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脾脏树突细胞(DCs)中MARCH1和MHC-Ⅱ类分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探讨MARCH1对MHC-Ⅱ类分子的泛素化调控作用.方法 11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1、3、5、7、10d组和正常对照组,前5个实验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法复制MODS模型(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不做特殊处理.使用磁珠和Mini MACS分选磁场分离出小鼠脾脏DCs,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 Time PCR 检测脾脏DCs中MARCH1和MHC-Ⅱ类分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并观察其变化规律与病程的关系.结果 脾脏DCs中MHC-Ⅱ类分子蛋白的表达在MODS 1d时即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P<0.05),而后逐渐下降,至10d时达到最低(P<0.05).MHC-Ⅱ类分子mRNA的表达在整个病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MARCH1蛋白表达在MODS 1d时即显著降低(P<0.05),后开始回升,至7d时达到较高水平,而在10d时又再次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MARCH1 mRNA表达的变化与蛋白表达变化规律一致.结论 在MODS病程中,MHC-Ⅱ类分子和MARCH1蛋白表达变化的趋势相反,MARCH1可能通过泛素化MHC-Ⅱ类分子来调控其表达水平,进而调控DCs的成熟状态及启动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体内扩增肺间质树突细胞(DCs)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8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Flt3L对照组、MODS模型组和Flt3L治疗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模型,Flt3L治疗于MODS模型复制后24h开始连续9d每天皮下注射(10μg/次)。观察各组动物病死率。12d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肺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s亚群数量百分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血糖、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和Flt3L对照组无死亡发生;Flt3L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MODS模型组(P<0.05)。Flt3L对照组肺髓系CD11c+CD11b+、类浆系CD11c+CD45R/B220+和CD11c+I-Ad+DCs亚群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MODS模型组(P<0.05),且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MODS模型组(P<0.05),而Flt3L治疗组三个DCs亚群比例较MODS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Flt3L对照组比较,MODS模型组血清ALT、AST、脂肪酶、淀粉酶和肌酐水平明显升高,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与MODS模型组比较,Flt3L治疗组血清ALT、AST和肌酐水平明显下降,血糖水平明显上升(P<0.05),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Flt3L可通过刺激肺DCs从而明显减轻MODS模型肺组织损伤,改善脏器功能,降低实验动物的病死率,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小鼠肺IL-10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免疫紊乱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法建立小鼠MODS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与致伤后3-6h、12-48h、120-168h和240-288h组(实验组)。采用RT-PCR检测肺组织中CCR7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标记检测肺趋化因子受体CCR7与IL-10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HC-Ⅱ阳性的单个核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6h组肺内IL-10标记阳性细胞数和CCR7水平升高,外周血MHC-Ⅱ阳性的单个核细胞数量减少。12-48h组肺IL-10标记阳性细胞数和CCR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MHC-Ⅱ阳性的单个核细胞减少。240-288h组IL-10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著,CCR7表达水平较12-48h组明显下降,外周血MHC-Ⅱ阳性的单个核细胞数下降至最低点。结论MODS发生时,肺IL-10表达水平的升高一方面可以抑制由树突状细胞诱导的过度免疫损伤;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表达CCR7和降低外周血MHC-Ⅱ阳性的抗原提呈细胞数量最终诱导免疫麻痹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肢体爆炸伤后继发性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大鼠肢体爆炸伤后继发性肺损伤的作用,探讨H2S在肢体爆炸伤后继发性肺损伤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大鼠肢体爆炸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n=8/组):正常对照组(Ⅰ)、单纯致伤组(Ⅱ)和致伤 外源性H2S组(Ⅲ);伤后6小时取标本.测定血浆和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观察肺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致伤后6小时大鼠血浆和肺组织TNF-α、IL-6、IL-10浓度和肺组织MDA浓度及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vs Ⅰ),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明显;给予硫氢化钠(NaHS)处理后伤鼠血浆和肺组织TNF-α、IL-6、IL-10和肺组织MDA浓度及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vs Ⅱ),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程度较单纯致伤鼠明显减轻.结论 肢体爆炸伤可引起大鼠严重的继发性肺损伤;而早期给予外源性H2S可明显抑制肺脏炎性损伤和氧化损伤,减轻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程度,从而减轻继发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脾脏树突细胞(DC)中负性共刺激分子(PD-1、PD-L1)和CD86、MHC-Ⅱ的表达情况,探讨DC在脓毒症末期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h、12h、24h、48h、5-7d、10-12d组和对照组,前6组实验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法复制脓毒症-MODS模型(每组20只),对照组(10只)不做处理。