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红秋 《新中医》2005,37(3):76-7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老年带状疱疹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近年来,笔者以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给予逍遥散加味口服。结果:痊愈20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予逍遥散加味口服。结果:痊愈20例,好转84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发病,多遗留神经痛而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笔者据其病机,治以益气活血,解毒通络,方以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该病36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85岁;发病1~4天9例,5~9天15例,10~14天以上8例。本组患者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所采集,经治疗后带状皮疹全部消退,但患处疼痛不已,有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比较顽固难治 ,常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在1 998~ 2 0 0 1年间 ,采用自拟方益气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 1例均为门诊病人 ,均有明确的带状疱疹病史 ,男 1 4例 ,女 7例 ;年龄 2 9~ 81岁 ,平均 63岁 ;病程 3个月~ 7年 ,平均 1 5个月 ;病位在头面部 5例 ,腰胁部 1 1例 ,上肢 2例 ,下肢 3例。治疗方法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汤 :黄芪 30~ 60 g,当归1 5 g,白芍 1 5 g,桃仁 1 0 g,红花 1 0 g,鸡血藤 30 g,制乳香 6~ 1 0 g,制没药 6~ 1 0 g,香附 1…  相似文献   

7.
8.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近年来的医学文献中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两方面加以综述分析 ,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因热毒伤损阴血 ,经络失养 ;或余邪未尽 ,痹阻经络 ,造成本已气血虚弱者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各地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已的观点和方法 ,如解毒清热 ,活血化瘀 ;疏肝理气 ,重镇止痛 ;活血化瘀通络 ;益阴活血 ;益气养血 ,通络止痛等。不论是内治法 ,还是外治法 ,都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才取得明显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 9年~ 1999年 ,我们运用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 4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 4例中 ,男 19例 ,女 15例 ;年龄 17岁 1例 ,2 0~ 3 0岁 2例 ,3 0~ 40岁 4例 ,40~ 5 0岁 8例 ,5 0~ 60岁 11例 ,60~ 72岁 8例。全部病例均为身体一侧胸肋部或腰肋部患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 1月余 ,在原皮损侧仍有明显的皮肤刺痛或灼痛等后遗神经痛症状 ,其病程 2~ 6个月 18例 ,6个月~ 1年 14例 ,1年以上 2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生地、枸杞、白芍各 15g ,沙参、麦冬、丹参、蚤休、延胡索、佛手各 12g ,当归、川楝子各 10g ,…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疼痛分3种类型:持续性烧灼痛、阵发性刺激痛、针刺样痛。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日及几个月不等,极少数有1~2a。由于疼痛的剧烈性及顽固性,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常常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笔者现将近几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透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均来自2004-01—2006-12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疱疹病变部位在胸部或腰部,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61例,年龄分布于40~72岁之间,病程在6~13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国际慢性疼痛综合征疼痛分类协会的标准^[2]确定。中医辨证分型属瘀血阻络型^[1]。  相似文献   

12.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称"缠腰火丹",俗称"蛇丹"、"蜘蛛疮"。本病常突然发生,初期表现为红斑和簇集的水疱,沿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局部灼痛、刺痛[1]。疼痛常在皮肤损害前数日先期出现,有时在皮肤病变愈合后尚持续数周  相似文献   

13.
全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全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按其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全蝎粉2g,早晚各服1次治疗。对照组给予消炎痛25ml,3次/d;维生素B1,20mg,3次/d,均口服;肌注维生素B12500μg,1次/d。两组均在30d后评定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1%,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率48%,总有效率7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蝎具有剔解毒邪,通络止痛作用,能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4.
解毒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蔚 《四川中医》2002,20(1):66-66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则,采用《医林改错》解毒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0例,总有效率97.5%。  相似文献   

15.
消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咏梅 《陕西中医》2005,26(8):792-793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理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消痛汤(生地、枸杞、沙参、麦冬、丹参、延胡索、当归、川楝子等)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结果:总有效率96.8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滋阴清热,理气化瘀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5%,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2001年1月~2003年10月,运用药物围刺注射加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获愈良多,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根据第4版《皮肤病学》教材:患者有带状疱疹病史,皮损经治疗消失4周后,仍遗留有原疱疹分布区域的针刺、烧灼样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上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4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口服止痛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元胡止痛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但实验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9.
张娟 《中医临床研究》2013,(2):64-64,66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配伍治疗,随证加减。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0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族祥  张秋生 《中医杂志》2002,43(10):765-76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西医对此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1996年以来,我们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8例均为皮肤科门诊或住院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男49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