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外合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树中教授从事针灸治疗疑难病研究20 a余,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运用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疑难病症,临床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高老师从内外两方面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简介如下。1病属肠澼,谨查病机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症状历代医家均有论述。早在《内经》时代就有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篇》:“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食饮不节,起…  相似文献   

2.
劳风病辨析     
“劳风”出自《素问·评热病论》第三十七篇,原文曰:“劳风为病何如?歧伯曰:劳风病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该段对劳风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预后均作了较  相似文献   

3.
戴美友 《中医杂志》2005,46(6):477-477
"细辛不过钱"一说可追溯到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其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则死".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沿用其说,谓:"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则死,虽死无伤".直到现在,大多数医生仍奉之为圭臬,致使细辛的运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所谓胃气,不仅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同司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的过程,以养五脏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共为后天之本,故胃气可认为是"脾胃之气".<内经>最早提出了"胃气"学说,<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壮,五脏之腑皆壮",<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禀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论点,是从生理上说明了"胃气"是维持人的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等论点,则是从病理上强调了"胃气"在疾病发生与转归过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素问·六元正气大论》“帝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歧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歧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这段经文是黄帝问歧伯,妇女怀孕后有了疾病能否服用毒性药物治疗?歧伯回答说:因为她有了这种病,用对症药物治疗,对孕妇本人和胎儿均无害。黄  相似文献   

6.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自古至今,历代医家著书立说,行之临床,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之"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1]等.  相似文献   

7.
"热因热用"是临床治疗内真寒而外假热的方法,属反治法之一.反治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何谓逆从? 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 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后被历代医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达到日臻成熟的境界.今采用"热因热用"辛温通络法治火疳案,疗效显著,特采撷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景岳全书·杂证论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护胃,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如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经有上损及胃,下损及中皆在难治之例.  相似文献   

9.
从痰瘀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源流概说 冠心病应归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类似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谓:"心病者,胸中痛,胁支痛,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描述的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冠心病颇为相似.对其病机,<灵枢·经脉>篇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说明古人已认识到本病与心气不足、血瘀有关.<金匮要略>则列"胸痹心痛"专篇,并提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指出应用具有通阳宣痹、活血化瘀、化痰作用的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等治疗.之后从元代罗天益至近代冉雪峰等医家,分别提出用失笑散、小陷胸汤合活血通利之剂以治疗胸痹.现代张问渠、李从义、周约伯也从痰、瘀方面对冠心病加以研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上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痰瘀与冠心病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何谓血室,历代医家各有己见.有谓冲脉者,如王冰曰:"冲为血海."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据此论述:"血室,荣血停止之所,经脉集会之处,即冲脉,所谓血海是也."有以肝脏立论的,因仲景在热入血室的相关条文中有论及"胸胁下满",治疗可针刺期门穴或用小柴胡汤,这些均与肝胆有关,据此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曰:"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而更多学者认为血室即子宫,如张介宾<景岳全书>指出:"子户即子宫也,俗名子肠,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曰血室."  相似文献   

11.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说:“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歧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歧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按:此两节文中“乳子”之义,杨上善、王冰、马莳等均未释;吴崑、张介宾、黄坤载、高世拭等释之为“婴儿”,如吴崑注:“乳子,乳下婴孩也”,张介宾注:“乳子,婴儿也”,黄坤载注:“病、脉相反,此非婴儿所宜”,高世拭注:“乳子秉质未充,借后天乳食以生”,等等。然据《释名·释长幼》所谓“人始生日婴儿。胸前曰婴,抱之婴前乳养之也”之文,则婴儿为人之始生  相似文献   

12.
浅析"筋脉横解,肠游为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痔,<广雅释古>谓之"病也".<说文解字>谓之"后病也".中医"痔"与"峙"同义,即高突之状.笔者认为古代文献中"痔"的概念当有以下含义.  相似文献   

13.
"肾主水"是中医肾藏象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对其阐述自<内经>开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认为,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输布排泄功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指出,"静而不走"之阴水,是肾所藏之"精","乃肾之体";"动而不居"之阳水,是肾下输膀胱之"溺","乃肾之用".肾主水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肾脏的温煦化水、司开合和肾在液为唾[1].  相似文献   

14.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书中云:"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1].就该篇所论,"藏象"的研究内容,见表1.  相似文献   

15.
中医眼科之“治未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1]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 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谓:"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土不受邪,即勿补之".<温热论>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可见"治未病"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灵枢·经脉>:"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邪气内袭,流于经络脏腑,其络脉必暴然而起.<内经>把此称作"盛络"或曰"结上甚血者".其状如<灵枢·血络论>所载:"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笔者用刺"盛络"之法于针灸临床,现介绍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原文是:"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殒,损伤的意思,指有病邪存在,虽使用峻烈药物,是不会伤害母体,亦不会伤害胎儿的;妇女妊娠时期,在用药上有许多禁忌,在治法上也有禁汗、禁吐、禁下、禁利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素问·气厥论>论述了脏腑间的寒热相移问题,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相似文献   

19.
论虚必涉及实.虚实概念最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搏,可呈现出亢盛有余的实证;相反,正气虚衰,邪势方张,正不胜邪,可呈现出衰弱不足的虚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明确地提出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更谆谆告诫曰:"无实无虚".<难经>演<灵枢>之义,始明确提出了"实实虚虚"之戒,<难经·十二难>中说:"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医生在临床上用药如用兵,如识药善用,一鼓而战,自可邪却病退;但正如清代凌奂<本草害利>所言:"凡药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1].若遇颟顸懵懂之流,临证不辨虚实,自始至终抓住几个所谓的"灵丹妙药"不放,则会犯使实者更实、虚者更虚的错误,招致祸害.<顾氏医镜>云:"实而误补,固必增邪,犹可解救;虚而误攻,正气忽去,莫可挽回".中医强调以正气为本,但临床上却多可见到辨证不明虚实,用药枉施攻伐的情况,故尤当以"虚虚"为戒.  相似文献   

20.
《素问》词义举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渴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句中"肠中痛"的"痛"为衍文,当删.<太素·邪客>无此"痛"字.然其"瘅热焦渴"之义,大多释为"舌干口渴".如张琦注:"惟闭不通属热,外症必焦渴也."把"焦渴"释为"外症",指"舌干口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