观察各组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使用BDIMagTM树突细胞富集磁珠分离出脾脏DC,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DC中PD-1、PD-L1、MHC-Ⅱ分子(I-Ab)及CD86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的关系。结果24h、48h组和10-12d组实验小鼠脾脏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脾脏DC中PD-L1的表达在病程早期(6h)即明显升高(78.4%±34.5%,P<0.05),而后迅速下降,至24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5d后再度升高,持续至病程终末的MODS期(10-12d)达到高峰(81.7%±31.8%,P<0.01)。PD-1在脾脏DC中表达量较低,但具有与PD-L1相同的变化趋势。MHC-Ⅱ分子(I-Ab)与CD86在致伤早期(6h)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吞噬经体外光化学法(PUVA)处理的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对脂多糖(LPS)介导的树突细胞(DC)激活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经小鼠重组白细胞介素4(rmIL-4)和重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共同诱导培养制备骨髓来源的C57BL/6小鼠imDC.分离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SP),经PUVA处理制备成PUVA-SP.在体外将BALB/c小鼠的PUVA-SP与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同培养,获得PUVA-SP DCs.在上述imDC和PUVA-SP DCs中分别加入10ng/ml LPS刺激24h,获得LPS DCs.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0和IL-1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MHC-Ⅱ、CD40、CD86和CD80的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后,PUVA-SP DCs表面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分别为21.26%、38.50%和39.78%,远远低于imDC经LPS刺激后的表达(50.58%、66.29%、71.20%,P<0.01).LPS刺激后PUVA-SP DCs和imDCs MHC-Ⅱ的表达分别为67.29%和6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后,PUVA-SP DCs和imDCs分泌IL-10的水平分别为435.6±13.9pg/ml和132.6±2.8pg/ml,与刺激前相比均增高,但前者增高的水平要显著高于后者(P<0.01).LPS刺激后,imDCs分泌高水平的IL-12,其p70和p40的表达量分别为192.1±5.9和999.8±26.9pg/ml,而PUVA-SP DCs分泌IL-12的水平分别为p7018.56±1.3pg/ml,p40 15.22±1.2pg/ml,显著低于imD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UVA-SP DCs虽然表达不成熟表型,但其功能不同于imDC,对LPS刺激具有抑制作用,适用于诱导体内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密闭舱室环境下,肢体爆炸伤后肺损伤的特点及全身短暂低温对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致伤组和短暂全身低温干预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湿重/干重代表总肺水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密闭环境中,肢体爆炸伤后肺组织发生出血、水肿,肺间隔断裂,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短暂全身低温可减轻肺组织出血、水肿和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肺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增加SOD活性.结论 密闭环境中,肢体爆炸伤后发生明显的肺冲击伤,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浸润可进一步加重肺组织损伤,短暂全身低温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实验以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为基础,以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中具有代表性的脾T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高压氧(HBO)对SIRS状态机体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A、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C、D、E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悬液(500 mg/kg).D组腹腔注射后4h做1次HBO,B、E组腹腔注射后4、10、18 h各做1次HBO.HBO实施方案:100%纯氧洗舱5 min后匀速加压至0.20 MPa(10 ~ 15 min),维持1h后匀速减压,出舱.所有大鼠予腹腔注射后24h取脾,检测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数量、比例以及脾细胞凋亡率.结果 HBO(B组)降低正常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至14.09% (P <0.01),CD8+T细胞基本无变化,脾细胞凋亡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酵母多糖腹腔注射(C组)使大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平均减少至13.59%及9.75%(P <0.01),脾细胞凋亡率达到25.40% (P <0.05).HBO治疗可使酵母多糖所致CD4+T细胞减少明显恢复,D组为19.68%,E组为18.48%(P<0.01,P<0.05),HBO对CD8+T细胞几乎无影响.HBO治疗组(D、E组)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减少,分别为12.91%、15.97% (P<0.05).结论 HBO可以根据机体处于正常或疾病状态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HBO对正常机体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当机体处于炎症状态(SIRS)时,HBO则具有明显的促进免疫功能恢复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能不依赖HBO的压力和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机械通气及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研究机械通气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急性炎症、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即健康对照组、照射组、通气组和照射后通气组.