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厚朴提取物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c57BL/5J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PD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厚朴提取物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连续3周制备PD模型。中药组采用厚朴提取物灌胃处理。悬挂实验、爬杆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结果:PD模型组小鼠爬杆实验和悬挂实验障碍,而厚朴提取物能够显著缩短小鼠爬杆时间并能增加小鼠悬挂能力评分(P〈0.01)。结论:厚朴提取物能提高小鼠肢体运动协调能力,对MPTP诱导所致的PD模型小鼠PD体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明  张洋 《中医药信息》2011,28(2):66-68
目的:探讨平肝止颤方(PGZCF)对PD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冲剂组(简称冲剂组),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法制备PD小鼠模型,冲剂组使用平肝止颤方灌胃治疗。观察实验动物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评分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平肝止颤方可以提高实验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分数(P〈0.01)。结论:平肝止颤方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探讨采用针刺方法对PD小鼠行为学及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针刺夹脊穴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评分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测小鼠脑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针刺PD小鼠的夹脊穴可以提高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分数(P〈0.01),并能减少小鼠脑内NO的含量(P〈0.01)。结论:采用针刺的方法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能力,清除自由基,修复PD小鼠黑质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探讨天元冲剂对PD小鼠黑质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冲剂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PD小鼠模型,使用天元冲剂灌胃进行治疗。检测小鼠黑质内的GSH含量、GSH-PX活性的改变;观察小鼠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评分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天元冲剂能增加冲剂组小鼠脑内GSH含量、增强GSH-PX活性(P〈0.01);可以提高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分数(P〈0.01),改善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结论:天元冲剂能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内力,增加黑质GSH含量,使黑质GSH-PX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安颤灵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渗透微泵移植小鼠体内持续注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建立PD小鼠模型。经行为测试造模成功的P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中药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同时间等体积安颤灵灌胃,共3周。给药后第1、2、3周分别行阿朴吗啡(APO)诱导,观察记录其旋转行为、悬挂能力及爬杆时间。结果:中药组对APO诱导的旋转、悬挂、爬杆行为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较,其旋转圈数明显减少、悬挂足数明显增多及爬杆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安颤灵可改善PD小鼠行为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行为学及脑内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评分的变化.治疗前后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小鼠脑内nNOS的含量.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中药补髓健脑方可以提高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分数(P<0.01),并能减少小鼠脑内nNOS的含量(P<0.01).结论:中药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能力,改善自由基代谢,修复PD小鼠黑质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针刺的方法,对帕金森病(PD)小鼠行为学及黑质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针刺夹脊穴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评分的变化。检测小鼠黑质内的GSH含量、GSH-PX活性的改变。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针刺PD小鼠的夹脊穴可以提高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分数(P0.01),并能增加小鼠黑质内GSH含量、增强GSH-PX活性(P0.01)。结论:采用针刺的方法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能力,修复PD小鼠黑质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对阿霉素诱导的微小病变肾病大鼠血浆、尿液血栓素伤(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的作用,从改善高凝状态方面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表柔比星(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液、强的松混悬液。测定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浆及尿液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并进行电镜下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及尿液喇岛含量明显增高,尿液6-keto-PGR1α含量明显降低(P〈0.01)。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可减少微小病变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血浆、尿液TXB2水平,升高尿液6-keto-PGF1α水平(P〈0.05~0.01)。结论: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对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有明显疗效,并能改善其高凝状态,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缓解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活血饮治疗急性脑缺血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熄风化痰活血饮对模型动物的神经体征评分、脑指数、白介素6(IL-6)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脑指数、神经体征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给药组大鼠脑指数、神经体征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IL-6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给药组大鼠外周血清IL-6含量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熄风化痰活血饮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体征、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外周血清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彦春  马骏  王华 《中国针灸》2006,26(4):277-28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风府太冲组和“双固一通”组5组,以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偏侧PD大鼠旋转模型,对比观察单纯针刺“风府”“太冲”和“双固一通”取穴法对PD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黑质、纹状体细胞增殖情况及神经干细胞数量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观测各组神经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数量。结果:两针刺组损毁侧黑质、纹状体增殖细胞显著增多(P〈0.01),但只有“双固一通”组损毁侧黑质、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及转化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初步提示“双固一通”法能引起PD模型大鼠黑质和纹状体区神经干细胞发生明显增殖,并促使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1.
