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3年间91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占同期分娩产妇总数的5.78%,其中64.8%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GT),14.3%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13.2%。其中GT组不需要特别处理,PIH组以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ITP组以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IVIG)为主。血小板低于20×109/L时输注血小板。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血小板减少3例。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应依据不同病情进行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构成、妊娠期与分娩期管理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分娩的917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917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最常见病因分别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子痫前期(PE).分层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50×109/L组患者病因为GT者占90%以上,随血小板减少程度加重,病因为ITP的比率逐步上升,在血小板计数<10×109/L患者病因为ITP者占45.8%、GT占29.2%、PE占25%.<37周早产率、≤34周早产率和足月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在血小板<10×109/L病例中明显升高,分别为29.2%、8.3%、4.2%.本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诊治不规范.在血小板<50×109/L患者中,有32.9%未接受任何规范治疗而均以阴道分娩结束妊娠,有37.5%通过椎管内麻醉进行剖宫产.结论 轻、中度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以GT为主,极重度以ITP为主.应加强规范诊断和治疗,在保证分娩安全的基础上,可积极探索不同的诊疗规则,包括分娩方式、麻醉选择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5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29例占5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4例占28%,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5例占10%,Evans综合征1例占2%,再生障碍性贫血(AA)1例占2%。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较多,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1998~2004年间4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占67.5%;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征)引起血小板减少(PIH),占17.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瘕(ITP),占10%;血小板生成减少,占5%。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对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血小板减少4例。结论: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应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熊晶  朱付凡 《西部医学》2009,21(9):1519-1520,1523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及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发生自然流产与妊娠相关免疫疾病的关系。方法对55例妊娠期后血小板减少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心磷脂抗体(ACA)阳性和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占主要部分。55例患者中自然流产率为40%,PAT组与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组的自然流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期的免疫异常可能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下降及自然流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英  齐小雪  王跃莲 《四川医学》2009,30(7):1030-103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治疗及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8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有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65例(73.0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11例(12.3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6例(6.74%),妊娠合并肝脏疾病5例(5.6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2例(2.24%)。PAT孕期不需特殊处理,妊娠结局良好,对血小板〈50×10^9/L的12例患者分娩前给予地塞米松10~20mg/d,5例无效者分娩时输注血小板。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以PAT多见,孕期不需特殊处理。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当血小板≤50×10^9/L分娩前给予地塞米松治疗,静脉点滴3—5d,无效者分娩时输注血小板,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宜,产后出血发生率12.35%。  相似文献   

7.
黄鑫  朱艳  黄达  余宏男 《重庆医学》2012,41(35):3723-372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对10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出现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5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PIH)37例,肝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其中剖宫产65例,占61.9%;阴道分娩40例,占38.1%。结论 PAT一般发生在妊娠晚期,以PAT最常见,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文献报道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妊娠ITP)的发生率为0.1‰-3.0‰。在妊娠期间的各种血小板减少症中,妊娠ITP仅占5%左右,最常见的是妊娠血小板减少症,占70%左右。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彤  杨咏梅 《中国医刊》2008,43(6):59-6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的监护和处理。方法对8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因、治疗方法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62例(72.09%),子痫前期引起16例(18.6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6例(6.98%),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再障各1例(占2.33%)。PAT组及HDCP组血小板计数产后与妊娠期及产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TP组血小板计数产后与妊娠期及产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占69.8%,产后出血率为2.3%。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对血小板持续下降或血小板<50×109/L者应明确诊断,给予病因治疗及升高血小板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分娩方式取决于产科情况及血小板水平。如血小板<50×109/L可输注单采血小板后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0.
张秋颖  贾姣源 《吉林医学》2012,(10):2153-215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与特点。方法:对3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占同期产妇的3.6%,32例患者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22例(68.8%),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12.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4例(12.5%),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6.2%)。各组血小板平均体积从大至小分别为:ITP及PIH>GT>AA。结论:血小板平均体积配合骨髓常规检查有助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治疗的关键是依据不同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程度选择相应的输血及对症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出血,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236-4238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干预措施,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2年妊娠期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妊娠期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结果112例患者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89例,占79.46%。部分患者在分娩前施行简单药物支持或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或者在剖宫产时输注血小板。91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在分娩3d内即正常(100×10^9/L-300x10^9/L),20例血小板计数相继在产后2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1例因原发病治疗产生骨髓抑制血小板始终未能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应选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密切注意产妇分娩过程中血小板水平的变化,如血小板水平较低时可采用注射血小板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主要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占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12例,再障5例,HELLP综合征占3例.结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不同,妊娠结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分级,诊疗策略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5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引发原因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Pregnancy-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组90例(66.67﹪)、妊娠高血压疾病(GH,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orders)组16例(11.8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ITP,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组13例(9.63﹪)、以及其他组16例(11.85﹪)(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例,乙肝3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白血病2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窒息6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4例,无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措施主要结合原发病处理的基础上提升血小板,血小板﹤50×109/L或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分娩前给予血小板输注,血小板﹥50×109/L,如无产科因素,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证,实施阴道分娩。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引起的一种围产期常见病,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原因,应针对病因个体化处理,严密观察,在治疗原发病并排除禁忌症的基础上,在围分娩期适当输注血小板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93例临床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血小板减少症在妊娠中的发生率为7.6%,主要原因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子痫前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少见的原因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中GT约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68.57%-81%。正确认识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加强围产期处理,对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十分重要。同时,正确鉴别及处理GT,可避免过度治疗以及对母儿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本文对93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GT的诊断及治疗,以期使临床医师能够正确恰当地评价GT对母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妊娠时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好发于20~40岁生育年龄的女性,而且不影响生育功能,所以ITP合并妊娠者较常见。ITP是妊娠前3个月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占妊娠者的0.1%,占孕期血小板减少者的5.0%。根据ITP的发病机制,患者体内有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PAIgG),此抗体不仅可使患者自身血小板遭到破坏而减少,还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减少是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正常妊娠,约占75%,为良性改变;其次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TTP)、病毒性肝炎、妊娠高血压病引起的HELLP综合征等。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27例早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终止妊娠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间收住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78例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等。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孕妇血小板减少,PAT最常见。血小板<50×109/L者应在术前输注浓缩血小板后行剖宫产,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如无产科指征,应阴道分娩为主。  相似文献   

18.
吴玉英  施月秋  邬华 《广西医学》2010,32(3):319-32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和分娩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PT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处理的经验。结果病因: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9例(37.5%),妊娠期高血压5例(20.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37.5%),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4.2%)。经阴道分娩1例(4.2%),剖宫产23例(95.8%)。发生产后出血7例(29.2%)。足月儿20例,早产儿4例,均存活。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上,孕妇无症状,不需治疗;血小板低于50×10^9/L但无症状的孕妇,可行常规产科检查,孕妇孕期每2周1次监测血小板,若伴有黏膜出血或出血高危因素时应予激素治疗。于分娩、手术、麻醉前提升血小板,可防治产后大出血、新生儿出血症。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GTP),有时临床上不易区分,我院于1994年至1999年收治31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芙蓉 《吉林医学》2012,33(28):6099-610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48例(6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5例(1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8例(10.0%),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例(6.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2例(2.5%),肝炎肝硬化2例(2.5%);随血小板水平的增加,经阴道分娩比例上升,但主要分娩方式仍为剖宫产。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根据病因、血小板计数及产科情况而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