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些年来,在对中医工作方面的问题,每同全国中医药界的几位老同志会面时,大家均深感忧虑。现仅就中医工作的五个问题和八个关系,聊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王雁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49-750
祁宝玉教授行医近50载,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下自成一派.简要介绍祁老的主要学术经验,基本概括治学格言、中西医的结合运用、眼科用药的特点、方剂的选用、医患关系的融洽和临床教学的倾囊相授.  相似文献   

3.
王雁  周剑指导 《北京中医》2010,(10):749-750
祁宝玉教授行医近50载,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下自成一派。简要介绍祁老的主要学术经验,基本概括治学格言、中西医的结合运用、眼科用药的特点、方剂的选用、医患关系的融洽和临床教学的倾囊相授。  相似文献   

4.
王雁 《北京中医药》2012,31(4):280-281
祁宝玉教授行医50载,形成了注重整体兼顾脾胃、辨证辨病互参的理论基础,对小儿霰粒肿的治疗自成一派,认为小儿罹患霰粒肿系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生所致,故提倡以消食导滞、化痰散结为大法,自拟小儿散霰通用方,经临床辨证加减后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5.
潘鈜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2):1259-1262
文章论述了中医药学遗产的学习、继承与发扬的关系,主张目前应以学习为主,并提出发扬中医药遗产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开展学术争鸣,按照中医药理论体系,采用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名师带徒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廉海红 《河北中医》2009,31(6):806-807
祁宝玉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顾问,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眼科研究课题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专家,《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委。祁教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曾先后师从于中医眼科名家唐亮臣、韦文贵、唐由之门下,深得诸老师之教诲和器重,对诊治多种眼科疑难重症,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祁宝玉教授治疗葡萄膜炎的经验,针对风湿夹热的病机特点,祁老临床上在适当适时配伍西药的基础上,应用古方抑阳酒连散加减治疗葡萄膜炎急性发作以及预防复发,若病至慢性期,又常补益脾肾,辨证用药。文后附有验案二例,以示圆机活法,不一而拘。  相似文献   

8.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古而有之,历年来是中医学论治疾病的有效途径。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代眼科医家对外障眼病认识较多,侧重于辨病论治。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眼科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模式。祁宝玉教授指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眼病的诊断、治疗、调摄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思维的互相启发中,应用时需根据实际病情有所侧重,方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阐述了眼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的历史发展,并总结了名老中医祁宝玉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在眼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学是东方文化的遗产和瑰宝,在与人类共同存续的几千年中,中医药学以其独有的贡献,在全球受到日益关注。随着现代科学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药学既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要面对愈来愈多的严峻挑战。中医药学为何仍能屹立在东方大地,显示出它的突出优势,则完全体现在临床疗效上。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这一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培养出大批名医,逐步解决世界上医药方面的诸多难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对中医理论应继承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提出应该从中医理论中继承什么,认为不仅仅要继承理论内容,更重要的是找出背后所蕴藏着的经验、事实或规律,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中医理论特定的思维方法,强调中医理论的思维应该是继承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如何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1.
张琪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张琪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并附验案举讧。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当前报道中药治疗肿瘤的各类成方、验方、自拟方等种类繁多,且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常常以用药频次为基础,该类方法适用于发现显性经验,难以有创新性发现与认识。该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 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治疗肿瘤方剂的组方规律。筛选出11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5个、新处方13个。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实现对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3.
王济  赵永烈  王琦 《天津中医药》2020,37(3):255-258
慢性疼痛涉及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新兴学科,其体质分类、体病相关思想以及"辨体论治"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文章探讨了以中医体质学思想指导疼痛性疾病诊疗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辨治疼痛性疾病时要考虑患者体质因素。所施方药不仅要符合病证特点,也要针对患者体质类型。并列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偏头痛、过敏性头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名老中医韩冰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韩冰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236个处方进行分析,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新处方8个。[结论]韩冰教授治疗月经过少多用补虚、活血、清热、理气之品。  相似文献   

15.
介绍张琪教授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脑病、桥本氏病(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经验,并附验案举证。  相似文献   

16.
赵艳青  滕晶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6):1203-1206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胁痛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胁痛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0,构建中医药治疗胁痛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证型分布、组方规律、新方分析。通过对治疗胁痛的192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5首。研究表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治疗胁痛的方剂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健脾化痰为主,药性多偏于温凉,药味苦甘,体现了胁痛"分清虚实、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姚新生 《中草药》2021,52(17):5115-5119
中国传统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制剂是传统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中药复方制剂立足"整体观",体现了多靶点、多环节、整体调节恢复平衡的治疗理念,在多因素复杂性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推进中药复方药物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对于人类有效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亦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国际传统药物发展的经验,从药物评价体系、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传统医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工业科技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五"以来,我国中成药工业科技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作者从政策、科技发展、中药产业、平台建设等几方面进行回顾,展示了10多年来中成药工业科技不断创新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当前中成药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应策略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通过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及深度研发提供参考,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搜集CNKI中关于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所载处方,完成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录入,建立中医药治疗心悸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所录药物使用频次及其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分布进行分析,明确核心用药及其应用特点,分析其处方规则及用药经验。整理出治疗心悸的545首方剂,涉及247味中药,通过分析,发现心悸处方中药物多为温热药性,心、脾二经所占药物比重较大,说明治疗以养心、健脾为主;发现用药频次居前的11味中药与常用药对用药模式中的高频药物完全一致,故认为这11味药即为核心用药;发现处方中核心用药组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并演化出9首治疗心悸的新处方。客观呈现了心悸的处方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反胃因其症状的特殊性,食谷不化,定时反出,而与呃逆、呕吐不同。在临床上常见而又易混淆,治疗上各个医家各有不同。而西医药亦未见高效、无反复的良好治疗方法。该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和总结历代中医治疗反胃处方的用药规律,以期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总结出治疗反胃的基本规律。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反胃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最终确定了处方的药物频次,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发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9个,挖掘出10组核心组合与10首新处方,发现了反胃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寒,胃失和降。历代医家治疗反胃处方用药以温中健脾,降逆和胃为主,主要治以生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适当配以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之品,并且依据反胃所形成的不同伴随证候痰、瘀、阴虚等,对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