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在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术前做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术后早期指导实施功能训练,并进行出院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均能完成锻炼计划,术后16—25d(平均18d)出院,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3.8%。结论:内固定联合早期康复疗法可促进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42岁;胫腓骨远端骨折14例,近端11例;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4天.  相似文献   

3.
胫骨远端软组织薄弱,骨折部的皮肤及软组织条件差,传统的切开手术易加重损伤,引起皮肤软组织坏死,进而出现骨钢板外露,严重者导致骨髓炎发生,影响骨折的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和固定器材对骨折的预后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近2年期间在经皮微创钢板植入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  相似文献   

4.
胫骨远端骨折临床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有多种,但疗效不一。笔者自2007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36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往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坚强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虽能够矫正下肢力线,允许早期活动,但常需较多的剥离软组织,加上对骨折局部生物学环境的破坏,较易发生感染、切口皮肤坏死、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目前微创生物学接骨成为该类骨折治疗的方向,其能够在骨折解剖复位与保护软组织活力之间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我们于2003年2月~2006年8月采用AO胫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 Compression Plate,LCP)经皮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胫骨远近端骨折多系由高能量外力所致,容易合并软组织损伤。传统手术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切口大,局部血循易受损,加上软组织条件问题,多需要延期术治疗,增加了骨折不愈合、迟缓愈合及切口不愈合、感染的机率。我科自2008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解剖型钢板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30例,符合现代中西医结合微创生物学固定理念,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LISS接骨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17例住院胫骨近端粉碎骨折应用LISS接骨板治疗患者的资料。结果随访7~19个月,16例骨折均在6个月内愈合,1例Ⅱ期植骨第6个月愈合。结论LISS接骨板对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因胫骨骨折行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观察手术疗效.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随访术后一年时间,疗效优52例,良7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8.3%.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可早日恢复日常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2012年4月,利用石膏、跟骨牵引(闭合性骨折),或外固定架(开放性骨折)行骨折临时固定,局部伤恢复后,再行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42例,疗效及关节功能结果评定分为优,良,可,差。结果:本组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8个月~1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4~12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1]:优20例,良15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3.3%。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2005年5月,笔者运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桥接接骨板[1]内固定治疗胫骨中段爆裂骨折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杰  田纪涛  韩崇涛  阎晓霞 《河南中医》2020,40(7):1070-1073
目的:观察愈伤接骨汤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fixation,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结合MIPPO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采用愈伤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愈合率为80.05%,治疗组愈合率为94.44%,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伤接骨汤联合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可以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骨...  相似文献   

12.
杨丽霞  周贤刚  钟渠  杨闯 《河南中医》2016,(6):1089-109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重度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4年9月本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重度肌筋膜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康复理疗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2.73%,对照组痊愈率为49.0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重度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饮食、认知、生活起居等常规护理及常规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疗效。方法选我院急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早期介入中医康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施行早期中医传统治疗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芬芳 《新中医》2012,(6):147-14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6疗程。治疗前后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法对吞咽障碍恢复情况进行评价,6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才藤氏吞咽障碍疗效评价结果较治疗前提高(P〈0.01),并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评价微创经皮RTS脊柱内固定系统结合经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8例,均采用微创经皮RTS脊柱内固定系统结合经伤椎植骨术,评价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结果:28例均顺利完手术,无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手术时间55~85(76.3±13.0)min,失血量42~66(55.1±10.6)mL,植骨量2~6(3.8±0.7)g;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10~36(16.4±11.2)个月随访。术后10个月,患者的VAS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微创经皮RTS脊柱内固定系统结合经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在微创技术下实现骨折复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结合了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的优点,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针刺拮抗肌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简单随机法,将10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传统针刺联合常规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康复期联合拮抗肌针刺进行干预。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患侧痉挛状态(用改良Ashworth的量表评分,MAS)、肢体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MAS评分和肌力结果分别为(1.58±0.6)分和(372.7±21.6)N,均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测定结果(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82.8±10.6)分和(83.7±5.6)分,优于对照组评分结果(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对患侧痉挛肢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通过神经反复刺激,改善患肢肌张,提高运动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罗从刚  黄洪 《新中医》2011,(8):28-30
目的:探讨气血经络理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I】盏床治疗和常规的预防性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在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的早期康复治疗(小脑顶核刺激术、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运动疗法)。2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并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2组治疗后GC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GCS、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伤残率为25%(5/20),对照组为75%(15/2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较对照组好。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络理论指导下早期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结合肛门微创手术治疗混合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136例混合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70例)采用穴位强化埋线疗法结合肛门微创手术,对照组(66例)采用普通穴位埋线结合肛门手术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症状积分、标志物残留情况,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在治疗后1、3、12个月临床治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72小时标志物残留情况(1个月、6个月、12个月)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结论:穴位强化埋线法结合肛门微创手术依据相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操作手段,能明显改善便秘的临床症状,促进肠蠕动,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中医外治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脑活血汤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术后1-2 d,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恶化即可进行维持正常颅压、营养脑神经、高压氧、肢体功能训练、言语康复训练、心理指导等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脑活血汤,1剂/d,水煎2次混合后共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在治疗3月后统计疗效。结果:①两组FMA评分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脑活血汤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