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臀肌挛缩症(GMC)体征形成的解剖及病理变化基础,从而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析60例120侧患者臀肌挛缩病变范围对所产生体征的影响,并从解剖擘角度对治疗结果进行因果分析.结果:GMC的各挛缩组织均对大转子运动中的阻力产生决定性影响.根据挛缩痛变范围可分为A、B、C三型7个亚型.结论:GMC体征形成的核心是挛缩组织对大转子外移及旋转前后移运动的阻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臂肌挛缩症(GMC)患者臀肌的病理变化。[方法]对40例(80髋)GMC患者术中取出挛缩组织做HE染色、Masson染色、扫描电镜观察,30例正常人骨骼肌做对照。[结果]病变有不同程度的胶原沉积,成束或片状分布于肌纤维间,肌束间及血管周围,胶原的排列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紊乱。[结论]GMC由胶原过度沉积引起,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
臀肌挛缩症42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纯松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机制.总结疗效及其影响、相关体会等。方法 对42例臀肌挛缩症患者行绕大粗隆弧形切口单纯松解手术治疗,并作系统回顾和随访.时间0.5~6年。结果 按俞辉国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7.6%。2例年龄较大合并骨盆倾斜患者残留轻度跛行。结论 对臀肌挛缩症施行沿股骨大转子弧形切口单纯松解手术.松解简便直接,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年龄较大,或合并骨盆倾斜患者疗效稍差。  相似文献   

4.
经皮挛缩带切断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向东  吴尧平  王哲  杜俊杰 《医学争鸣》2006,27(14):1303-1304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挛缩带切断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新方法. 方法:采用大转子后上方经皮挛缩带切断的术式, 治疗具有典型症状的臀肌挛缩症28例,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结果:随访 6~32 mo, 28例恢复正常步态或步态明显改善,均无坐骨神经损伤,无复发病例. 结论:该术式远离坐骨神经走行操作, 创伤小,安全,时间短,不影响美观,效果好,是治疗臀肌挛缩症可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春吉 《右江医学》1995,23(4):171-174
儿童臀肌挛缩症研究概况平果县人民医院外科黄春吉(综述)马飞岳(审阅)儿童臀肌挛缩症由Valderrama于1969年首次报告。国内1978年由马承宜(1)首次报道。它是因臀肌及筋膜的纤维变性,继发髓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有的步态,姿式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MC投视测量仪对臀肌挛缩症临床诊断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对40例GMC患者分别用评分方法A、B和c评分并分级,A方法用GMC投视测量仪进行功能测量;术中取出挛缩组织和30块同龄正常人骨骼肌行HE染色、Masson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Masson染色切片进行胶原相对含量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病理组与对照组胶原相对含量差异有显著性(t=15.808,P<0.01)。2、三种评分标准评出的组间胶原相对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评分方法A和B评分和胶原相对含量都成正的直线相关,rA=0.939和rB=0.823。[结论]GMC投视测量仪对患者功能的测量简捷、精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评分方法A全面、精细,有实用价值,可初步估计胶原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7.
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7年 8月至 1 998年 1 2月收治臀肌挛缩症 ( glutealmuscle controuture,GMC) 1 9例 ,现采用挛缩带切除松解术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9例 ,男 1 5例 ,女 4例 ,年龄 3~ 1 9岁 ,平均 9岁。1 .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切口自髂后上棘下方沿髂嵴方向呈弧形 ,必要时可延至股骨大粗隆方向 ,也可沿臀部的纤维束带方向作切口。先显露深筋膜 ,若有纤维束带则切除之 ,随之显露臀大肌的纤维挛缩带 ,予切除。臀中、小肌若有挛缩 ,应予切断。切除后 ,检查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及内旋活动 ,如恢复正常则结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形成、治疗和预防。方法27例均行手术治疗,松解挛缩肌群及筋膜,术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27例,无复发,满意率100%。结论臀肌挛缩症的形成与瘢痕体质和反复多次肌肉注射之间存在关系,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X线表现已有较多报道,但对病变较轻者和单侧病变者的诊断有时较困难。我们通过对150例臀肌挛缩症病例与同龄组150例非臀肌挛缩症骨盆X线片比较,发现病变侧多有1条特殊的致密白线,实践表明它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单侧发病者。  相似文献   

