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头面部望诊在预测及诊断脑梗死中的规律。方法通过对头面部望诊信息的采集,并与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相对照,进行统计分析,归纳脑梗死患者头面部望诊与颅脑MRI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76例望诊有异常的患者行即刻头颅MRI检查,确诊患有脑梗死者13例;63例望诊有异常的头颅MRI阴性患者中,6个月后行头颅MRI检查,新出现脑梗死者3例;第6个月时段的60例望诊有异常的头颅MRI阴性患者中,1年后行头颅MRI检查,新出现脑梗死者5例。76例望诊有异常的患者病例纳入时及纳入1年后出现脑梗死总计21例(27.6%)。结论头面部望诊具有预测和诊断脑梗死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头面部望诊在预测及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200例头面部望诊有异常的患者,根据其异常的轻重程度制定相应量化积分值,并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有脑梗死者视为观察终点,记录为阳性。头颅MRI检查结果阴性者,追踪其6个月~18个月的病情变化和MRI检查结果,再次计算其量化积分值,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积分值与脑梗死患病率的相关性,观察不同观察期脑梗死患病率的变化。结果积分阶梯I级~V级不同积分值与脑梗死患病率之间相关系数r=0.971,P=0.006,P〈0.01,二者显著正相关。随着望诊积分值的增加,脑梗死患病率显著增加。0~18个月不同观察期脑梗死例数与脑梗死患病率之间相关系数r=1.000,P=0.000,P〈0.001,二者显著正相关。随着时间的延长,脑梗死患病率显著增加。结论头面部望诊积分与脑梗死患病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望诊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中医望诊结果进行积分,积分>0的病例为积分阳性组(共选择病例300例),否则为积分阴性组(共选择病例150例),分别对两组进行冠脉 CTA 检查。结果发现积分值越大,冠脉病变的阳性率越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望诊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诊断及预测价值,对临床诊治冠心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望诊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医望诊积分结果分为阳性组(积分0分)和阴性组(积分0分),各1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脉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并比较两组冠脉病变阳性率。结果阳性组冠脉病变阳性率为95.63%,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望诊对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确诊率较高,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综合心电图计分法在诊断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非急性心肌梗死、无胸痛发作状态)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预测作用。根据冠心病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十二导联心电图,制定一套简单易行的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的、新的心电图计分系统。方法分析拟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04例)的造影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前心电图资料。选择性多体位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8例)、多支病变组(30例)和非多支病变组(66例)。计数各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病例数、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 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及ST段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年龄及以上5项心电图指标,每项指标达到规定记1分,达标项数之和为该患者的心电图积分(自称为综合心电图计分法)。分别计数各组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积分,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上5项心电图指标多支病变组与非多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积分均值阴性组、非多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别为0.50±0.53、2.20±1.76和4.20±1.21,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呈正相关(r=0.491,P=0.000)。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77%,阳性预测值为60%,阴性预测值为92%。结论综合心电图计分法优于传统的单项心电图评价指标,该法简单易行,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多支病变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综合心电图计分法对非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难以及时行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多支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和CT检查,将患者按照脑梗死发生的时间、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是否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等情况进行分组统计,比较不同情况下MRI和CT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分析MRI和CT用于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 按照梗死发生时间分组,颅脑CT对于早期脑梗死的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MRI(P <0.05);按照梗死灶大小分组,颅脑CT对于小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按照梗死部位分组,颅脑CT对于脑干及小脑部位的梗死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按照是否为血管性痴呆分组,颅脑CT对于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梗死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 <0.05),而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梗死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而言,颅脑CT和MRI都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但MRI对于早期、小病灶、后颅凹梗死灶、多发脑梗死痴呆的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脑梗死患者及41例无脑梗死者双侧颈部动脉行超声检查,包括观察头臂干及双侧锁骨下动脉、动脉壁内中膜增厚情况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形状及内部回声.结果 脑梗死患者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29例,发生率为70.7%.无脑梗死者41例有斑块形成者25例,发生率为61.0%.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左侧略高于右侧.脑梗死组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例数明显多于无脑梗死组.结论 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不稳定斑块进行早期治疗、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与核磁共振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患者经核磁共振共检出48个病灶,检出率为89.6%,CT检出34个病灶,检出率为56.6%,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明显看出核磁共振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且病灶在基底节区、脑干、丘脑处多见。结论 CT与核磁共振均能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核磁共振检出腔隙性脑梗死率明显较CT检出高,诊断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3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和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对照组;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将血管内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0例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71.21%±9.81%,血管内超声示有不同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狭窄率80.88%±7.77%;8例对照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与血管内超声平均面积狭窄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与血管内超声平均面积狭窄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663,P<0.01).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计算的Gensini积分分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等级积分、Crouse积分和斑块数三项指标间均有相关性(P<0.01).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痛的阳性预测值为70%(21/30),阴性预测值为75%(6/8).结论 应用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并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率;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血管内超声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更准确.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中医望诊相关理论,观察脑血管病患者面部、舌部与胃肠道相关的投射部位色泽及纹理变化,分析脑血管病与胃肠道疾病的相关性并用现代医学方法进行检测,以证实中医望诊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从而探讨国人脑血管病新的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面部及舌象的望诊,对唇周有皱褶或/和舌中有裂纹(沟)并疑为存在胃肠道疾病者,嘱其做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观察望诊所见与胃镜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经望诊筛选后其胃镜检查阳性率为100.0%,幽门螺杆菌测定阳性率50.6%(39/77)。结论唇周有皱褶或/和舌中有裂纹(沟)与胃肠道疾病有密切相关性,脾胃功能紊乱、胃肠道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为中国人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