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胃脘痛 ,多因郁怒伤肝 ,肝气横逆犯胃 ,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所致。病因不同 ,体质各异 ,证有虚实。因此辨证用膳是辅佐治疗不可缺如的重要治疗方法。笔者略议辨证施膳 ,不当之处 ,希求指正。1 散寒止痛  证见胃痛暴作 ,疼痛剧烈 ,恶寒喜暖 ,得热痛减 ,口不渴 ,喜热饮 ,苔薄白 ,脉弦紧。可选用良姜粥 :高良姜 1 5 g为末 ,陈皮 2 g ,粳米 1 0 0 g ,用水2 0 0 0ml。先煎高良姜、陈皮煮汁 ,去渣下米煮粥。空腹食用。2 消食导滞  证见胃脘胀满 ,疼痛拒按 ,嗳腐吞酸 ,或呕吐不消化食物 ,吐食或矢气后痛减 ,大便不爽 ,苔厚腻 ,脉滑。该…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证,笔者将近几年的临床资料中的142例以胃脘痛为主证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作一分析,并就有关证治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42例患者中,男87例,女55例;年龄以30~59岁者居多;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到40余年。多数病例...  相似文献   

3.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性证候 ,也是针灸疗法疗效显著的适应症之一。临床表现是以上腹部疼痛为主 ,常兼见有嗳气、吞酸和腹满。胃脘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症及胃神经官能症。针灸治疗胃脘痛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一定要除外心绞痛、肝胆胰腺急症及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临床上胃脘痛的表现是多样的、复杂的 ,从中医理论分析 ,胃脘痛不能把胃孤立起来看 ,因胃与脾有表里脏腑的关系 ,肝对脾胃又具有疏泄作用 ,故胃脘痛与肝脾有密切关系。无论饮食不节、七情内伤或先天不足、中阳素虚感受六淫…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风疹是由风热毒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风疹是由风热毒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96年2月~1998年2月对76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临床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9例,女37例;年龄24~72岁;病程05~15年。胃脘痛的诊断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其中寒邪犯胃型22例,食滞胃肠型13例,肝胃气滞型17例,瘀阻胃络型9例,胃阴亏虚型7例,脾胃虚寒型8例。2 辨证施护21 寒邪犯胃型 胃痛暴作,呕吐清水痰涎,畏寒喜暖,得温痛减,口不渴,苔薄白,脉弦紧。施护措施:本型多为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性收引,气机阻滞而痛。故护理上应注意防寒、保暖。胃脘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辨证施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6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部分文献分析,认为糖尿病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是气虚、阴虚;标实重在热、瘀、痰、湿。辨证以气阴两虚、气阴两虚兼血瘀、肾阴虚、阴阳两虚、阴虚燥热为主要证型。用药主要为补阴、补气、活血祛瘀、清热凉血、清热泻火、收涩、辛凉解表9大类。并对本病的深入研究作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辨证施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各种诱发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阴阳所偏 ,引动或加剧痰瘀宿疾作祟 ,致使脑窍脉络痹阻、血流不畅、清阳被遏、脑失所养为偏头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依据除宿疾、祛邪气、通脑窍 ,调脏腑、益气血、平阴阳的原则 ,分为风寒侵袭、脉络瘀阻 ,情志过极、气滞血瘀 ,饮食所伤、痰浊中阻 ,气血阴亏、脑窍失养四型辨证施治 ,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9.
季新芳 《河北中医》2000,22(6):476-476
胃脘痛泛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又名心痛、心下痞痛。发病率较高,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情志抑郁、饥饱劳倦失宜、脾胃虚寒所致。中医护理有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2个特点。笔者着重从此病的辨证施护方面阐述如下。1 观察病情和一般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除发热、痛剧或合并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外,一般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使生活、饮食有一定规律;安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避免过度劳累、忧思恼怒、恐惧悲观对病情的影响。2 辨证施护2.1 寒邪客胃型 症见胃痛暴作,疼痛较剧,恶…  相似文献   

10.
胃脘痛,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做好胃脘痛的辨证施护,是治疗取得显效的关键。护理内容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病情变化 认真观察起病之急缓,疼痛之性质,伴随症状及舌苔、脉象、血压等变化,是准确判断病情,决定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治与施护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与施护,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差异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施治与施护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与常规的西药治疗相比,具有靶向性强,经济价值高,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胃痛是指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又称胃脘痛。笔者10多年来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各型胃脘痛患者60例,收效甚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痰、喘为主要临床症状。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范畴。治疗上分急性加重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三期,根据各期不同病机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医理论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了辨证施治,探讨了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指出钩形胃、瀑布形胃、牛角形胃、低张形胃以及胃粘膜皱壁变化,在胃脘痛辨证施治时均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及其证候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进一步探讨,强调在糖尿病前期运用中医理论,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及养生保健方法早期干预早期防治.在CNKI数据库分别先后输入主题词“脾瘅”、“糖尿病前期”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从2002年-2012年,检索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在检索结果中去除流行病学调查、会议报告、西医相关实验研究等.输入主题词“脾瘅”检索到15篇相关文献,输入主题词“糖尿病前期”检索到16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符合条件的剩余相关文献共45篇.纵观中医发展史,历代医家多重消渴轻脾瘴,对脾瘅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及整体辨治规律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因此,从中医脾瘅角度认识糖尿病前期,为从源头上防治糖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突出“治未病”思想,提高中医药疗效,彰显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7.
痰和饮都是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 ,两者虽然并称但有所不同。水液病理产物中 ,质地稠厚的叫痰 ,清稀的叫饮。痰不单指呼吸道分泌物由咳嗽咯吐出来的有形之痰 ,而泛指痰饮引起的一类病证 ,如 :瘰疠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而未排出的痰液 ,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的痰称为“无形之痰”,它的形成古人云“积水成饮 ,饮凝成痰”。傅青认为 :“古人所立治痰之法 ,皆是治痰之标 ,而不能治其本也 ,如二陈汤 ,上中下久暂之痰皆治之 ,而其实无实效也。”1 按发病规律将痰分类1.1 初病之痰 :即伤风咳嗽 ,吐痰是也。方用陈皮、半夏、花粉、…  相似文献   

18.
陈寅琴  任月香  崔志兰 《光明中医》2007,22(11):I0001-I0001
目的:探讨中医对带状疱疹进行辨证施治的实践经验;方法:使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分治;结果:经临床病例辨证分治而获取疗效;结论:带状疱疹的辨证施治疗效甚好.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是常见消化道疾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胃脘痛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历代文献中所谓心痛心下痞痛多指胃脘痛。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中医  相似文献   

20.
胃脘痛也称胃痛 ,常伴有暖气、泛酸、呕吐等病症。常见病因是饮食不调 ,肝气犯胃 ,情志不遂 ,脾胃虚弱及外邪犯胃等致病因素 ,病程较长 ,治疗效果缓慢 ,为了提高疗效 ,笔者自 1998年~ 2 0 0 0年对 60例胃脘痛病人进行中医辨证施护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9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0例其中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1~ 67岁 ,平均 4 4岁 ;病程1~ 10年。浅表性胃炎 36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 4例。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68岁 ,平均 4 8岁 ;病程 1~ 8年 ,浅表性胃炎 2 2例 ;胃及十二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