观测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肺组织细胞NF-κB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肺细胞核内NF-κB亚基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DNA断端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细胞的凋亡;同时检测肺湿干重比值(W/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肺灌洗液中总蛋白、白细胞计数的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急性肺损伤(ALI)评分、W/D比值、MPO活性、总蛋白、白细胞计数、凋亡指数(AI)、肺组织MDA值、NF-κB的活性及P65蛋白的表达均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000 32~0.004 81,P<0.05);而SOD值显著下降(q=0.000 18~0.002 53,P<0.05).与照射组和通气组比较,照射后通气组上述指标显著增高(q=0.004 3~0.022 6,P<0.05);SOD值显著下降(q=0.002 9~0.008 3,P<0.05).结论 放射性肺损伤后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比正常单纯大潮气量机械通气产生了更加明显的机械通气肺损伤,表现为渗透性肺水肿、急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激活以及广泛的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大鼠肢体爆炸伤后继发性肺损伤的作用,探讨H2S在肢体爆炸伤后继发性肺损伤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大鼠肢体爆炸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n=8/组):正常对照组(Ⅰ)、单纯致伤组(Ⅱ)和致伤+外源性H2S组(Ⅲ);伤后6小时取标本。测定血浆和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观察肺脏病理学变化。结果致伤后6小时大鼠血浆和肺组织TNF-α、IL-6、IL-10浓度和肺组织MDA浓度及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VSI),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明显;给予硫氢化钠(NaHS)处理后伤鼠血浆和肺组织TNF-α、IL-6、IL-10和肺组织MDA浓度及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vsⅡ),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程度较单纯致伤鼠明显减轻。结论肢体爆炸伤可引起大鼠严重的继发性肺损伤;而早期给予外源性H2S可明显抑制肺脏炎性损伤和氧化损伤,减轻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程度,从而减轻继发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功救治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指烧伤后6h开始的液体复苏治疗)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的患者按不同时期治疗措施的不同分成常规组及综合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综合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BLA)、肌酐(C 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下降,碱缺失(BD)上升。与常规组比较综合组治愈率高,心、肺、胃肠等主要脏器并发症发生率及脓毒症发病率明显下降(P<0.01和0.05)。结论快速有效的综合复苏、早期削(切)痂植皮术及早期保护主要内脏器官功能、扶持机体免疫功能和防治脓毒症等构成的综合救治方案有利于改善心肌酶谱、肝功、肾功,进而降低MODS的发生率,降低MODS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小鼠在伤后不同时相IL 12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创伤后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8周龄雄性C5 7BL/ 6小鼠 96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伤后 3h、1、3、7和 12天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动物模型 ,用Powervision法行脾脏IL 12p40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与脾脏组织匀浆上清中IL 12 p40和IL 12 p70的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在MODS病程早期和晚期的“两次打击”中 ,小鼠脾脏与血清中IL 12p40含量显著增高 ,IL 12p70相对减少 ,同时伴有外周血CD4/CD8比值下降。结论 MODS小鼠发生免疫抑制可能与免疫器官中抗原提呈细胞高表达IL 12p40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右下肢腓肠肌中段内侧实施急性钝挫伤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和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挫伤后第3天,对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损伤局部分别注射等量单纯成肌细胞和转基因成肌细胞,并于损伤后第1、5、10、2 0、30天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MHC -Ⅱb和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观察比较各组骨骼肌修复情况。结果:(1)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3组小鼠骨骼肌MHC -ⅡbmRNA均明显升高,第2 0天达到峰值。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MHC -Ⅱb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VimentinmRNA的表达水平始终在3组中表达最低。结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能提高损伤后MHC -IIbmR NA表达水平,促进肌纤维的增生,加速骨骼肌愈合进程。同时,损伤局部注射转hIGF -Ⅰ基因的成肌细胞后,使得损伤局部VimentinmRNA表达低于另两组,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肺功能成像技术评价石棉沉着病病人在疾病不同分期中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明确诊断的石棉沉着病病人21例及正常对照组21例,同时收集受检者年龄、性别、接触史、工种等基本信息。对每位受检者分别在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屏气行全肺扫描,采用Siemens Pulmo肺定量分析软件对CT肺容积、密度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石棉沉着病组与对照组的肺容积指标和平均肺密度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SD-t检验对石棉沉着病不同分期组与对照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进行多重比较,并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对石棉沉着病不同分期组间的粉尘接触史和工种类型进行比较。