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出地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对此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县某所劳务培训和输出机构所有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设计结构式问卷,匿名,在调查员的指导下填写后当场装入信封回收。共收回问卷1 800份,有效问卷1 712份。利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流出地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8.0%,其中过去3个月中性行为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27.3%,有多性伴者占30.8%,有过商业性行为者占31.0%,有过使用毒品经历占9.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25.1%;同伴环境较差;(2)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与艾滋病知识得分、性关系中能谈论安全套相关;发生多性伴行为与年龄、朋友中有多性伴者、对多性伴的态度、主观规范相关;发生商业性行为与艾滋病知识得分、家庭住址、朋友中有发生商业性行为、主观规范、商业性行为意向相关;静脉吸毒与年龄、艾滋病知识得分、朋友吸毒、主观规范、吸毒意向相关;(3)理性行为理论框架中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对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影响较大。结论:流出地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关知识和应对不良的伙伴压力的能力,应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外出打工前期是对校外青少年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法,对在海南省3所医院实习的300名医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1)医学生艾滋病的基本常识掌握较好,正确率在60%-85%,但较专业的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2)医学生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相对较高,知晓者均超过80%,但非传播途径、非正确预防方法掌握较差;(3)医学生中仍存在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现象。结论调查的医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霍彦 《医学综述》2012,18(23):3977-3979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其防治工作愈加艰巨,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直接关系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医务人员对艾滋病KAP及干预措施的研究予以综述,分析当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KAP现状及干预措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善歧视态度、强化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和积极采取相应KAP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推动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周娓  赵建佳  李萍萍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119-1119,1122
目的了解宁波市男性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为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长途卡车停车场抽取最近3个月内有因运输外出超过1d(24h)的男性长途卡车司机作为被调查对象,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性长途卡车司机对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知晓率达88.9%,经血液传播知晓率达93.7%,但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知晓率仅29.8%;有17.2%的司机与暗娼发生性关系时从未使用安全套,与临时性伴发生关系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高,达50.9%。结论男性长途卡车司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掌握不全面,有较高的危险性行为,因此极易成为艾滋病性病感染者、传播者,提示要针对该人群的行业特性开展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加强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百色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色市医务人员有关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及格率为79.42%。回答正确率以“AIDS病原体是什么”为最高(98.19%),最低为“HIV与AIDS各代表什么”,仅为44.04%。获得AIDS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广播、电视及报刊杂志。有50%左右的医务人员不知道HIV与AIDS各代表什么,说明百色市医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掌握还很肤浅。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有关AIDS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为农村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整群抽样,从安徽省南方和北方既往以有偿献血造成艾滋病流行的地区各抽取一个县,对入选的5 355名调查对象开展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并分析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歧视态度的分布特点。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6.92%,有关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的认识误区比例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性别(t=4.00,P<0.001)、不同职业(F=277.75,P<0.001)和不同教育程度(F=333.54,P<0.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尽管调查对象"给予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同情和帮助"的比例较高,但仍存在较高比例的歧视现象。结论:安徽省艾滋病流行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然较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持有歧视态度的比例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整体观分析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的易感脆弱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了解校外青少年生存状况、同伴关系、艾滋病认知、获得的相关服务等,以整体观揭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脆弱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58.9%,65.6%的人从未得到过任何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0.5%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1.2%;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年龄、吸烟、过量饮酒、光顾娱乐场所、月消费高是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艾滋病认知是保护因素.结论:校外青少年在性行为、毒品使用、同伴影响、社会环境以及艾滋病相关服务方面存在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年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在北京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分别为1 800人和3 001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性行为及相关高危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意向、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 结果:与2006年相比较,2016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分有所下降 [(12.78±1.95) vs. (11.90±2.56), t=12.91, P<0.05],各题知晓率均有所下降。除安全套使用信念外,2016年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和自我效能得分均低于2006年。与2006年相比,2016年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金钱(物品)交易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所上升[6.53% (16/245) vs. 17.65% (33/187), χ2=13.003, P<0.001],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所上升[4.13% (10/242) vs. 15.43% (29/188), χ2=16.356, P<0.001]。与2006年相比,2016年接触色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由书籍变为网络(41.15%)。2016年大学生安全套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为男性(OR=0.713)、安全套购买自我效能(OR=0.876)、大学前未接受过性教育(OR=0.752)、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OR=1.135)、安全套使用信念(OR=1.775)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OR=1.136)。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已发生改变,艾滋病健康教育应在当前大学生特点上深入开展,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责任,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福建省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的现状,为进一步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州地区部分高校中随机抽取88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B)调查.结果大学生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认识严重缺乏;绝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大学生们性观念、性态度趋向开放化.影响知识得分和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所在学校、家庭所在地和性别,并且作用的方向一致.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以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为重点内容的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在大力加强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同时,应对学生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正确行为的建立,阻止艾滋病进入校园.  相似文献   

10.