补气活血方治疗老年性痴呆大鼠的行为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方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作用。方法:用Morris水迷宫(MWM)技术对空白组、假损伤组、模型组、对照(脑复康)组、治疗组进行为学测试。结果:补气活血方可明显缩短AD大鼠的Morris水迷宫潜伏期、增加平台象限路程比和跨平台次数。结论:此法应用补气活血方对AD模型大鼠受损的神经行为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养肝熄风方药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养肝熄风方药对帕金森病(Parki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大鼠中脑黑质致密部(SNc)和腹侧被盖区(VTA)两区多巴胺能神经元,造成PD模型;观察养肝熄风水煎醇提液对该模型阿朴吗啡(apomorphine)诱发旋转实验和阶梯实验的影响。结果:阿朴吗啡诱发旋转实验表明:养肝熄风方药可以降低PD大鼠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阶梯实验表明:治疗前PD大鼠比对照组大鼠摄食的食物颗粒数明显减少。治疗后治疗组大鼠摄食的食物颗粒比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养肝熄风方药能够改善PD大鼠的神经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天麻钩藤饮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天麻钩藤饮低、高剂量组分别予天麻钩藤饮11.88g/(kg·d)、47.52g/(kg·d)灌胃,西药组予美多芭75mg/(kg·d)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8周。治疗前后采用旋转试验、悬挂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结果:行为学检测提示,治疗后天麻钩藤饮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悬挂试验得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得分最高,与低剂量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钩藤饮低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麻钩藤饮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旋转圈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高剂量组旋转圈数最少,与低剂量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麻钩藤饮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高剂量组DA含量升高最明显,与低剂量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明显改善PD大鼠行为学症状,其取效机制可能与促进PD大鼠内源性多巴胺分泌,有效改善PD大鼠脑内微环境和神经元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补髓健脑方对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及黑质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 选用纯系C57BL老龄小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给予中药补髓健脑方灌胃治疗.观察小鼠爬杆实验、悬挂实验评分的变化.检测小鼠黑质内GSH含量、GSH-PX活性的改变.结果 补髓健脑方可提高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分数(P<0.01),并可增加小鼠黑质内GSH含量、增强GSH-PX活性(P<0.01).结论 补髓健脑方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能力,修复PD小鼠黑质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天元冲剂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天元冲剂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复制PD模型,观察天元冲剂对其行为学的影响,以美多巴组作为对照.结果:天元冲剂能够显著缩短小鼠爬杆时间并能够增加小鼠悬挂能力评分(P<0.01).结论:天元冲剂能提高肢体运动协调能力,对PD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安颤灵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渗透微泵移植小鼠体内持续注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方法建立PD小鼠模型。经行为测试造模成功的PD模型小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中药组,每组10只,同时另取1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未出现旋转行为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同时间等体积予安颤灵灌胃,共3周。给药后第1,2,3周分别行阿朴吗啡(APO)诱导,观察记录其旋转行为、悬挂能力及爬杆时间。结果中药组安颤灵对APO诱导的旋转、悬挂、爬杆行为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较,其旋转圈数明显减少,悬挂足数明显增多,爬杆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安颤灵可改善PD小鼠行为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汪瑶  王彦春  马骏 《针刺研究》2024,(4):384-390
目的:观察电针“风府”“太冲”“足三里”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α-突触核蛋白(α-syn)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Sirt3)、NOD样受体3(NLRP3)、消皮素D(GSDMD)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复制PD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风府”“太冲”“足三里”,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28 d。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大鼠自主运动总路程;爬杆实验检测大鼠肢体协调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中脑黑质组织中TH的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黑质组织中α-syn、Sirt3、NLRP3、GSDMD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黑质组织中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自主运动总路程缩短(P<0.01);爬杆实验评分升高(P<0.01);中脑黑质TH阳性表达减少(P<0.01);Sirt3 mRNA...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备单侧黑质损毁的PD模型大鼠,针刺“百会”、“风府”和双侧“阳陵泉”,观察针刺前后PD模型大鼠阿朴吗啡诱导的行为学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后PD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P〈0.01),同时针刺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01)。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并且可以明显减轻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拜颤停复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神经保护作用的免疫炎症机制。方法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30 mg/(kg·d),连续5 d,诱导雄性C57BL/6小鼠制作PD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拜颤停复方组,造模后第6日治疗组给予拜颤停复方181.50 mg/(kg·d)灌胃,连续20 d。通过爬杆实验及自主活动实验进行小鼠神经行为学观察,应用UPLC-MS-MS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检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ELISA检测中脑黑质部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显著延长、自主活动次数及纹状体DA含量显著降低,IL-1β、IL-6、TNF-α、IFN-γ及NO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拜颤停复方组可显著缩短爬杆时间、增加自主活动次数及纹状体DA含量,显著降低各炎症因子及NO水平(P0.05,P0.01)。结论拜颤停复方可明显改善PD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降低小鼠中脑黑质炎症因子及NO水平,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天麻最细粉和普通粉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对比最细粉和普通粉的作用差别。 方法: 采用脑内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天麻普通粉低、中、高剂量组(0.45,0.9,1.8 g·kg-1)和天麻最细粉低、中、高剂量组(0.45,0.9,1.8 g·kg-1)。观察PD大鼠神经行为学、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炎症反应的变化。 结果: 经过天麻普通粉和最细粉的治疗后,PD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学改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一氧化氮(NO)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亦降低,且最细粉的效果更佳。 结论: 天麻普通粉和最细粉均对PD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炎症反应有改善作用,而且天麻最细粉的作用更加明显,为天麻最细粉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