结果 1石棉沉着病Ⅰ期组与Ⅱ期组在职业接触史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3,P0.05),并且随着职业接触史时间的延长,Ⅱ期病人的出现概率增高;而两组病人在不同工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石棉沉着病组吸气相肺容积(V_(in))、左肺V_(in)(LV_(in))、右肺V_(in)(RV_(in))、吸气相和呼气相的肺容积差(V_(in)-V_(ex))均较对照组减小;右肺呼气相肺容积(RV_(ex))、呼气相和吸气相的肺容积比(V_(ex)/V_(in))较对照组增大(均P0.05);而两组间V_(ex)和LV_(e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间吸气相平均肺密度(MLD_(in))、吸气相左肺平均肺密度(LMLD_(in))和吸气相右肺平均肺密度(RMLD_(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石棉沉着病组呼气相平均肺密度(MLD_(ex))、呼气相左肺平均肺密度(LMLD_(ex))、呼气相右肺平均肺密度(RMLD_(ex))、呼气相和吸气相的平均肺密度比(MLD_(ex)/MLD_(in))均较对照组增大,而呼气相和吸气相的平均肺密度差(MLD_(ex)-MLD_(in))较对照组减小,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石棉沉着病Ⅱ期组较Ⅰ期组和对照组的RV_(ex)均增大;石棉沉着病Ⅰ期组和Ⅱ期组的V_(in)-V_(ex)均较对照组减小,且Ⅱ期组的V_(in)-V_(ex)低于Ⅰ期组(均P0.05);3组间其余肺容积指标和CT平均肺密度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石棉沉着病病人肺功能改变的特点为肺总量、左肺和右肺总量减低,双肺残气量、左肺和右肺残气量升高,用力肺活量降低,肺气肿形成,而且石棉沉着病病人的粉尘接触时间越长其病情越严重。多层螺旋CT肺功能成像技术在评价石棉沉着病病人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含量的检测,探讨血清PGⅠ、Ⅱ作为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的变化。结果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P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Ⅱ比值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PGⅠ与PGⅡ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70μmg/L和比值<3患者出现概率增高(P<0.05)。结论 PGⅠ、Ⅱ值及比值下降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T)对分泌IL-10的树突细胞(D C)亚群CDllclowCD45RBhighDC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C57BL/6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highDC和CD4+T淋巴细胞.CD11clowCD45RBhighDC分别加入1、10、20ng/ml TPT后进行培养,以不加TPT的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I-a/e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10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未刺激组(与未经TPT处理的CD11clowCD45RBhighDC混合培养)、高浓度TPT刺激组(与经20ng/ml TPT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混合培养)、高浓度TPT刺激+抗体1(抗IL-10抗体)组、高浓度TPT刺激+抗体2(IL-10的同型对照抗体)组,采用MTT法测定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PT能显著降低CD11clowCD45RBhighDC表面分子CD40和I-a/e的表达,增强CD86的表达及IL-10的分泌,其中IL-10的分泌水平随TPT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浓度TPT刺激组和高浓度TPT刺激+抗体2组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刺激组,IL-4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而高浓度TPT刺激+抗体1组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IL-4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刺激组.结论 TPT可促进CD11clowCD45RBhighDC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型分化,并可通过激活CD11clowCD45RBhighDC介导机体的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活性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MODS和患者不良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106例烧伤总面积(TBSA)≥30%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试验分组:(1)按烧伤面积将患者分为三组:Ⅰ组41例(TBSA 30%~49%),Ⅱ组34例(TBSA 50%~69%),Ⅲ组31例(TBSA 70%~99%);(2)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进一步分为MODS组(21例)和非MODS组(85例);(3)根据MODS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16例)和生存组(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4,21 d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磁性分离系统对外周血CD4+CD25+Treg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表面分子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Treg孵育液上清中IL-10的分泌水平.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严重烧伤患者各烧伤面积组CD4+CD25+Treg表面分子CTLA-4表达水平及IL-10分泌水平均明显增强(P<0.01),烧伤患者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严重烧伤患者伤后不同时相点CTLA-4阳性表达水平及IL-10分泌水平均明显升高,MODS组CTLA-4阳性表达率及IL-10分泌水平在伤后3~21 d显著高于非MODS组(P<0.01);(3)MODS患者死亡组CTLA-4阳性表达率及IL-10分泌水平在伤后3~21 d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或<0.01). 结论严重烧伤后CD4+CD25+Treg表面分子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在不同烧伤面积、是否并发MODS及是否生存等不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CD4+CD25+Treg可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参与严重烧伤后机体免疫失衡、诱发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甚至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