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心络对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的内皮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组加用通心络。结果:通心络治疗后N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ET水平则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后NO水平有升高趋势,ET有降低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对比NO、ET水平有显著差异。提示: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通心络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郭允  王学工 《陕西中医》2021,(4):456-458
目的:探究加味益气强心汤对心阳亏虚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心阳亏虚型慢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益气强心汤,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AngⅡ、ALD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上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下降(均P<0.05),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E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上升(均P<0.05),观察组的ET低于对照组,CGRP和NO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Ⅱ、ALD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血清AngⅡ、ALD水平低于均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味益气强心汤治疗心阳亏虚型慢性心衰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AngⅡ、ALD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东敏  赵明君 《陕西中医》2011,32(9):1190-1192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加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脑钠肽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冠心病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院内制剂温胆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组要求的62例单纯高脂血症患者按入组顺序分为对照组19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嘱其注意饮食调节,实验组患者在强调生活方式的同时加用温胆片进行干预治疗1个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实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后ET降低,NO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片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闫玲  曹志宏 《新中医》2014,46(2):70-7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降脂汤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降脂汤治疗。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0%,对照组7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及Apo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HDL-C和Apo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T、hs-CRP水平及ET/NO均高于对照组,NO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健脾降脂汤联合非诺贝特能改善高脂血症患者高脂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吕勇 《中医杂志》2012,53(4):314-316,320
目的观察颈复康颗粒联合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发作期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注射用长春西汀30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颈复康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椎动脉深度(VA)、基底动脉(BA)、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较对照组快,大多于3天内控制症状(P<0.05);两组治疗后VA流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P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NO、ET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复康颗粒联合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发作期CSA临床疗效确切,其治疗机理与改善发作期CSA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和降低血浆ET水平及提高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肝益肾方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药对照组(左旋氨氯地平),中西药结合组(平肝益肾方+左旋氨氯地平),用药3个月,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临床症状、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西药对照组与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前后ET、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益肾方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痰浊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痰浊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每周硝酸甘油用量、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周硝酸甘油用量、TC、TG、LDL-C、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TC、TG、LDL-C、NO、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痰浊型冠心病患者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对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5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及血清ET、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FDIP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和血清ET、NO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艳 《新中医》2020,52(4):40-4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输出量(CO)、心博出量(SV)、心脏指数(CI)及射血分数(EF)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ET、TX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试验组,50例血脂正常的成人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血脂康治疗8周,分别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脂情况,基础肱动脉内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low mediated dilation 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及血清NO水平,血浆E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患者FMD反应明显受损,血清NO水平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P<0.01);基础肱动脉内径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血脂康治疗8周后,血脂异常明显改善,FMD明显提高,血清NO水平高,血浆ET水平降低(P<0.01)。结论:血脂康可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知脂异常,并明显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膈下逐瘀汤3组,每组10只。以高脂饮食喂养联合NE加BSA复合因素造模,同时膈下逐瘀汤组每天灌服膈下逐瘀汤流浸膏14g/kg.d-1。全部大鼠于第12周末观察大鼠血瘀体征,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t-PA、PAT-1、ET-1及血清NO水平;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并进行NAFLD炎症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瘀体征积分、NAS、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肝脏TG和CHOL含量、血浆TXB2、PAI-1、ET水平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血tP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血瘀体征积分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的脂肪变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P<0.01),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肝脏TG、CHOL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TXB2、PAI-1、ET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而tPA含量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瘀型NASH大鼠存在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细胞浸润的脂肪性肝炎病理特征,以及中医血瘀证表现。膈下逐瘀汤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其防治血瘀型NASH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娜  杨琳 《陕西中医》2020,(10):1388-1391
目的:探讨薤白通脉汤加减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122例U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简单随机化分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薤白通脉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血清VEGF、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93.44%)优于对照组(80.33%,P<0.05); 观察组心电图疗效(91.80%)优于对照组(77.05%,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高,E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高,Hcy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4%与6.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薤白通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缓解患者心绞痛、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与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黄活血汤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配合高热量饮食建立模型,中药治疗1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UAE)等指标。[结果]糖尿病大鼠FBG、ET和UAE明显升高,NO水平及NO/ET降低,治疗后FBG、ET、UAE明显降低,NO含量及NO/ET明显升高(P<0.01)。[结论]二黄活血汤可降低血糖,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维持血管舒缩平衡,能有效地防治DMA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脂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降脂汤方(配方颗粒),1剂/d,口服,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疗程8周.观察血脂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内皮素(ET),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治疗后组间差异不明显;两组ET-1和hs-CRP明显降低,NO和FMD明显升高;治疗组ET-1和F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降脂汤能改善患者高脂状态,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hs-CRP水平,这可能是其降脂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血清sICAM-1、ET、NO水平,比较两组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症候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瘀证中医症状评分、血清sICAM-1、ET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比对照组高(88.46%与69.23%,P<0.05); 两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相近(P>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 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0.38%与75.00%,P<0.05);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补肾益心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自发性高血压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补肾益心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各组均喂饲基本饲料,补肾益心汤组大、中、小剂量组在喂饲基本饲料的基础上,每日加喂补肾益心汤15mL、10mL、5mL,分别于实验开始前及8周末测定血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结果:实验后药物组组内前后比较,NO显著升高,血压、ET水平显著降低,大剂量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心汤能够显著提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因子NO水平,而降低ET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大鼠应用野葡萄根、猕猴桃根治疗后血清中血脂的变化及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水平,以探讨野葡萄根、猕猴桃根治疗高脂血症的机理.方法 将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野葡萄根、猕猴桃根组[8 g/(kg·d)]、复方葡猕汤组[11 g/(kg·d)]和辛伐他汀组[0.1 mg/(kg·d)],每组11只,观察6周.实验中监测各组大鼠血脂及血清中NO和ET的含量.结果 野葡萄根、猕猴桃根治疗组的血脂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O明显升高,而ET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野葡萄根、猕猴桃根能明显降低血脂,提高血清中的NO水平并降低ET的水平.NO和ET的变化可能是其保护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证实野葡萄根、猕猴桃根在治疗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化疗组(桃红四物汤组)30例,逍遥散+化疗组(逍遥散组)30例,单纯化疗组(化疗组)30例;ELISA法检测三组乳腺癌病人治疗6个疗程前后血清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三组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经过治疗均明显降低,桃红四物汤组效果最明显,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协同化疗能够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由此阻断血管新生,抑制肿瘤生长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穴位埋线组,每组8只;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结束后穴位埋线组选用天枢(双)、中脘、气海穴位埋线治疗8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ET和血清NO含量及其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穴位埋线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ET和血清NO含量及其比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穴位埋线通过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管内皮因子的平衡,改善大鼠的血瘀状态,这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