者共同的特点 ,危险因素中女性以阳性家族史为首 ,男性则以吸烟史为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30岁以下吸毒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司法病区中心收治的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AMI患者。结果:50例患者中48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例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急梗死(NSTEMI);无论男女,随吸毒合并的危险因素的增加,AMI的发生率升高。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分析发现:不同吸毒时间的AMI患者,多为单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三支病变和主干病变,其中血管以左前降支病变为最常见病变,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回旋支。三支及主干病变在吸毒时间<5年患者中未见,随吸毒时间延长,三支及主干病变增加。50例患者中8例吸毒时间<5年为非阻塞性病变,42例进行了经皮再血管化治疗。随访期间有1例在监押场所猝死。2例因心绞痛发作再住院。结论:30岁以下吸毒人群AMI患者多为急性STEMI,以单支、阻塞性病变多见,吸毒时间<5年为非阻塞性病变,前降支为最常见的罪犯血管,吸毒时间越长,合并危险因素越多,AMI的发生率越高。短期预后大部分患者较好。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老年AMI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老年AMI患首发症状胸痛占36.8%,气促占28.9%,腹痛、牙痛占21.4%,无明显症状占2.7%,发病到就诊时间1~17d占21.1%,只有11.8%的患进行溶栓治疗,住院病死率17.1%。结论 老年AMI患发病症状呈多样性,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老年AMI120例与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老年AMI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心肌酶改变均不典型;结论:通过对老年AMI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我院心内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AMI病例507例.依据患者发病时实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324例,对照组(〈60岁)183例。结果:(1)老年组女性AMI发病率高(37.35%比14.76%,P〈0.001);发病前老年组合并高斑压(57.40%比43.17%,P〈0.005)、糖尿病(28.30%比15.30%,P〈0.001).脑卒中(16.98%比4.92%.P〈0.001)、陈旧性心肌梗死(18.21%比7.10%,P〈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58%比1.64%。P〈0.001)、慢性肾功能不全(4.01%比0.55%。P〈0.05)多。有统计学差异。(2)老年组发病时有明显诱因者所占比例低(16.36%比30.60%,P〈0.001)、无痛性心肌梗死所占比例高(20.67%比8.20%,P〈0.001)、就诊时间晚[03.58±3.47)比(6.53±1.68),P〈0.001]、早期接受再灌注治疗的少(37.35%比60.66%.P〈0.001)、接受β-阻滞剂治疗的少(54.94%比85.25%,P〈0.001)。有统计学差异。(3)老年组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28.09%比12.57%,P〈0.001)、心力衰竭(30.56%比10.38%,P〈0.001)、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16,05%比6.01%,P〈0.001)发生率高、病死率高(11.42%比3.28%,P〈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AMI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19例青年心梗患者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分析青年急性心梗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19例青年心梗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PCI治疗,并调查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指标,予以二级预防治疗并随访半年。结果 19例青年急性心梗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2例,吸烟12例(63%),高血压病5例(26%),高血脂3例(16%),糖尿病糖耐量异常2例(11%),肥胖4例(21%),冠心病家族史4例(21%),其中≥3个危险因素4例(21%)。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1例;其中右冠脉病变10例,左前降支病变6例,左回旋支2例。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后发生心衰3例,心血管死亡1例,再次血运重建2例。随访6个月后复查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体重指数及血浆BNP和CRP水平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结论青年心梗患者缺乏缺血预适应及健全侧支循环,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较高但二级预防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各罪犯血管组的临床特点,认识下壁心梗中不同罪犯血管的临床风险。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3年9月间1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右冠状动脉闭塞组(A组)和回旋支闭塞组(B组),右冠状动脉闭塞组中又分为右冠近中段闭塞组(A1组)和右冠远段闭塞组(A2组),比较各组患者之间在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右冠状动脉组(A组)中植入临时起搏器、植入IABP的发生率、住院期间发生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于回旋支闭塞组(B组)。右冠近中段闭塞组(A1组)在再灌注心律失常、植入临时起搏器、植入IABP、住院期间发生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事件上发生率高于右冠远段闭塞组(A2组)。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右冠近中段闭塞导致的临床风险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兰  金静 《医学综述》2008,14(18):2877-287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4组:非老年组(<60岁),低龄老年组(60~69岁),中龄老年组(70~79岁)及高龄老年组(≥80岁),分别对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及其近期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其独特表现:合并症比率高;常规和溶栓治疗的比率高;并发症多而危重;病死率高。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生概率增加;高龄老年组应用常规治疗、溶栓治疗的比率显著增高;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不典型,病情越危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刘杨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689-690
目的分析年青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选择宿州市立医院2003—2008年21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资料对临床表现、确诊方法、误诊情况、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分别误诊为急性胃炎、急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神经症、颈椎病等。结论年青人急性心梗发生率逐渐增加,对此病认识不足、症状不典型、加之心电图和生化检查的局限性增加误诊。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