10.
11.
1970年Valderraman首先报告了臀肌筋膜挛缩症,继之国内马承宣于1978年也报告了该病。作者于1981~1989年收治臀肌筋膜挛缩症1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臀肌筋膜松解术治疗。现将手术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臀肌挛缩症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6月~1990年元月,作者共收治臀肌挛缩症9例,计10侧病肢,故该病不属罕见。但由于病因不明,且与髂胫束挛缩症有些相似的体征,所以常易误诊。现将本组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臀肌挛缩症与骶髂旁致密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X线表现已有较多报道,但对病变较轻者和单侧病变者的诊断有时较困难。我们通过对150例臀肌挛缩症病例与同龄组150例非臀肌挛缩症骨盆X线片比较,发现病变侧多有1条特殊的致密白线,实践表明它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单侧发病者。1临床资料收集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臀肌挛缩症150例。单侧病变者5例,双侧145例,年龄3~22岁,平均13·5岁。男∶女=1.2∶1,病程3d至15年,但欠准确。在双侧病变中临床表现及术中所见证实以右侧病重为主者15例,左侧病重者10例。有骨盆倾斜,肢体假性不等长13例,其…  相似文献   

14.
赵宁  武景森  强波 《黑龙江医学》2002,26(4):259-259
目的 分析影响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 ,术中彻底松解挛缩之瘢痕 ,术后早期练习。结果 经过平均 2年的随访 ,超过 90 %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有 2例有不同程度复发。结论 臀肌挛缩症系臀肌筋膜及肌纤维挛缩 ,发生屈髋时“弹响”、“绕膝征” ,一经发现应手术治疗 ,术中松解要仔细彻底 ,术后早期练习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臀肌挛缩症是青少年及儿童期的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步行呈外八字状 ,下蹲困难 ,久站感觉疲劳 ,部分患者两下肢不等长。步行左右摇摆等 ,所表现的症状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我院从 1993年 6月~ 2 0 0 0年 3月 ,采用小切口术式为10 0 0例患臀肌挛缩症的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良好的效果。步态恢复正常的占 96 7% ,步态明显改善的占 3 3%。现就术中配合谈一点体会。1 术前准备1 1 器械及物品准备 :消毒手术包 ,包内有中弯止血钳 4把 ,组织钳 3把 ,持针钳、手术刀、剪刀各 1把 ,4号、 1号丝线各 1包 ,半胶管引流 2条。1 2 布巾准备 :4条双层中单…  相似文献   

16.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后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之疾病,病因至今不明。1969年Valdenama首次报告,国内马承暄1978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国内也有诸多文献对其病因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现对本院1993~2003年收治的67例臀肌挛缩症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臀中肌及其周围组织的局部解剖,重点解剖、观察臀中肌滋养血管,探讨臀肌挛缩症术式改良及其注意事项。方法解剖无下肢疾患的8例16侧成人尸体臀部标本,观察滋养臀中肌的起点、入肌点以及分支、分布。结果臀中肌的血供主要来自臀上动脉的深支,入肌点在臀中肌的内侧缘深面,髂后上棘下方者占81.25%,髂后下棘上方者占18.75%,一般分为2~3支,臀中肌下方内侧区尚有少量臀下动脉分布。结论手术松解挛缩组织时应在臀中肌上部偏外沿肌纤维方向进行,宜靠近股骨大转子,以尽量避免血管神经的不必要损伤,同时可避免损伤髋关节。  相似文献   

18.
臀肌筋膜挛缩症须手术矫治,方可解除患髋的功能障碍。上前本病多采用挛缩组织部分切除松解矫正治疗。我院则采用依病变轻度行挛缩组织工字延长,小切口切断及分层分束不同断面切断松解的方法予以矫治,取得矫治效果满意,外观凹陷轻的结果,优于挛缩组织部分切。  相似文献   

19.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s contracture,GMC)由多种原因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臀肌及筋膜纤维变性、肌肉挛缩、髋关节功能障碍,具有特有步态和异常姿势[1].Valderrama于1970年首次提出了臀肌挛缩症[2].该病好发于儿童,临床表现以髋关节功能障碍为主,特别是髋内收和外展困难,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儿童的健康发育[3].调查统计国内某地区4-17岁儿童臀肌挛缩症的发病率发现,该地区儿童总体发病率为25.74%,其中轻度挛缩的占17.61%,中、重度以上挛缩的占8.13%,表明臀肌挛缩症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仍然很高[4].随着人们对臀肌挛缩症认识的正逐渐加深,该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对其臀肌挛缩症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