轩志东  程丽娟 《重庆医学》2011,40(18):1822-1825
目的了解健康干预活动对农村校外青少年AIDS防治相关态度的影响。方法基线调查222名校外青少年,终末调查236名校外青少年,期间进行为期7个月的健康干预活动,比较参与两次调查的73名青少年在干预前、后对感染HIV或患有AIDS的亲戚、朋友以及多个性伴侣现象的态度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校外青少年对感染HIV或患有AIDS亲戚及朋友向善变化的百分比分别为63.6%及53.8%,向恶变化的百分比分别为9.7%及7.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00);对多个性伴侣现象由不赞同也不反对态度向反对态度变化的百分比为23.1%,大于由反对向赞同变化的百分比与由不赞成也不反对态度向赞同变化的百分比之和(9.3%)。结论健康干预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校外青少年AIDS防治相关态度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为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部2017年346名新兵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水平、知识获取途径和相关行为态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对知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兵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70%以上,但是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如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仅为48.84%。新兵主要通过网络及电视广播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文化程度高的新兵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新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来自大城市的新兵对部分艾滋病知识点的知晓率高于来自农村的新兵,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兵最希望了解的是关于艾滋病的预防知识,79.77%认为最适合部队的艾滋病宣讲教育方式为现场讲座上课。结论新兵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提示要有针对性地对新兵进行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其对艾滋病预防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利华 《热带医学杂志》2014,(11):1502-1504
目的了解全州县中学生及中学教师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对艾滋病相关态度情况。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广西省全州县4所中学师生,采取匿名自填式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1 783份,教师有效问卷182份。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7.0%,对基本知识和三大传播途径认知清楚,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防治持正向积极态度,但歧视现象仍然存在,62.9%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1%,大部分问题知晓率高于学生,但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不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优于学生但仍存在歧视现象。结论全州县中学师生对艾滋病有较好的认知,但部分知识态度情况有待提高,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厦门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厦门市高校4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7.7%,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38.5%的学生感到恐惧,93.9%的学生认为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拥有工作、学习的权利,5.4%的学生曾经有过性行为,其中仅有60.9%的学生首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结论厦门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处在一般水平,学校及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青年学生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某校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状。方法2011年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用自制问卷调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某中学294名高中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测量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得分情况,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学生得分的差异。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84份(96.6%)。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5~18岁,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3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分范围为4~25分(满分26分),各条目答对率范围为35.9%~84.9%,只有78.2%的学生知识得分超过13分;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总分范围为0~8分(满分10分),各条目态度积极率范围为9.5%~90.5%,仅有27.1%的学生态度较积极;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的学生之间知识及态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几内亚高中生艾滋病知识面狭窄现象较明显,存在较消极态度,需大力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相关行为取向的现状,为探索针对大学生艾滋病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师范学院师范类专业2004届的265名新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新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于一些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较低,对目前艾滋病的严峻现状了解不充分,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态度较为宽容.结论 对师范类新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黄玲  黄静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2051-2053
目的了解兵团农十二师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他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兵团农十二师所属8所中学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对1824名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对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和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等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最高,分别为95.78%和93.91%,对安全套(避孕套)使用等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最低,为53.56%,男生的知晓率高于女生。中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最主要的渠道是电视(39.14%),其次是学校健康教育(26.15%)。中学生普遍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和害怕,态度积极的应答率为38.16%,有67.98%的同学认为艾滋病正对青少年构成威胁,86.13%的同学渴望了解更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兵团农十二师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有一定比例的中学生对艾滋病有恐惧、害怕的心理,提示在广度、深度上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并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同伴教育等结合的方式十分必要,可以促进中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增强自觉预防疾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相互关系,为制定防艾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县初中生共1059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56.5%)高于基础知识(36.3%)和非传播途径(31.5%)知晓率;年级(OR=2.453)、学校学过否(OR=1.937)、报刊书籍(OR=2.041)及街头广告栏(OR=1.602)是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0.283,P<0.01)。结论学校防艾教育是薄弱环节甚至缺失,而防艾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女家长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为进一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上海市12所外来务工子女初中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家长平均年龄为(39.07±4.53)岁;83.2%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艾滋病/性病/生殖健康知识较缺乏,家长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在28.1%~74.8%,知识总得分为(15.02±4.58)分(总分27);相关知识得分和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态度得分与该人群受教育程度、在沪居住时间和现居住地健康宣传教育程度有关(P<0.05或P<0.01).绝大部分家长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结论 上海外来务工子女家长艾滋病相关知识较缺乏,同时其社会经济情况决定了该人群对艾滋病的易感性和其子女的成长环境,应加强对该类人群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女家长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为进一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市12所外来务工子女初中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家长平均年龄为(39.07±4.53)岁;83.2%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艾滋病/性病/生殖健康知识较缺乏,家长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在28.1%~74.8%,知识总得分为(15.02±4.58)分(总分27);相关知识得分和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态度得分与该人群受教育程度、在沪居住时间和现居住地健康宣传教育程度有关(P<0.05或P<0.01)。绝大部分家长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结论上海外来务工子女家长艾滋病相关知识较缺乏,同时其社会经济情况决定了该人群对艾滋病的易感性和其子女的成长环境,应加强对该类人群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